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不逊色于西湖。难道只是缺少一个传奇故事吗?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玄武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临紫金山,西临明城墙。它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中国江南仅存的皇家园林、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地四灵之一。它起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它是北方之神,代表颛顼和北方七星座。以八卦为障,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古老。阴,四时之中的冬季。

大约在6500至4000年前,玄武湖形成并成为南京人的居住地。两千多年前,西湖只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沉积作用,西湖南北两山(巫山、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个沙嘴逐渐靠拢,最终连成一片沙洲。西侧形成一个内湖,这就是西湖。玄武湖的历史比西湖早得多!

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末年,诸葛亮出征江东途中,途经南京。他做出了“中山有龙,龙石虎栖其上,此为皇帝居所”的风水评价。六朝时期,玄武湖的面积比现在还要大,而且直接与长江相连。它可以用作海军训练场。玄武湖是在岩浆侵入和断裂断层薄弱部位经风化剥蚀发育而成的湖盆。历史上的湖面比现在宽得多。原来只是一片断层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次出巡,其中两次途经今南京。公元前210年,相传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归来。当他到达金陵时,随行的几个烟囱看到金陵周围山势险峻,地势险要,就告诉秦始皇:金陵有天子之气。秦始皇听了很不高兴,命人挖开房山,让淮河流过金陵,泄了秦王的怒火,并把金陵改为秣陵。此时,该湖更名为秣陵湖。后因汉代秣陵校尉姜子文葬于湖畔,故名“江陵湖”。吴朝时期,孙权回避了其祖父孙忠的名讳。从公元前221年的先秦到西汉,玄武湖分别被称为秣陵湖和江陵湖。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引水注入宫苑后湖,玄武湖开始呈湖形。因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县以北,故又称“后湖”或“北湖”。南朝时期,玄武湖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东晋至梁代,玄武湖先后有昆明湖、饮马塘、莲湖、西屋湖、莲雾湖等名称。西晋郭璞(276-324)雕像至今仍存。他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家、风水学家。曾任建平太守。

六朝时期,玄武湖是封建皇帝的游乐场所。出于帝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刘宋元初年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座小岛。其中最大的是“蓬莱”、“雅培”、“瀛洲”三个岛屿,合称“三圣山”。或许,这就是今天玄武湖凉州、环州、营州的前身。相传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曾两次出现“黑龙”,故又称玄武湖。宋明三年,湖上建上林园,南岸又建乐游园、华林园。齐朝次年,武帝经常在半夜出猎,或上中山,或上幕府山,身边有数万衣冠楚楚的宫女随行。天亮回来,只听鸡鸣:“玄武湖玉石漏,口绣袄上鸡鸣。” ”这句话由此而来,五庙门附近至今仍有鸡鸣台地名。

隋唐以后,随着都城北移,玄武湖逐渐衰落。玄武湖曾遭受两次浩劫,一次是隋文帝时期,另一次是宋神宗时期。隋文帝灭南陈后,下令夷平南京城。在这一政策下,玄武湖200多年来首次消失。隋唐时期,南京的城市地位下降,玄武湖也被忽视。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嵊州刺史时,曾将玄武湖改为“放生池”。

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牧、韦庄、李商隐等,都感叹玄武湖地位的巨大变化。诗很多,其中有韦庄的《台城》:“江河雨草流,六朝如梦鸟”。 “台城最狠的柳树,还是最有名的。”南唐时期,玄武湖曾一度复兴,以至于南唐大臣冯宓贪恋玄武湖的“风光名胜,风景如画”,请求皇帝将玄武湖赠予他作为一个私人花园。这件事被徐轩批评了,被阻止后才放弃。

宋神宗赵顼年间,王安石调任江宁太守,提出“弃湖还田”的主张。南京雨灾的噩梦从此挥之不去,直到元朝的疏浚措施完成后才略有好转。宋熙宁八年(1075年),江宁府尹王安石上表宋神宗,要求获得湖中土地。玄武湖因此消失了200多年。 ),玄武湖重新出现在南京地图上。

