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观潮》描述的是浙江的白洋潮,而不是钱江潮。一股浪潮从杭州湾直冲钱江,另一股则蜿蜒流入绍兴龟山(又名钱浪)。但两地的河潮没有本质区别。同样,张岱对潮的描写也是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魅力。他笔墨中的河潮是“站在池塘上,只见潮线从海宁来,直奔池塘而去。稍近一点,隐隐泛白,如驱赶万千鹅,展翅欲飞”。渐渐靠近,喷洒着泡沫的冰花跃起,就像数百万只雪狮覆盖着河流,被愤怒的雷霆鞭打着,在它们靠近之前,没有人敢跟随,飓风逼近,威势逼人。即将袭岸,观者一动,避至池边,水花右旋数丈,龟山挡之。气得龙羽碎裂,雪花飞舞,坐半日,面色便定了。”
张岱对潮汐的描绘细致而精美。远处是“线”,后面是“数千只小雁”,展开翅膀,惊恐地飞翔。更近的地方,“数百万头狮子”正被身后无形的钢鞭抽打着。数以万计的狮子都受到惊吓。疯狂奔跑,不敢落后。再往前走,海浪汹涌地涌上岸边。 “怒吼之声,震得龙羽碎碎,雪花飞舞”,令观波者心惊胆战。这个长镜头的描写就像是一个三维宽银幕,一眼就把整个壮观的景观囊括其中,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观看潮汐壮观影像的戏剧性变化。张岱的《白洋潮》观察细腻,想象独特,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句子精妙,词句优美,妙语连珠。让人感受到姜潮的壮丽,也让人在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幸福。如同公孙夫人舞出的剑一样,纤细飘逸,雍容华贵。工笔微风中,有闪电般的泼墨,让人感受到姜潮的眩晕,难以形容的恐惧和惊悚。
周蜜和张岱的文章的共同点是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海洋狂野,风云开合,笔端波涛汹涌。两者的区别在于,周蜜惜墨如金,而张岱泼墨则奢靡,但两者都恰到好处。周蜜用比喻来描述,张岱用拟人来描述。周瑜形容海潮为“玉城雪岭”,张岱形容为“小鹅雪狮”。有时候我真的很惊讶古人观察事物的细腻程度和用笔造物的高超手法。他们简直太棒了。以柳宗元对《小石潭记》中池塘里的鱼的描述为例。这绝对是惊人的。 “池塘里有数百条鱼,个个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明朗,影子铺在岩石上,一动不动,飘渺而远,来来去去。 ……”。千百年来,经过时间的过滤、日月的锤炼,文章依然历历在目,熠熠生辉。今天读来,依然是一种优雅无比的享受。细心的《观潮》,张岱的010-30,000,就属于这一类。
【《读书笔记》读书《观潮》 《白洋潮》感想】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很有趣,读完后我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海上的潮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潮水的描写太生动了,仿佛真的置身于现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观潮》和《白洋潮》都让我对自然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两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了潮水的壮观与美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篇读书笔记,让我对潮水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潮水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亲眼目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有感触的文章,让我对自然有了更多敬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篇文章都很有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作者对潮水变化的描写,很有画面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经历了一次壮观的观潮之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把潮水的变化描写的栩栩如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观潮》和《白洋潮》都很有意思,值得推荐给朋友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有感染力,读完后我心中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潮水的描写很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后,我更加珍惜自然界的美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语言优美,读起来很舒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潮水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精彩的读书笔记,值得一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潮水的描写非常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很流畅,很有画面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