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持续三个月,家书价值数万金于吉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有这样一个人,留下了无数的信件,让人咀嚼……(这是)最好的纪念。无论他是革命烈士还是失踪人员。”

缅怀战争死难者是我们集体的精神需求,也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抚平个人的悲伤。就像经历《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集结号》一样,静静地读着这些体现生命尊严的文字,就足以让人流泪……

罗淑晶|文字和图片

寻找陈振华的踪迹

2015年9月,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位名叫“昆仑山上的一棵草”的网友,本名魏云霞,向网友陆某求助,寻找其叔叔陈振华的死亡地点及他的情况。死亡。我还看到她寄来了几封她叔叔的信的副本。简单读完后,我感到非常震惊。

陈振华,男,1922年出生于山西晋城。15岁参加山西青年抗敌纵队,后分配到八路军太岳纵队。陈赓被任命为纵队司令。抗战八年,陈振华参加过百团大战、沁源之围等战斗。在战斗中,他的腿受了重伤,致残。

日本投降后,太岳纵队改制为晋冀鲁豫军区。陈振华隶属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2旅,参加过上党战役、同蒲、分晓等战役。 1947年8月,陈赓、谢富治所在团强行渡过黄河,挺进豫西,来到卢氏县。 9月10日,攻占卢氏县,随后挺进陕南。陈振华作为旅部卫生接待部指导员,参加了整个战斗。

陈振华留下的唯一照片

在部队期间,陈振华一共给家人写了五封信,最后一封信结束于卢氏县五里川镇。一天晚上,卫生队在一座大寺庙里被当地土匪包围。为了保护战友,陈振华壮烈牺牲。关于他牺牲的情况,是一位名叫“海海”的村民提供的。

我有三点感受:

首先,加入八路军的农民子弟中很少有识字的,能写出这些带有浓厚古代礼节色彩的信,而且这些信看起来不像是识字班出来的人写的。

其次,即使是在“战乱三个月、家书价值数万块钱”的时代,这些写给父母的非常简单的信也透露出很多信息。比如,如何向军人灌输理想信念,伟大的革命理想与个人情感的激烈碰撞,家庭的苦难等等。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对这些过程的描述,是在教科书、小说、电影中看不到的。

第三,陈振华在信中总是极力劝说、安慰母亲:时间差不多了。这场战斗结束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母子俩很快就会见面了……

最终他没有回到母亲身边,而是长眠在异乡。他连自己的坟墓都找不到,更别说获得烈士称号了!几十年来,他的母亲、兄弟姐妹是如何寻找他的,这些珍贵的信件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这一切都非常令人不安。

这时,原卢氏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张主任正在编纂卢氏革命史,让我写两份稿子。

我把这件事向张主任汇报了。从事文史工作三十多年的张主任听后,立即表示,这是一个好话题,比那些剩菜剩菜的回忆录文章要好得多。你应该尽快联系她并让我知道。她写了一本回忆录,扫描了叔叔的信并发了过去。我们在书中为她留下了页码并包含了这个故事。

于是我联系上了魏云霞,得知她是焦作市新华书店的退休员工。十多年前,姨妈把这些信交给她保存。她一直在寻找叔叔,但山高路远,却没有踪影。

我和张主任还去县民政局看看有没有陈振华的消息。年轻的民政主任拿出了很多小册子,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主任告诉我们,革命烈士是由地方管理的。如果他们死在我们县,卢氏县政府会致函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再登记赔偿。

战争年代,局势混乱,不登记、不递交信件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到了1985年又被更正了。当时他们一家人在做什么呢?现在说这个有点晚了。

叹了口气之后,我们请求五里川民政局帮助我们,为我们的寻找提供便利。主任不好意思地说:“办公室人少,恐怕照顾不了。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电话打了个白费。”

我突然觉得我和张主任都有点无知。

张主任随后向五里川的几位老人询问,当年五里川有多少座大寺庙。你听说过一个叫陈振华的教练吗?魏云霞带着亲戚到晋城当地民政局走访也遇到不少波折。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叔叔”解放后被当作失踪人员处理,奶奶生前领取少量养老金……

魏云霞写回忆录的过程很艰难。起初,她写的是英勇牺牲、革命先烈、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标语。

当被追问时,她说她叔叔只会留下这些信,不会留下任何其他东西。意思是没有什么可写的。

我开导她,叔叔小时候是做什么的?你上过学吗?你说奶奶活了九十岁了,那么漫长的岁月里,她是怎么想念她的大儿子的呢?十多年前,你姨妈递给你这封信时说了什么?几十年来,你的家人是如何寻找你的叔叔的?经历了哪些流程?