明代对中山、玄武湖两地区产生了三大影响。首先,洪武初年,玄武湖成为存放全国人口和土地记录的《黄册》(当时称《黄册》)所在地,也禁止公众入内。二是在玄武湖南岸和西岸修筑城墙,使玄武湖与主城区以及福州山、鸡笼山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彻底改变了六朝以来南京北部山水的视觉景观。并且还阻断了玄武湖之前与长江的联系,使玄武湖的水面进一步缩小。三是在中山与玄武湖交界处修筑太平门,并在太平门外(今龙蟠路一段)修筑“太平堤”,将靠近中山西麓的玄武湖地区分开山成“中湖”。从而将原本连续的中山—玄武湖地区彻底人为地分割成两地,改变了该地区此前千百年来的景观格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定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黄录的存放地,并建有后湖黄录图书馆(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档案馆) 。玄武湖从此成为禁地,与外界隔绝了260多年。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大扩展了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湖面只有六朝时期的三分之一。皇策库建于中州(凉州)。作为明朝政府存放全国户籍、税收和役务记录的禁地,普通百姓不得随意进入。当时的人们有一句讽刺的说法:“瀛州近在咫尺,岛屿连天,人迹罕至,只剩亭台楼阁,晚霞低垂。”

明朝灭亡后,清初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为玄武湖。康熙、乾隆南巡时曾到此并留下诗篇。清同治以后,远雾湖上出现了一些园林建筑。两江总督曾国藩重修凉州湖寺,增建湖心亭、大仙塔、观音阁、赏莲堂等。后清大臣左宗棠还修筑了一条连接古其庚与凉州的长堤,解决了游览远武湖“必须从太平门出游船”的不便情况。

1840年以后,随着西风东传,中国出现了对公民开放的现代“公园”,其起源就在离南京不远的上海。公益性“园林”概念进入中国,促使过去封闭排他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向“公园”形态转变。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时任两江总督、南阳商业部长的段方奉命召开南阳创业大会,开湖“五大洲公园”。为方便中外宾客参观,决定在泉野附近修建公园,并在会场城墙上开设大门。项目还没完成,段方就被调走了。次年,接替张仁俊巡抚主持工作。因张仁俊原籍河北丰润,故名“丰润门”。丰润门(今玄武门)的开通是玄武湖的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后来,陆续修建绿色彩虹堤将湖水连通,玄武湖成为南京著名的旅游区。

民国初期,玄武湖继承了清朝的“元武湖公园”名称,并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玄武湖管理处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园内的绿化,同时管理城市的园林绿化。湖区物业为私人出租,管理处只负责收取租金。每年冬天,承租人出于私利,经常耗尽湖水捕鱼,导致玄武湖淤泥、芦苇丛生。管理处多次派出湖警进行劝阻、制止,但无果。针对这一举动,管理处孙慎明致函省政府,要求下发文件予以制止。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不逊色于西湖。难道只是缺少一个传奇故事吗?

1925年8月7日,江苏省巡抚郑潜签署公告,有效遏制上述现象,保护湖区居民的利益和玄武湖养殖业的发展。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6月1日,南京市政府成立。同年,玄武湖成立“玄武湖管理局”,负责管理湖内和城市的园林绿化。

1928年5月,国民党市政府决定成立“玄武湖风景规划委员会”。原市工务局建设科科长徐策担任玄武湖管理局局长,要求将玄武湖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桃花源”。同年6月,市政府撤销群力公司玄武湖水产产权租赁权,改为玄武湖管理局经营。这彻底消除了冬季捕鱼的现象,恢复了玄武湖水的深度和清澈度。湖景整理委员会对公园内的建筑进行了整修,铲除杂草,增设路灯,修建水池,增设座位,铺路。市政府还责令财政部拨款2000元,在老州(凉州)建设花卉温室,培育名贵花卉。整治后,玄武湖环境焕然一新。当时的玄武湖“游人如织,高楼门口,冠檐相对,玄武门旁道路被堵”。

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对玄武湖的建设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28年9月,公园更名为“梧州公园”。

