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天下第一,“岩里”礁却顽固。
船夫保卫自己的“国”,避免危险通过“关”。
【注】瞿塘峡是三峡西入口,两侧白岩山、赤家山拱起,形成天地造化的夔门。自古被称为“天险”。唐代诗圣杜甫曾在此居住夔州,写下了数百首诗,并经常游览白帝城。他说:“白帝高是三峡镇,瞿塘勉强过白老关。”
瞿塘峡:左岸石壁古时刻有栈道
夔门老“烟里堆”
对于所有穿行于三峡之间的木船来说,无论是商人、官员,还是船夫、纤夫,当他们要穿越瞿塘峡时,他们最担心和害怕的不是急流和波浪,而是那巨大的礁石。堵住了峡口——“烟里堆”。河水冲向峡口,首先直奔巨大的礁石,形成巨大的波浪回流。船来如离弦之箭,稍差几厘米,就会被撞得粉碎。
夔州府志插图:《艳丽惠兰》
“一里堆”近景
“义利队”的另一面
古歌云:“燕梨大如马,不能下瞿塘;燕梨大如猴,不能游瞿塘;燕梨大如龟,不能游瞿塘;燕梨大如龟,不能游瞿塘。不能回瞿塘;人大如象,不能上瞿塘。”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三峡航运安全,长沙航务局炸毁了巨礁“一里堆”。
夔门的过去
【瞿塘峡口的“烟里堆”,古时舟船通行的“龟门关”|千古夔州的故事】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精彩了!“烟里堆”和“龟门关”的历史故事真让人着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怀念以前在夔州游览的时候,看到瞿塘峡口的景色,真壮观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时舟船通行“龟门关”一定很惊险吧,想象一下古代船工的智慧和勇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瞿塘峡口的“烟里堆”,真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烟里堆”还有这样的典故,真是涨知识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语言生动,把千古夔州的故事讲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龟门关”这个名字太形象了,仿佛看到了古代船只在峡谷中穿行的景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夔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我们去探寻和传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瞿塘峡口看看,感受一下古代舟船通行的壮阔场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分享了如此精彩的故事,让我对夔州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图片很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瞿塘峡口的壮丽景色。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烟里堆”和“龟门关”有了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夔州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夔州历史的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了解了更多关于瞿塘峡口和夔州的历史文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很到位,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瞿塘峡口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里堆”和“龟门关”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夔州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了解更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烟里堆”和“龟门关”的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瞿塘峡口的美景和历史故事,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