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南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孙权。事实上,自从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就基本放弃了统一南北的战略。这次南征的目的就是以战控战,先发制人地遏制孙权对合肥前线可能的进攻。因此,他声势浩大,号称拥有四十万步兵和骑兵。因此,这次行军速度比较缓慢,直到建安十八年正月,才到达胥口(今安徽无为县东北)。
此后,双方发生了一场不太激烈的战斗。曹军虽然首战获胜,却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俘虏了敌军统帅公孙鞅。但此后,形势对曹军越来越不利,主要原因就在于气候突变。隆冬时节连绵大雨,给不习惯水战的曹军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两战皆败后,曹操不顾孙权的挑战,拒绝出战。
胡冲《吴历》说有一天孙权亲自率领水师去挑衅他,但曹操仍然不理他,并严格禁止弓箭手乱射箭。《魏略》 然而,当孙权驾着大船来挑战时,曹营射出数千支箭,迅速刺穿船舱的一侧,以致船体倾斜,即将倾覆。但孙权临危不乱,下令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侧接收箭矢。直到船平稳后,他才平静地排队回家。
这个场景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是的,这就是曹传借箭最原始的版本。《魏略》中的这个说法后来被周瑜的《三国志平话》所取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其改编成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
在孙曹之战中,曹操亲眼目睹了孙军的清战和清军。他不禁感慨道:“有孙仲谋这样的儿子,刘景胜(刘表)的儿子长着猪耳朵!”说。事实上,袁术当时也有类似的语气。他曾称赞孙权的弟弟孙策:“蜀国若有孙朗这样的儿子,何必恨其死呢?”
曹操所说的话,不仅是因为孙权的治军能力,更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儿子们与孙权相比较时,感到非常失望。曹操的儿子们虽然大多都很优秀,但他们的专长并不在于治国,没有一个人真正有能力继承他所开创的伟大基业。后继无人,是曹操晚年最大的忧虑。
这并不是说曹操对子女的教育是失败的。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像曹操这样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政治家并不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老一代政治家未能培养出新一代政治家。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可以称之为“规律”的普遍现象,那就是魏、蜀、吴三个王国的实际创建者都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曹操幼年丧母,刘备、孙权也很小。我早已失去了父爱。虽然在情感上很难接受家庭的不完整,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曹操有很多优秀的儿子,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呢?】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曹操的儿子们确实都很优秀,但孙权的胆识和气度确实让人佩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雄才大略,跟曹操相比毫不逊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丕曹植都很有能力,但孙权更具王者风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是乱世枭雄,有气魄有谋略,确实令人敬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儿子各有千秋,但孙权的成就更令人惊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格局和胸襟,让人不得不赞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都非常出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都值得称赞!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面对强大的曹魏,依然能够立足一方,实属不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治国之道,非常值得学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雄才大略,让人不得不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成就,足以和曹操并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魄力,让人印象深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战略眼光,非常敏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个人能力,确实很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成就,让后人敬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传奇人生,让人津津乐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权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