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写地是青州。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调任外事,李清照独自居住在青州。他的孤独和悲伤无疑是强烈的。她在一首诗中写下了这种感觉,第一首歌词正在写中。这首歌曲《点绛唇·闺思》虽然长度很短,但却具有很强的情感魅力。被后人赞誉为“易安已成,不可挽回”(明毛映玉)、“情词至善,神韵悠然”(明)陈廷焯的代表作。
红唇·闺思
李清照
孤独深闺,每一寸心都充满忧伤。珍惜春天已逝,花雨何时来。
倚遍田园,只是没有任何情绪。无论你在哪里,都是漫天青草,看不到回去的路。
诗人一开始就点明了主题,“深闺寂寞,一寸软肠饱千缕愁”。他把“一寸”和“千股”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感。诗人独居深院闺房,心中似乎积攒了万千忧郁的情绪。由此可见,诗人的孤独与哀伤,以及绵绵不绝的深情,确实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随后诗人一改文风,不再写悲伤,而是写春天的景象:“珍惜春天,春天已去,花雨几时来。”这种微妙的情感活动,只有女人才能如此细腻,雨滴啪嗒啪嗒地落在花瓣上,似乎在催促春天快点回来。这虽然是对环境的描写,但实际上却凸显了主人公忧郁的心境。诗人“珍惜”的是春天,更是自己的青春。在惜春惜花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怜惜之情。
下一段转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强烈思念和归来的渴望,“倚栏而无情”。在古典诗词中,“倚栏杆”常常表达人物内心的分离和无聊的感受。诗人不仅独自靠在栏杆上,而且“没有感情”,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这正是她的忧郁造成的。虽然只有两句,但却把一个闺女的无聊和孤独描绘得淋漓尽致。遥望远方,诗人感到无奈:“千帆已过,却无一物,水斜水长,心碎于白平洲。”这种感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诗的最后一句“我所到之处,都是青草漫天,都能看见归路”。诗人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流浪不归,春草茂盛”的句意,巧妙地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终结:人在哪里?只有一望无际的茂盛草丛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点绛唇》 是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女性创作的一首“不可挽回”的歌曲。俗话说:情话最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