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之后,有多少开创性的著作和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样的人物消失了?
曹雪芹仅凭电影《红楼梦》的一半就让无数影迷哭笑不得,沉迷其中。如果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呢?
王勃知识渊博,文采斐然。 26岁时写下永恒巨著《滕王阁序》,名扬天下。他27岁就溺水身亡了。如果他的生活正常的话,中国文学的殿堂将会增添更多瑰丽的瑰宝,夜空中还有多少耀眼的星星?
生命的短暂,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伤。
这样一位千古才子死得太早,将会失落多少优美的诗词文章!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王博在短暂的27年职业生涯中,终于写出了那首熟悉的歌曲《杜少府之任蜀州》,“大海里有知音,我们近如天涯”。 《给有情人送酒》(《山扉夜坐》)是一句非常“前卫”、让人大开眼界的句子,其中写到:“河送巴南水,山过山遮北云。论秋”金亭月夜,谁能见泪离。” 《群》(《江亭夜月送别》)是一首令人心碎的告别诗。
然而,最让我们感动和惊讶的是,王博在他最辉煌的岁月里也写下了《滕王阁序》。
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
《滕王阁序》是著名的骈文,全名《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在这篇骈文中,王勃用他如椽的笔,描绘了极其美丽的风景,描绘了极其雄伟的山河,抒发了极其崇高的情操。野心激起了一种极度激情和悲伤的情绪。
《滕王阁序》 全篇仅773字,典故众多,排比工整,措辞精妙。其骨气刚强,儒雅幽怨,格调高雅。确实精彩绝伦,堪称古今骈文。皇冠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堪称永恒的杰作!
当代学者王金玉评论道:
“王勃英年早逝,但只有一篇文章《滕王阁序》让他名垂千古。”
那么,王博怎么写《滕王阁序》呢?《滕王阁序》 而王勃为何名扬千古?
一、少年成名,闻名天下
王勃(650-676),字子安,江州龙门县(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人。
龙门王氏闻名于世。王勃的祖父王通,曾任隋朝蜀国尚书。后来,他弃官回到家乡。他以写书和演讲为职业。他写了《元经》 《中说》等书。他最终成为当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并为世人所熟知。文仲子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弟子众多。唐朝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他的学生。
王勃的叔叔是被称为“五言诗创始人”的初唐著名诗人王绩。其代表作《野望》:“看东高黄昏,何处可依靠?树上尽是秋色,山上“山只被落光照亮……”是最早的五字词。现存唐诗中,有一首完整韵律的诗。
王勃的父亲王夫之,初唐时曾任太常博士、永州司恭,也是如此。当时的王夫之也是学识渊博,诗词多才,颇有名气。与他交往的人都是像杜慎言的哥哥、杜甫的叔祖父杜夷简这样的朝代名人,可见王勃的家庭教育是好的。
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家底的书香世家,王波尔自然就受到了书香、诗意的品味和氛围的熏陶和熏陶。此外,王勃天资聪颖,6岁就能诗词作文。他写的诗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充满文采和英雄诗意。他是当时人人羡慕的神童。被杜夷坚称赞为“王勃”。 “三棵珍珠树”之一,所谓“王氏三棵珍珠树”,就是王夫之的三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王猛、王秀、王勃。可见,王勃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独特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文学才华。
年轻的王波
王勃9岁的时候,读过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发现书中有很多错误。王勃生来就不怕虎,所以写下了错误的文字。针对严师古注释的错误,他很快写下了《指瑕》。卷、卡迪、王勃只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却能对儒家经典大师严师古的著作进行指出和纠正。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勇气,而是真正的早熟知识。佩服,佩服!
二、才比天高,命运多舛
在谈论人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谈到“人才嚣张”这个词,好像稍微有一点才华的人就会嚣张跋扈。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情况并不一定如此。那些只有一点点墨水和半桶水的人,就会认为自己有才华,并表现得“狂妄”,以证明自己有才华。然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是孤傲高冷,“高冷不居高位”,因为他所拥有的知识的广度和他考虑问题的深度,是最让周围的人望而生畏的。如果你既不理解也不理解,那就孤立他、排除他。《红楼梦》 俗话说:“太高的人会更嫉妒,太干净的人会被怨恨”。这就是它的意思。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想法和角度去审视王博“生如夏花般灿烂”的绚烂坎坷的一生,或许我们能更接近当时的现实,更好地理解王博自己的内心。
唐高宗李治肖像
如果你有才华,当然会参加科举仕途。这是当时所有人都渴望的成就。王勃才华横溢,唐高宗元年(666年),16岁的王勃到达长安(今陕西西安),进入朝廷,过了右素部。右素克与进士同样困难。考上优素科不一定是新闻,但这么年轻就考上优素科,却是个大新闻。当时,还不到20岁的朝三郎就在优素科。唐朝历史。这是第一个。因此,王勃通过考试后,不仅被朝廷任命为朝三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而且还立即成为京城最大的新闻人物。
几乎与此同时,王勃写下了这篇气势磅礴的文章《乾元殿颂(并序)》,请主考官皇甫昌博转发给唐高宗李治。那蔓延千里之外的气势顿时震撼了李智,感染了他,感动了他,震惊了他是一个天才!
