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维水平
介绍
想想至今依然存在的各种宗教迷信,我们不禁感到人类的进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
王充(公元27-97年)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论衡》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然而王充和他的书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我们要向《现代物理知识》位读者推荐他和他的书?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也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欺骗和反欺骗。
据说著名物理学家P.A.M.狄拉克认为艺术与科学是不相容的(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和诗歌创作上),“科学就是把以前没人理解的东西变成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文字”。 “显然,诗歌以一种无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了每个人都已经知道的事情。”英国科学家、小说家C.P.斯诺在1959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整个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将生活分为两种文化(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严重阻碍了我们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加上启蒙运动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自然科学对世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物理知识》的读者对自然科学了解很多,但对社会科学的了解可能有些不足。读一些文学、历史方面的书应该会有帮助。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儒家百家,并不都适合现代社会。我认为主要问题是怀疑精神不够,但王冲和他的《论衡》是个例外。
王冲的时代是封建迷信极其盛行的时代,官府带头弄虚作假。汉武、王莽篡位、光武复兴,都是依靠“天人相吸”之说和各种谶语算命,以及各种怪力乱象。神的话语遍及全世界。而且,当时教育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人们辨别真假的能力和意愿也很低。
另一方面,王冲所处的时代,也是天文学大发展的时代。天文观测和历法在汉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出现了太初历、三通历、四合历。将历法预测的月食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是决定采用哪种历法的关键。因此,汉代的天文学是非常经验性的。王冲当时关心天文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科学精神的影响。因此,胡适认为“王充的哲学正是当时的科学精神运用到生活问题上”。
《论衡》 共30卷,85篇(其中《招致》仅有标题),20万余字。在古代,算得上是一部大部头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3000年的历史,只有50万字左右),但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并不算特别大:在长春出版社的《诸子集成》中,它只大约有240页;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衡校释》分上下两册,约1200页,但有大量注释和解释,阅读起来比较方便。
图1中华书局的《论衡校释》以及历代的评论甚至批评(有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图2长春出版社《诸子集成》 《论衡》(仅原文)
此外,没有必要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论衡》的主要目的是“病谬”,即批判荒谬的异端邪说。这85篇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写书的理由集中在最后两篇文章中,两篇都值得仔细阅读。《对作篇》 谈谈为什么普通人喜欢听“假”的谈话,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用奇言怪语和虚假的文章。为什么?真实的东西不能快乐,但奢侈可以震耳欲聋,感动人心”心。” 《自纪篇》 谈到自己的批评时,必须论据公正,“《论衡》,论据公正,字要清楚,写得清楚。”
讨论生命问题(约14篇)、天人关系(约21篇)、人鬼关系以及各种禁忌(约16篇)的文章占很大一部分。即使只有中学文化的读者也会觉得王冲的批评很自然,但你可以选几篇文章来阅读,了解两千多年前的普通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自然篇》体现了王充自然主义的天国观,而《逢遇篇》作为本书的第一章,绝对是必读的,“行常有贤人,无缘遇官”。有德的人,不是有德的人;只有遇见他,才不能遇见他。”这种世界观有一部分一定来自于他对才华的低估。《齐世篇》中提到的现象,“叙述者宁古胜现在,重视所闻而轻视所见。”由此可见,王冲并不是重古轻今,而是认为世界在不断前进。无知地死去,他们不可能是鬼,更不可能给人们带来不幸或吉祥。想想今天仍然存在的各种宗教迷信,我们不禁感到人类的进步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对前书神感应论及虚假陈述的评论(约24篇)。古人非常尊重老师和书籍,不敢轻易批评。但王冲的这些文章却充分展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九虚三增》十二篇可以选几篇读,《问孔篇》和《刺孟篇》一定要读,因为孔子是“最圣师”,孟子是“小圣”,但王冲没有礼貌地询问他们,受到历代文人的批评和辱骂。《谈天篇》和《说日篇》也非常重要。我稍后会讨论它们。
剩下的文章(约8篇)主要讲用人制度以及如何区分君子小人、有才与无才。虽然现在看来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而且和各个流派的其他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从这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王冲对自己的评价。您可以查看《程材篇》、《别通篇》 和《超奇篇》。
《论衡》 这本书毕竟是两千多年前写的,里面有很多谬误。即使像王冲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有时也无法发现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这进一步说明,自然科学的进步绝非一帆风顺。如果只有定性的解释和解释而没有数学定量(至少是半定量)的研究,就很难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让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谈天篇》,王冲发现太阳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地方看起来是一样大小的:“从东海看太阳,从流沙之地看太阳,小大同就是大同。”相同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太阳距离我们很远,但王冲只能推断“距离千里,大小不变,所以今天的地球如此广阔”。他得到了地球的东、西、北、南各有十万个。这里的结论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超过60,000英里”(即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超过60,000英里)的说法是毫无疑问的。