1933年,中央电影制片厂以美丽的玄武湖为重要摄影基地,并以欧洲(今瀛州)、亚洲(今环州)为外景地。它利用玄武湖独特的湖光山色,拍摄了当时最流行的场景。新的有声电影。 1934年4月,“五洲公园”更名为“玄武湖花园”,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花卉品种增多,并建有玄武堂、诺娜楼、上海抗战纪念馆等一批建筑。纪念塔竣工。同年12月,工厂首部纪录片《农人之春》在玄武湖拍摄,并参加比利时国际乡村电影节竞赛。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湖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影片播出后,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农人之春》在本次比赛中排名第三,荣获优秀奖。抗战期间,该厂还拍摄了许多抗战救亡的宣传片,为后人研究抗战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1936年2月,日本驻华领事从东京购买了2500株樱花,“赠送”给南京市政府。抵达南京后,这些象征着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国花被种植在该市各大公园和公共旅游区,而该地区的梅花全部盛开,象征着中国人民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力量,和进取精神,都被消灭了。其中凉州、翠州种植120株。据战后园林管理处统计,王伪时期,“种植梅树的面积只有樱花面积的千分之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政府迁都重庆,汪精卫政权先后在南京建立傀儡国民政府。玄武湖成为汪伪政权接待“友好国家”军政要人的重要场所。入侵者可以自由地从事公园内的所有活动。日军不顾公园游客众多,经常在公园内训练部队,纵马驰骋,根本不顾游客的生命安全。尽管市园林管理处处长苏荣轩请求南京防空司令部制止,但最终收效甚微。侵略者还在玄武门左侧筑垒,架起机枪,搜查过往行人。在日军统治下的南京,汪伪政府根本没有主权。即使玄武湖封水,也得与日本特务机关交涉。

1939年,驻考试院(现市政府大院)的日军以玄武湖管理所关门妨碍部队用水为由,命令玄武湖管理所开门放水。使用。他们还在大门旁边立了一个牌子,禁止关闭大门。受此影响,玄武湖的水逐渐干涸,湖中的水产品和游船受到严重影响。经过与日本驻军多次交涉,市长高冠武同意“每周一、四开闸两次,调节湖水”。 1942年11月,日本侵略者无耻地在崔州举办“大东亚战博会”,宣传二战以来的“成果”,展出偷袭珍珠港、占领缅甸的电动模型。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6年5月,蒋介石政府迁都南京,玄武湖再次成为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南京市政府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还拨款对园区建筑设施和园林绿化进行大规模改造。拆除了日寇在宣武门修建的堡垒,拓宽了崔洪地至凉州的道路,安装了宣武门至凉州路灯50盏。

1947年5月,水管所为玄武湖铺设了550米自来水管道,并在方桥口和管所外增设了两个供水站,基本解决了当时玄武湖的用水问题。同年6月,中央广播电台在凉州、崔州安装4个广播台,定期播出新闻、音乐等节目。 10月,全市第一家少儿阅览室在凉州建成,由市妇委管理。 11月,由教育部投资建设的新型半球音乐舞台在崔州竣工,并配合“首都首届菊花大会”投入使用。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和新增设施逐渐让战后的玄武湖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玄武湖环境不断改善,游客数量也不断增加,节假日期间有100多辆政要车辆来这里观光旅游。车辆进园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47年4月11日,《中央日报》《社会服务页》刊登了一位读者的来信,称:“玄武湖是一个旅游胜地,每逢节假日,游客数以万计。然而,公园里却挤满了汽车,吉普车和游客都太麻烦了,公园允许汽车自由行驶,五洲公园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例外。同年9月,董玉华、吴峰在市政府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明等人的提案:“禁止一切车、马、人力车辆出城(玄武湖为禁区)。城外)以净化湖上的空气。”针对上述情况,市政府责令园林管理处在湖边划出一条灰线,禁止车辆在停车区外进入公园,同时,市园林管理处也加强了管理力度。公园内部管理规定,要求员工“保持自身清洁,为他人树立榜样,不得从事任何违反道德、纪律的行为,自行车不得进入公园,违反规定者将被处分”。受到驻园警察制止并报园林管理处处罚。严格的管理规定让公园的环境秩序井然,游客入园放心,不再担心车辆涌入。