在唐代,从朝廷到民间,人人都爱才,都爱年轻人笔下的人才,皇帝也不例外。不过,这毕竟是《颂》。只有歌颂圣人、听圣人之言的人才有才华,但符合皇帝意愿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否则,就等着瞧吧。
不久,在他人推荐下,王勃任命李治六子裴王李显为朝三郎御修,深得李显宠信。当时,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喜欢斗鸡,这也是一种大众消遣。干丰三年(668年)的一个春日,李贤与七弟李贤王(后来的唐中宗)在宫中斗鸡。王博写了一篇关于游戏的文章《檄英王鸡文》来凑热闹。后来高宗看到了,认为是王勃干的。温氏有挑拨太子之嫌(注,不是怂恿太子玩物丧气)。龙颜大怒,将王勃逐出皇宫和京城。
王勃对此打击深感失望,于是只身前往剑南道(今四川)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在剑南游历两年后,王勃回到长安参加选科。咸亨二年(671年),升任郭州(今河南灵宝)参军。王勃名气太大,气质又高,常常掩盖了别人的风头。结果,他得罪了一些嫉妒的人,“嫉妒他的同事”。正是在郭州任职期间,王勃因当罪官奴而被阴险之人陷害。最终他被定罪并被贬官。其父也连带承担责任,被贬永州司工为军。交趾县县长,交趾位于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当时,这里是唐朝最偏僻的荒地。
三、登高作赋,才惊天下
王勃才华横溢,当时震惊了世界。《全唐诗》 王博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
”薄读书很好,但一开始写的时候没有仔细思考,先磨出几升墨水,然后捂着脸躺下。突然开始写,很难写。时人称其为“腹稿”,与鲁兆麟、王骆宾同名,号称天下王,并称为“四王”。英雄们。”
这里不讨论“福马奴”的典故,只谈王勃当时的名声。杨炯出生于650年,与王勃几乎同年。卢兆麟生卒年不详。骆宾王生于公元626年左右,长子王勃24岁。虽然王博看上去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年轻一辈,《王阳绿萝》排名中,王博在“四杰”中排名第一。这是当时的排名,不是后人的排名。可见,当时王勃在文坛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之高。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誉,是因为他的文章《滕王阁序》给了他很多积分。王勃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的这部代表作,无疑成为历代骈文中最著名、最引人注目的一篇。古往今来,只有一篇文章。
《滕王阁序》 本文源自王博因涉嫌犯罪后的经历。
王勃是一位很有才华、有见识的人。对他来说,牵连父亲所造成的创伤远远超过了他所受到的惩罚。他曾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说过:
“现在,主公,我将延长国家的刑罚,屠杀远方的边境城镇。我将出三江,浮上五湖,渡过东瓯,渡过南海。唉!那里!”此罪,天地间无处可逃……”
他的羞愧、愧疚、自责之情难以言喻。
为了弥补这个错误,让父亲免受由此造成的打击和屈辱,元朝二年(675年),唐高宗南下交趾看望父亲。是年九月初九,洪州刺史严恭在江西南昌重修滕王阁,竣工。当天,亭内设宴招待宾客,文友诗人齐聚一堂,他们为新落成的滕王阁赋诗赋韵,记录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滕王阁原为唐高祖二十二子李元婴(李世民之弟)时任洪州刺史所建。原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东岸。唐太宗十三年(639年)建亭后,因李元婴为李世民封为滕王(原封地为山东滕州,为滕王府),故名滕王阁。腾)。
夕阳下的滕王阁
重阳节之际,南下探亲的王波,恰巧路过豫章县南昌。当严公修缮完亭子后,王勃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声誉受邀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宾客云集、名流云集之中,他难免会兴奋不已。心里有一道坎,很多人都无法解脱生活失意的悲伤和未竟的抱负的委屈,所以我就趁着这个事件,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滕王阁》诗,诗中写道:
滕王高阁临江,玉色鸾歌舞。
画楼飞向南浦云,珠帘卷入黄昏西山雨。
仙云潭影影悠悠,物变星移数秋。
皇子如今在阁中何处?门外,长江流淌。
这首诗的质量也很高,尤其是“画楼飞向南浦云,珠帘卷入西山黄昏雨”的联句,警觉而优美。据说,当时王勃写下“皇子如今在亭中何处? 门槛外长江流淌”后,留了一个字没有写,然后大笔一挥就走了。严公不解,派人追回王勃。他说他漏掉了一个字。王勃说可以写,并付了一百两银子纹身。当时在场的嘉宾议论纷纷。有人说,应该是“独立”二字。有人说应该是“水”字,也有人说这个字是什么。后来,严公无奈,只得交了一百两银子。王博道:“那不是空的吗?”然后他就走开了,留下夏彦工呆呆地站在那里,感觉自己好像在找麻烦,突然他猛地惊醒了。
这当然是后人的执着,但如果这首诗是一首好诗,那是绝对正确的。
千里之外迎宾,宾客云集
让王勃在这场盛会上大放异彩、留下了不朽的才华的,是他在《滕王阁》这首诗之前留下的那首傲慢天价的诗,它的全名是《滕王阁序》。在这篇序言中,王勃以极其绚丽的文采、极其精准的典故、骈文,描写了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巍峨壮丽的山河、情景交融、声色俱佳的诗情画意。并以景抒情,以物抒情,以物抒志,抒发自己人生的坎坷和无才的凄凉心情,在这篇七百多字的短文中,意境是博大宏大,思想意味深长,文章一口气完成,成为千百年来最感人的古文之一。其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的名言随处可见:
宝藏丰沛,龙光普照牛斗废墟;人杰地灵,徐茹坐在陈凡的榻上。
十天的闲暇,结识了许多知心朋友;千里之外迎我,满堂贵友。
落霞与孤鸮齐飞,秋水成与天同色。
天与地千差万别,感受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当欢乐和悲伤来临时,我才知道有无数的酸甜苦辣。
山难越,迷路者悲;偶然的相遇,是异乡的客人。
福气是坏的,命是祸的。冯唐一老,李广难封。
当你年老力壮时,你宁愿有一颗白头心吗?穷而强,不堕云端。
饮贪泉令人神清气爽,干路仍心旷神怡。
北海虽赊,但飞升可拾;东角没了,桑树还来得及……
滕王阁序书法
王勃也因此成为唐初最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初唐四杰”中,王勃无疑位居榜首!
四、省亲归途,命丧大海
上天往往是不公平的,对于世间难寻、千年未见的人和事,总是出奇的吝啬。
公元676年夏天,王勃从交趾探望父亲。陪伴父亲一段时间后,他含泪北上。不料,渡海时,因南海风大浪急,王波不慎落水身亡。他当时只有27岁。
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诗文感染了热爱生命的人们,特别是他的《:010—30000》,已成为古文不可企及的巅峰之作,被后世人反复诵读和背诵。它被选入各种古籍文集中,供人们学习借鉴。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浙江绍兴人吴楚材、吴条厚叔侄二人共同编选一书。经时任两广总督吴兴祚批准,定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大意是:“读完本书,你就能对古汉语有一个基本的熟悉和掌握。”
《滕王阁序》(共四卷)
本书收录了先秦至明末的名著220篇。其中包括两部唐初作品。一个是骆宾王的《古文观止》,另一个是王博的《古文观止》。其他的则很受各个年龄段的人欢迎。《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出师表》 《陈情表》 《岳阳楼记》 3 《阿房宫赋》 及其他经典,这些文章让几代人着迷。
《秋声赋》已成书300多年,成为人们床头柜学习古文最经典的典范。现在的人想要学习古文,当然要选择最简单易读、最权威的版本,而《醉翁亭记》就是最好的。选择。
《前赤壁赋》也很讲究版本。好的版本很容易阅读。
《古文观止》(共四卷)
近日,今日头条推出了北京线装图书公司出版的版本。它有四卷精装本,并附有完整注释。它既详细又慷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版本。
【王勃:6岁作诗,16岁入仕,26岁着书《滕王阁序》,名垂青史。】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王勃真是天才啊,6岁作诗,16岁入仕,简直是人生赢家!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滕王阁序》太经典了,读起来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才华真是令人叹服,小小年纪就取得了如此成就,简直是人生的楷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6岁作诗,16岁入仕,26岁着书,王勃的人生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每次读起来都感觉回味无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真是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读起来心情舒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6岁作诗,真是太厉害了,我从小就对王勃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绝唱”,名副其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诗歌充满了才情和智慧,让人读起来感觉十分享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26岁就写出了《滕王阁序》这样的名篇,王勃真是天纵奇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才华令人叹服,他不仅诗歌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滕王阁的景色之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唐代骈文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阅读品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少年英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诗歌和文章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读起来充满斗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真是天才,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成就,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读起来仿佛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和品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勃真是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