在询问中,她一点一点透露了更多细节。只有结合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解读陈振华的五封信。

已经七十多年了,信页已经泛黄,字迹也模糊了。有些人物当时的写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当时八路军政权所设的县,如灵高县、积石县等,早已被撤销。很少有人知道。经过反复的延伸和猜测,与张主任的多次讨论,与魏云霞保存的真迹的反复核实,以及杜娘的询问,这些信件终于被“翻译”了。 “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兴奋又充满思考的过程。

五封家书解读

第一个字母(1)

我和父母给您跪拜,祝您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我儿子已经离家八年了。他一直忠于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他曾流过血和汗,誓要为剿匪而战。所以,他无法亲自来到大殿拜祭两位大人。俗话说,忠心不能尽。蛋儿离开家乡、亲人,放弃两个儿子,以身作则,报效国家、民族。他也间接履行了他对高唐的孝心使命。我儿子在外面一切都很顺利。我感觉他这几年在社会工作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有了很好的了解。这大概就是他这八年多的进步了。

我的儿子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可以报效国家。至于之前所说的退伍回国,已经成为虚构,不再是现实。我感觉日本人的灭亡已经不远了。明年我们将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全面反击。我们下山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和你们两个见面的时间就在眼前了。我希望你不必关心和想念我。

家庭的困难即使在这里也无法解决,甚至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担。但抗日政府按照优抚规定,对抗日干部家属提供物质奖励和劳务救助。现请上级向临高县政府转函,附此函。我希望政府能帮助我,所以我希望你能去找他们。如果家里很无助,入不敷出,儿子的父亲就会带着肖寅柯来这里找工作,剩下的儿子也会想办法帮助维持生计。儿子目前的工作已确定在太岳三区供应所工作。抵达后,亲属可前往积石县王村核桃村(距积石20里)寻找他,并为他的奶奶和叔叔送上祝福,保佑他们平安。

陈振华敲门

公历10 月26 日

第一个字母(2)

解释:

这封信写于1944 年10 月26 日,即日本投降前一年。据魏云霞介绍,她的祖母和祖父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后来成为教会学校的老师。祖父后来成为晋绥军副营长,受伤后回到家乡。陈振华是家里的长子。 15岁之前,他就和母亲一起上学,做家务。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奶奶送15岁的陈振华加入薄一波的军队抗日。抗战八年,陈振华从未回过家。此时他的父亲还活着,所以他在信中以“我的父母”开头。不久,父亲因劳累过度而去世。

从那时起,他只给母亲写信,母亲与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住在一起。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也越来越关心家人。小银是魏云霞的母亲,陈振华的二姐。灵高县、伊石县都是当时八路军的抗日民主政权。岭高包括山西省陵川市、高平市交界地区。 1943年日寇占领陵川后,在山西省陵川与高平接壤地区设立灵高县,隶属太行区第八特管局管辖。 1945年10月撤销。1941年设立积石县,以安泽县南部积石镇为中心,辖太岳区四区。 1946年12月被废除。

第二封信(1)

母亲:

五月初,我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不知道我是否收到了。请写信给我。

现在我们的正式名称是晋冀鲁豫第四纵队第十二旅。我现在还在大队卫生处方舱工作。我身体健康。请不要错过我。

目前我们部门正在积极培训。全体干部战士都在努力学时事,了解时势、了解反击的到来。为了保护毛主席、解放全国人民,他们将以战斗的姿态随时投入到反攻的浪潮中,展现出解放军的威严,请听我们的好消息!

