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分界线中央变化,云晴变幻,山谷各异”描述了我国哪座名山?
终南山
王伟
太乙近天都,从山到海。
白云回首融,绿雾进来啥也看不见。
场域中心变了,云云也变了。
欲暂住,隔水问樵夫。
王伟(画)江干雪极图
王维(701年—761年),字莫劫,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齐(今山西杞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信仰佛教。住在蓝田忘川别墅。擅画人物、竹、山水。
王维的水墨画风格影响了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的整个发展史。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誉,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明代董其昌的文人画论,称王维为南宗绘画始祖。
请回答:
《画《女史箴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顾恺之也是一位诗人。请指出“秋月阳明辉,冬山冷松”这句话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表达诗
顾恺之
泉水充满周围地区,
夏云境内有许多奇峰。
秋月皎洁,
冬脊显寒松。
顾恺之(绘)女性历史箴言
顾恺之(约346—406),字长康,号虎头,金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他出身豪门,是孙武大臣顾雍的继承人。他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绘画理论家。当时人们说顾恺之有三才:绘画、写作、痴情。南朝刘义庆所著的笔记本小说《世说新语》中,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轶事。
《女史箴图》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飘逸绵长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柔美灵动飘逸,富有韵律感。男子大袖宽袍,女子飘逸裙子,活泼活泼,充满艺术魅力。细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画中人物五官细致细腻,动态处理自然大方。人物表情各异,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请回答:
唐寅,世称唐伯虎,明代“吴中四大才子”之首。《桃花庵歌》 一首流行诗的下一句是什么“别人笑我太疯狂,我却笑别人看不透”。
桃花天使
唐伯虎
桃花坞桃花庵,桃花庵桃花仙;
桃花仙子种桃树,采桃花,换取酒钱。
清醒的时候,就坐在花前;清醒的时候,就坐在花前;喝醉了,就睡在花下;喝醉了,就睡在花下。
日复一日半醒半醉,年复一年花落花开。
愿我老死,在酒中消磨时光,而不是在车前低头;
富人有车、尘土、马匹就够了,穷人有酒杯、树枝就够了。
若将富贵与贫贱相比,一在地上,一在天上;
如果把贫贱比作车马,他就开车,我就无事可做。
别人笑我疯,我却笑别人看不透;
没有五陵英雄墓,也没有耕田的花酒。
唐伯虎(画)孟舒宫绝招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后改紫微,号六如居士,桃花寺禅师。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早年师从沈周、周臣,师从宗族李唐、刘松年,融汇南北画派。人物画家继承了唐代的传统,色彩鲜艳淡雅,姿态优美,造型准确;还采用写意人物画,笔画简洁、全面、有趣。其花鸟画擅长写意水墨,洒脱飘逸。书法独特俊秀,仿照赵孟俯。
在诗词上,与朱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氏四家”,又称“明四家”。
请回答:
北宋诗人苏轼有一首咏杭州西湖的诗。其中一句台词是“水光光亮不如水清”。 “闪耀”是什么意思?
湖边喝酒,先晴后雨
苏东坡
水又亮又清澈的时候就更好了
空旷的、被雨覆盖的时候,山的颜色也很奇怪。
如果你要把西湖比作西子,
淡妆和浓妆总是合适的。
苏东坡(画)潇湘竹石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河中,号东坡居士。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歌、词曲、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泛,清新豪放,善于运用夸张比喻,风格独特。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气宏大、豪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书法,是“宋四大家”之一;工画,尤工墨竹、奇石、枯木等。
请回答:
元代诗人、画家赵孟俯在一首绝句中有句:“谁吹玉笛入夜悲,不听后花园花”。 《后花园的花》是吴笙的一首乐府清代商歌吗?与其正确的关系是什么?不?
绝句
赵孟俯
溪头月色白如沙,临水万屋。
谁把玉笛吹到深夜,就会悲伤,不听后院的花香。
春寒以慈悲藏重门,金鸭香犹存,火光依然温暖。
燕子不来,花又落,黄昏起暴风雨。
赵孟俯(画)红衣罗汉
赵孟俯(f)(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嵩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年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系后裔。
赵孟俯博学多才。善诗文,懂经济,善书画,精金石,通典章,懂鉴赏。尤其是在书画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开创了元代画风新风,被誉为“元代之冠”。兼善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尤以楷书、行书闻名。其书法风格迷人、飘逸,结构严谨,书写技巧成熟。他创造了“赵体”书法,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请回答:
“勿让人赞佳色,只留清气充宇宙”这首诗属于下列哪一位诗人?
