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就文学成就而言,他在宋代诗坛确实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是苏轼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誉为“词之龙”。这些都是他身上耳熟能详的标签。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辛弃疾也是一位优秀的将军。他20岁出头时,曾率领50余人攻打数万人的敌营,擒获叛徒。可以说,他年轻时就非常勇敢。
凭借他的勇敢和果断,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声名鹊起,这也引起了南宋朝廷的重视,于是皇帝任命他为江阴判官。至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仕途。辛弃疾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复中原。他也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仅凭一人在战场上与敌人英勇作战是很难的。他还需要法庭的支持。事实上,这也是他选择走入仕途的原因。
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南宋朝廷的衰弱是深入骨子里的。辛弃疾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的想法并没有实现。这也是他后来写道“醉看灯燃剑,梦吹号号连”的原因。看上去大胆而有力,但毕竟是那时候,而且还是一个梦。后来他只能在喝醉的时候看着杀人如麻的人。只有敌人的利剑才能安慰自己的郁闷。
如此无力和无助,辛弃疾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仕途不会一帆风顺。公元1180年,辛弃疾41岁。他在岱湖地区修建了新的住宅和庄园,并对家人说:“人生在世,务农为重”。于是,他将这座新居命名为“甲轩”,从此自称“甲轩居士”。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事业可能会受挫,而且他对南宋朝廷极为失望,早就打算退休了。果然,次年11月,他被弹劾并被免职。而他也没有到处抱怨,只是带着家人回到了上饶,如释重负般开始了悠闲的生活。
在上饶生活期间,他的文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雄的英雄气概不再那么浓烈。相反,乡村的闲暇生活使他摆脱了官场的烦恼,因此他的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活泼,如写下“稻花香谈好年,蛙声响”。在此期间。本期我要介绍的这首诗,也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当时,辛弃疾遇到了一群顽皮的孩子,看到他们天真的样子,于是认识了这首《清平乐》,既可爱又精致。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接云、松、竹,从此一切皆定。东家枝肉倚杖,酒初熟床头。
西风梨枣山园里,孩子们偷长竿。别把别人吓跑了。我会坐下来观看。
下一节选取了生活中非常有趣的详细描述。西风吹过,果园里的梨子、枣子都熟了。一群顽皮的孩子偷偷地用长竹竿敲打成熟的果实。读这前两句,既让人感受到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偷”字也将页面上那些调皮孩子的表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天真幼稚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心虚”。面对这样的场景,诗人不但没有出声劝阻,也没有让家人打扰这些孩子。他只是想多看看这些孩子们天真顽皮的行为,这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乐趣。
【遇到一群顽皮的孩子,辛弃疾想出了《清平乐》的主意,既可爱又干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