大军区有明确指示:“战争期间任何人不得请假回家,任何人都无权请假,否则按同样方式处罚。”所以我回国的希望暂时是无望的。但请别担心,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看到你慈祥的脸庞。我希望你照顾好自己,并听到你胜利的消息。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我的努力,我立下大功。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我希望我能在信中给你任何指示。

祝全家平安

男性

陈振华个人

6月19日

解释:

抗日战争的战火刚刚消退,内战的硝烟又开始了。这封信写于1947年6月19日,距离陈燮军队强渡黄河还有两个月。陈振华在第一封信中许下的早日见到父母的愿望再次破灭。现在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兄弟姐妹独自过着艰苦的生活。她希望他回家探望,但他很快就会卷入战争,他无法回家。但他仍然充满希望,并以光明的前景鼓励母亲。

第三个字母(1)

妈妈:

信是阴五月二十九日收到的,阳八月初一收到的。我知道内幕,所以不要看。 “好消息到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仔细研究后,我还是觉得还不够,以后还需要继续努力。

现在我们的训练已经快结束了,很快我们就要进入大反击了。既然我们要解放全国人民,哪里有食人虫,我们就必须到哪里去,把它们彻底消灭掉,永不再翻身。我们是刘伯承手下的“常胜军”,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保持这个光荣称号。请妈妈再耐心等待几天。

现在看来,世界将不再属于蒋介石,而是完全独立于人民,即人民当家作主,统治少数。希望你也愿意过这样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毫无疑问,胜利属于我们。但这绝不是一帆风顺、没有困难的。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走向光明。如果我这次走得太远,一年半载都回不来,有时甚至连一封信都寄不出去,希望你不用为我担心。照顾好自己,用心喂饱弟弟花丹。如果有一天我们母子重逢,欣喜若狂,我一定会讲出我与母亲分离已久的故事。

另外,妈妈,请不要担心我的私生活。目前的情况不允许环境限制,当然也很难妥善解决。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讨论。

我有好消息告诉你。我们第四纵队几乎全部配备了漂亮的武器装备,有数万人。我们的兵力确实很强,士气也很强,大家的情绪都很高。谁敢说回家!你会立即受到嘲笑并说一些关于你的奇怪的话。你以为我是这个单位的行政负责人,这样不行,事实也没有办法提。

战事持续三个月,家书价值数万金于吉

我们家是一个贫穷而又叛逆的家庭。我们请求政府提供更多帮助,特别是因为我们没有劳动力。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建文和华民呢?已经很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叔叔、奶奶当年对我的关心和养育,我怎么能忘记呢?请帮我解决一些问题。现在曲沃老区正在开展复仇分田运动,我们也在参加土地革命。

其余的稍后会描述。

祝全家平安

男性

陈振华

8月5日午夜

另:据说部队将在8月15日之前采取行动,但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去哪里。但好消息总是来的。记住,我们是陈赓(纵队长)麾下的“常胜军”。

第三个字母(2)

解释:

这封信写于1947年8月5日,距离陈燮渡江还有半个月。地点是山西曲沃。这是陈振华在准备随军行动前写给母亲的一封信。部队行动的目标、时间和地点根本不为人所知。我只知道我要离开家乡山西,也不知道要离开多久。

意气风发却又不免夹杂着悲伤,他要求母亲好好抚养弟弟,也预言家里将无法依靠他。他用军队的荣耀和宏伟目标鼓励母亲,显得有些不情愿和软弱。

此时的陈振华已经25岁了,在当时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她的母亲担心儿子的婚姻,她不关心中国人民。她想让儿子回家,但她不能。据魏云霞说,她爷爷是来家里住的女婿,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一家人都是靠奶奶一家帮忙,所以陈振华在信中多次提到了叔叔和奶奶。

陈燮大军渡河后,谢富治、裴孟飞等人在河南灵宝、卢氏等地进行极左“急性土改”,就是学习山西的经验。陈振华信中的一句话,“曲沃老区现在有报复分地的运动,我们也在参加土地革命”。以此为证。

第四个字母(1)

亲爱的妈妈:

八月份我在山西曲沃,出发前给你写了一封信。也许你收到了?从8月12日从山西出发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战斗成功了。我渡过黄河天险,渡过陇海路,解放了新安、渑池、洛宁、易等许多城镇。阳、垣曲、灵宝、陕州、卢氏即将到达陕西长安。潼关已经包围了龙,很快就会解放。歼伪军一万余人。

现在我住在豫西卢氏县,一切都很顺利。幸运的是,出乎意料的是,我在这里遇到了我们的村民涂海海,还有南印村的李士军(现已改中正)。这些都是老同事了。还有张建文在南郊村的亲戚张某某,以及附近村庄的许多其他村民。我详细了解了家里的情况,询问了你和老人的关系以及姐妹们的情况。我也问了村里的事情,其实和回家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家没有劳动力,但只需要有人看管营地。我松了口气。我有十多亩地,吃饭问题解决了。希望我的花丹弟弟一切都好,我就不用再担心其他的事情了。等这场战斗结束之后,我就可以回家看望你了。

现在海海给我带来了一个小行李,里面有一尺五寸的白色宽面洋布,三尺多的英国丹石林布(宽面),一双丝光袜,一件驼毛背心,河北纸币。一万五千块,(这里挑也猜不出来)。请接受。

由于路途遥远,寄送物品不便,我想给奶奶和叔叔们买一些东西作为礼物。

不要谈论任何其他事情

祝妈妈身体健康!

男陈振华

9月14日上午

第四印(2)

解释:

这封信于1947年9月14日写于河南卢氏。

此时,陈振华已率部强行渡过黄河,挺进豫西,来到卢氏县。 9月10日,攻克卢氏县,士气高昂。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老乡皮海海等人,并让海海带一个小包回家,里面装着钱、布匹等,这些都是当时非常稀缺的物品。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很关心家人,也很细心。他在每一件物品上都盖上了自己的印章。部队从山西出发时,带去了很多“平民”。凡是打仗的地方,都带着民兵。

第五个字母(1)

母亲:

原来,我们在卢市的时候,遇见了邻居海海和王海,我们给他们写了信,把他们的财物交给了海海。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才决定释放这些人。

这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从卢氏向西行驶到川陕的秦岭、丹江地区,绕了一大圈。我们解放了西(安)、南(阳)公路上的许多重要城镇,以及陕南通往湖北的门户商南县。这里大部分产水稻,但山大,河流多。现在他们已经回到了卢氏以南百里的五里川,驻扎在那里。棉衣已经到了,我们可以在这个“伏牛山区”建立基地了。明年到达江南时,全中国的解放也不远了。至于我们家的情况,我们都知道。

妈妈:请放心,不要太想我,因为你本质上继承了你的“父遗志”。为中国人民服务是最光荣的事情。另外,你现在一切都很好。在我军这漫长的历史里,又在革命中受过伤,即使我残疾了,其实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

个人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一边,等以后有机会再解决。我希望妈妈能把我的弟弟抚养成人。除了忙于家里的家务外,其他的事情都会以医疗保健为主。祝我的叔叔、妈妈、奶奶、邻居们都一切安好。没有描述。

祝你和你的家人一切顺利。

男陈振华

杨10月10日

第五封信(2)

解释:

这是陈振华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 1947年10月10日写于卢氏五里川。

据说,写这封信的当晚,卫生队在一座大寺庙里被土匪包围。正在点灯查看伤员的陈振华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在上一封信中,陈振华已将信件及随身物品交给同乡海海带回家,但海海一行人过了半个月才被释放。临行前,海海再次来看望陈振华,他又给母亲写了这封信。我还是叮嘱妈妈放轻松,不要太想念他。

第二天一早,当海海再次来与陈振华告别时,陈振华的通讯员告诉海海,昨晚卫生队被土匪包围,他的叔叔为保护战友而牺牲。海海看到死去的陈振华,却不知道他被埋在哪里。回到家乡后,海海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直到解放后,海海才透露了这个消息。

永远想念你

解放后,陈振华的母亲一直在等待大儿子的归来。然而,此后就再也没有儿子的消息,也没有那封懂事、孝顺、关爱的信。

有一天,一名身穿军装的男人来到家里,看到她这个瘦弱的女人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什么也没敢说就走了。

她去询问同村的海海,海海却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把陈振华的死讯告诉了村干部。

奶奶想去看看她儿子去世的地方。然而,山西和河南相距遥远。卢氏五里川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她怎样才能到达那里?