《第《说日》章》中,王冲说:“夜间若能持火上路,则既轻松又安全。若走十里,火便灭。”平原上,让人手拿火把走夜路。如果他走十英里外,你就看不到火炬了。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的(这与希腊人看到海上归来的船只的桅杆首先暴露出来的原因相同),我们甚至可以由此推断出地球的直径约为10万英里。然而王冲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以此作为“盖天论”的证据来反驳“浑天论”(现在看来更有道理)。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古人,而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闪光点。比如,王冲就预见到了“时差”。还在《谈天篇》,为了反驳太阳从扶桑(古时最东的地方)出来,进入西柳(最西的地方)的说法,他说,当太阳“在扶桑和西柳时,扶桑”西柳人,谓之日中之时。”因为“以上皆是中,旁者是昼夜,怎能出扶桑而入西流呢?”他之前也说过:“当太阳进入西边时?人们也将其称为孙中。”不同地方的时间取决于当时当地的太阳位置。这就是时差。虽然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了时差反应,但中国对时差反应的认识却要等到成吉思汗西征时(1220年左右,耶律楚才提出“英里差”的概念)。事实上,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时差的概念。每个人都相信各地都是同一时间:“月亮从海上升起,同一时间是世界的尽头。”由此可见王冲的伟大。
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重视国民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较高的高中、大学入学率,使大多数人获得了初步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但负面案例、负面信息谈论甚少,而为考试而学习的态度,让很多人把课本上的内容视为教条,只能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运用。
我们这个时代和王冲那个时代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过去有用的知识很少,获取也很困难,学习成本很高;现在有用的知识很多,但是垃圾信息也比较多,而且搜索的成本很高。现代人需要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这就要求用于学习的案例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论衡》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案例,值得一读。 —— 当然,你必须批判性地阅读。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你只关心欺骗和反欺骗,我还可以推荐另一本书:连阔如的《江湖丛谈》,客观全面地介绍了20世纪初的贸易、行话和内幕信息,并为人们提供建议。不要被便宜的价格所迷惑。虽然他揭露的是晚清至1930年代盛行的内幕消息和各种骗局,但在8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阅读:
研究高清地图,助力历史研究——季阳对陈静文章的评论及陈静的回复|吉阳
科普困境:一斑与整只豹|吉阳
【《论衡》:史上第一部反欺骗百科全书——王冲的“病假”及其现代意义】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王冲的《论衡》简直是古代的“反鸡汤”宝典,太赞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这书真是太厉害了,居然在古代就敢挑战各种迷信和欺骗,佩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王冲的“病假”梗,突然觉得古人也挺幽默的,哈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真是一部颠覆认知的书,简直是现代人必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论衡》中可以看出,古代人对科学和理性的追求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的现代意义太重要了,它提醒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世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论衡》应该成为学校的必读书目,让更多人了解古代的思想智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真是太牛了,他用逻辑和证据反驳了各种荒诞的观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里的“病假”故事真的太经典了,简直是古代版的“反鸡汤”。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是一部启迪人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的语言风格很幽默风趣,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中充满了智慧,它让我们明白,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会让你对世界有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种谣言和迷信所迷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是古代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它为我们树立了批判性思维的典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的“病假”梗,真是古代版的“反鸡汤”,太经典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是古代版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是一部值得所有现代人学习的经典著作,它告诉我们,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衡》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冲的《论衡》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作品,它为我们指明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