民国时期,玄武湖已免费供游人游览。除展览、娱乐展、音乐会等外,可酌情收取入场费。由于严禁车辆入园,来这里参观的人数大幅增加。仅1948年1月至5月,公园每天平均游客人数约为2000人。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是4 月4 日(星期日),当天有89,470 名游客。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5月7日,人民政府接管人员进驻玄武湖。在接管人员的指导下,玄武湖工作人员动员湖民对园区内的各项设施和绿化进行排查、登记、更新,让玄武湖在短时间内焕发出青春活力。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玄武湖已成为金陵山水秀美之地,成为著名的“金陵明珠”。

南京市人民政府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 1951年开始清湖工程,从1952年开始分批分期搬迁240名来自各大洲的湖泊居民。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因地制宜地强调和突出玄武湖的自然景观,如结合疏浚湖弃土、拓宽翠洪堤、扩建灵州、修建翠州台、瀛州长廊等,各具特色。花草树木、植被形成了各个大陆的特色等,这为玄武湖此后四十年的发展奠定了框架。

十年内乱,玄武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玄武湖逐渐恢复了生机。新建凉州盆景园、观鱼池、五庙门等景点。瀛州大面积种植樱花,菊花品种恢复至600多个;道路和桥梁得到了整修。装修已完成;百园、清真餐馆扩建改造已完成,旅游项目增多。据统计,1986年日均接待游客14575人次,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53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010年10月1日起,玄武湖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南北长约3.2公里,周长近15公里。湖周围公里数公里。湖水以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为界。按面积分为外西湖、西丽湖、北丽湖、小南湖、月湖、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五个水面。外西湖中央矗立着三座小岛。西照山雷峰塔与宝石山保俶塔隔湖相望,形成“一山、两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概念。图案。杭州西湖有十个景点,玄武区也有十个景点。你可知道?

用户评论

一生只盼一人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一点也不比西湖差,可惜没有那么多的传奇故事,真是可惜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玄武湖景色很美,但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也许就是像西湖那样传奇的故事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西湖之所以有名,除了风景,还有很多传奇故事,玄武湖如果也能有,就更完美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但我总觉得它缺少一种吸引人的故事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我觉得玄武湖完全可以和西湖媲美,就差一个能吸引游客的传奇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玄武湖的风景不比西湖差,但是缺少西湖的传奇故事,显得逊色不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玄武湖的美,需要更多人知道,也许一个动人的故事,能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玄武湖的文化底蕴很深厚,只是缺少西湖那种吸引人的传奇故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玄武湖的景色和文化底蕴都不比西湖差,但就是缺少一个传奇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探索,只是缺少一个像西湖一样的传奇故事,让人们更想去了解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玄武湖的风景很美,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只是缺少一个像西湖一样吸引人的传奇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我觉得玄武湖可以和西湖媲美,只是缺少一个能让人记住它的传奇故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玄武湖真的很美,但是缺乏西湖那种传奇故事,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吸引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玄武湖的文化底蕴不比西湖差,只是缺少一个打动人心的传奇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西湖有很多传奇故事,而玄武湖却缺少一个能让人津津乐道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玄武湖的风景和历史文化都非常棒,但缺少一个传奇故事,让人觉得少了点趣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玄武湖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缺少像西湖一样的传奇故事,让人觉得不够吸引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玄武湖的景色和文化底蕴都很好,就是缺少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传奇故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不逊色于西湖,可惜没有一个传奇故事,让人觉得缺少了一些吸引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玄武湖真的很美,但是缺少一个像西湖一样的传奇故事,让人觉得缺少了一些吸引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玄武湖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不逊色于西湖。难道只是缺少一个传奇故事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玄武湖的精彩历史故事 下一篇:徜徉玄武湖,追忆玄武湖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