陈振华的亲戚,中间一位是他的母亲

没有人告诉她。家里的孩子需要吃喝,她离不开他们。白天,她忙着做家务,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把这些信拿出来,一封一封地读着。即使泪水沾湿了她的脸颊,也无法浸湿这张珍贵的信纸。透过这些字迹,她似乎看到了儿子英俊的面容和威武的身材。她仿佛看到儿子被送去参军的时候,被送到了村口。她无奈地摆了摆手,看着儿子千叮万嘱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

魏云霞说,为了保存这些信件,奶奶把信件缝在被子的棉絮里,防止书页折叠、被老鼠虫子咬。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岁月无情。奶奶年纪大了,头发花白了。但她的眼睛并没有眩晕。她常常把儿子的信拿出来翻来覆去地读,久久地藏在胸中。

有一天中午,奶奶感觉儿子进门回家了,正要跟他说话,突然儿子就不见了,顿了顿,又隐约看见他了,忙说道:“儿子” ,你回来了,你还这么想我吗?”当她正要伸手去触碰儿子的脸颊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有什么东西断了。她吓了一跳。她知道,她的大儿子我再也回不来了。”魏云霞说道。

当她母亲去世后,她把这封信交给了大女儿保管。姐妹俩保存着大哥写的信,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它们。他们也试图寻找哥哥的踪迹,但没有结果。

1973年,陈振华的哥哥到卢氏县寻找,却找不到大哥的死因。陈振华的大姐也想尽办法找到哥哥,到处询问。

后来我从哪里听说,云南有一个军长,以前和陈振华在一个部队,就写信给军长打探消息。该负责人在信中写道,他和陈振华不是同一家公司的,互不认识。

但他介绍了其他同志,并让陈振华的亲属联系。但最终没有查到任何信息,也没有找到同单位的人。

20多年过去了,老一辈人已经老了。他将这些家书交给了魏云霞,同时接下了继续寻找叔叔的任务。她的姨妈、母亲、姐夫等亲人都已经不在了,她和姐姐也远离了家乡。她要代表奶奶、姑妈、母亲和叔叔,去祭拜叔叔的坟墓,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我安慰魏云霞,把叔叔的事迹写下来,发布到网上,编成一本书,告诉世人:有这么一个人,他来过,他有理想,有信仰,有痕迹。奋斗,留下了一份让人回味无穷的书信。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对叔叔最好的纪念。不管他是革命烈士还是失踪人员。

豫记,全世界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用户评论

莫飞霜

战事这么久,家书真的太珍贵了,也难怪价值数万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家书里的思念和牵挂,比金子还要珍贵,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夜漫长

三个月的战事,家书承载了多少思念,数万金也值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战争的残酷,让家书成为最宝贵的慰藉,价值连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这年头,家书确实越来越珍贵,能收到家书,真的太幸运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战火纷飞,家书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价值千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家书寄托着家人最深的思念,价值真的无法估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三個月戰事,家書的價值真的遠超金錢,難怪值數萬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在战乱年代,家书就是希望,价值无与伦比!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战事持续三个月,家書价值数万金,可见其珍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家书是戰士最大的慰藉,价值千金都不为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数万金买不了家人的思念,但能买到一份慰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家書是戰場上最珍貴的禮物,價值連城!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战火无情,家书却可以带来温暖,这份价值无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家書承载着思念和希望,价值远远超过金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在戰亂年代,家書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价值不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家書是戰士的念想,是亲人的寄托,价值不可估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家書在戰亂年代的价值,真的无法用金钱衡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家书是战事中唯一的慰藉,价值远超数万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家書的价值,远不止数万金,它承載着家人深切的思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战事持续三个月,家书价值数万金于吉】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王昌龄:不忘初心的“七大家” 下一篇:唐诗|翻译|诗人杜甫的三首古诗欣赏。战事持续三个月,家书价值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