回想起公元816年秋天,白乐天在浔阳江头送客。夜听琵琶,感慨万千,感叹不已。
当我们见面时,没有必要互相认识。这个时候,沉默比有声更好。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挚友,生活充满波折。从别人的不幸到想到自己的不幸,也难怪白乐天:全场谁哭得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琵琶亭濒临长江,背靠琵琶湖。走在九江一桥上就可以隐约看到它。然而,当我走在九江二桥上时,却看不到这座有1200年历史的亭子了。
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陶渊明则不甘放弃五斤米的腰,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家乡彭泽担任县令仅八十多天。性格坚强的陶渊明辞职了。 “回来吧,芜湖不会从乡下回来吗?”陶渊明说自己嫁到程家的妹妹死了,他赶去参加葬礼,这只是一个借口。本质是不向五斗米低头,不向农村孩子低头。
白居易被贬江州。名义上是因为他的母亲在赏花时掉进井里而死。但他作《赏花》、《新井》等诗,有损名教,被贬。其实应该和写文章讽刺政府有关。
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人生的转折点。两年后,白居易调任中州刺史,但他的人生意识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到任江州之前,他就有“为经济做贡献”的志向,心系国家、关心人民;调任中州,意味着他可以自给自足。虽然他已经采取了行动,但是却很难再有往日的激情了。
白居易和刘禹锡都被称为“白刘”,但我以为是刘禹锡把它扛到了最后。无论是“玄都寺万株桃树,都是刘郎走后亲手栽下的”。或“植桃道士所到之处,六郎又来救他”。他们充满了斗士精神,令人敬佩。
生活磨炼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在战斗中变得更加勇敢,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妥协。或许,这就是一种无奈,只有自己知道的感觉。谁不想像“今年欢声笑语来年,秋月春风易逝”那样自由自在呢?
白居易在洛阳去世时,玄宗题诗纪念。最后两句说:文章被广泛阅读,我一时想念他,感到难过。皇上悲痛万分,白居易对自己的棺材应该知足了。
【浔阳河初夜送客】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浔阳河的夜色真美,配上这首送别的曲子,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字字珠玑,将浔阳河的夜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更将离别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太伤感了,这首诗读完,脑海里就浮现出诗人送别友人,在浔阳河畔依依不舍的画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浔阳河畔,送别友人,诗中流淌着浓浓的离别之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意境深远,将离愁别绪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人将离愁别绪融入景物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之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把离别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浔阳河的夜色,是离别的见证,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浔阳河畔,送别友人,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伤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来让人心酸,也让人感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人将离别之情融入对浔阳河夜色的描写,别有一番滋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脑海里仿佛看到了诗人在浔阳河畔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画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浔阳河,见证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也见证了诗人的深厚情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来让人心生感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浔阳河畔的夜色,是离别的背景,也是诗人情感的表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意境深远,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完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