A. 王冕B. 郑燮C. 王安石
莫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有树。
花朵绽放着淡淡的墨痕。
不要让别人夸奖颜色。
只剩下纯粹的能量来充满宇宙。
王冕(画)墨梅图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又名追石山农,又名“十中翁”、“梅花楼主人”等,浙江诸暨枫桥人,著名画家、诗人、文学家。元代篆刻师。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年轻时为别人当过牧民。他成为了一个自学成才的人。
诗词大多同情人民疾苦,谴责权贵,蔑视名利,描写田园隐逸的生活。《竹斋集》共3卷,续集2卷。他一生酷爱梅花,种梅、咏梅、画梅。所画梅花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刚劲有力,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能封印,用花乳石刻印,篆书功底精湛。
请回答:
宋徽宗是北宋学院派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一位诗人。请看大屏幕,说出这首诗《在北题壁》 押韵的地方。
在北墙上
宋徽宗
西风摇了一夜门,
幽暗萧条的大厅里,灯光暗淡下来。
回首三千里故乡山,
放眼望去,没有一只南雁飞翔。
宋徽宗(绘)瑞鹤图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弟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宋徽宗发展宫廷绘画,广聚画家,创建宣和画院,培养了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优秀画家。
宋徽宗创制了一种书法字体,后人称之为“薄金体”。他喜爱画花鸟,画作成了“庭院风格”。他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天才、多才多艺。后人评价他“宋徽宗除了做国王的耳边,什么都能干!”
请回答:
明代诗人徐渭的“笔下珍珠无处卖,投野藤中”描述的是什么果子?
A. 荔枝B. 葡萄C. 桑葚
问题《墨葡萄图》
徐伟
他在贫困中度过了半生,如今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
独立的自习室在晚风中呼啸而过。
我笔下的珠宝无处可卖,
悠闲地扔进野藤里。
徐渭(绘)水墨葡萄图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原名文清,后改文昌,别号青藤老人、青藤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戏剧家。
徐渭多才多艺,诗词、戏剧、书画多才多艺,独具特色。与谢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才子”之一。他是中国“泼墨写意画派”的创始人、“常春藤画派”的鼻祖。他的画能吸收前人的精华,变得截然不同。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绘画影响很大(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擅长书法、草书,写有大量诗文。被誉为“明代才人”。
请回答:
清初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他的诗“坚守青山不放手,扎根断岩”的下两句是什么?
竹石
郑板桥
坚定青山不放松,
树根原本就在破碎的岩石中。
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坚强,
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到南吹。
郑板桥(绘画) 水墨竹画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又名克柔,又名礼安,又名板桥,人称板桥老师。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自称“四季不衰的兰花,百节常青的竹子,千古不败的石头,千古不变的人”。其诗、书、画被誉为世界“三绝”。他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请回答:
以下是宋代诗人米芾的诗:“云间铁瓮近青天,飘渺飞楼连百尺,三峡江声流下”。笔下,六朝帆影落在瓶前。”诗中描述了我国哪座著名建筑?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望海楼D. 滕王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贴近蓝天,相距数百丈有雾气飞塔。
三峡江声流于笔底,六朝帆影落于瓶前。
我画了好几次角,提醒自己红日,沧州平安无事地升起了白烟。
突然的欣赏风景的记忆在哪里?春风秋月不知所措。
米芾(画)春山松树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字襄阳蛮师、海月外师、鹿门居士。由于他性格怪异,行为疯狂,见了石头就喊他“兄弟”,崇拜不已,故称“米甸”。
徽宗授予他书画博士学位,史称“闽南观”。米芾擅长诗文,精于书画,是一位书法家、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首屈一指。其书法风格随意奔放,又严于律法。
请回答:
明代诗人文征明《:010—30000》诗中“人声渐远,孤笛起,玉郎何处扶婵娟?”玉郎和婵娟分别代表什么?
怀着恐惧
文征明
我在曲兰的风夜中醒来,
彩月西流,万木烟流。
人声渐渐远去,孤笛吹响,
玉郎哪里可以支持婵娟呢?
文征明(画)兰亭修祸
文征明(1470—1559),又名文征明,原名毕,字正明,后改正中,又名横山、亭云。常州(今江苏省吴县)人。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朱枝山、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才”(又称吴氏四才)。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为“明四大家族”。他在当时名气极大,被誉为“文风遍天下”。
他师从沈周,但仍有自己的风格。一专多能,青、墨、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无不精雕细琢。
请回答:
请看大屏幕。《怀子畏》是宋代诗人文同写的。文同善画竹。他与以下哪一位诗人有堂兄弟关系?
A. 欧阳修B. 王安石C. 苏轼
到达村家已晚
高原上石板路狭小,巷弄篱笆明暗相间。
老袍飘风采桑叶,白袍携水稻田归来。
牛群散落在深溪边,鸡群在农场里飞来飞去。
前溪后谷炊烟袅袅,幼童各出柴门。
文同(绘画) 墨竹画
文同(10181079),字玉客,又号潇潇居士,北宋画家、诗人。他以学问闻名,精于诗书画,尤受堂兄苏轼的器重。
【古诗词与名画是天生的一对。】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古诗词和名画,简直是绝配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古诗词和名画的结合,真是美不胜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真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让我对古诗词和名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的意境,名画的画面,简直是天作之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古诗词和名画的魅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是中华文化的两颗明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的结合,真是让人沉醉其中。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古诗词和名画有了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真是天生的一对,相得益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古诗词和名画的欣赏水平又提高了一层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的结合,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和名画,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了古诗词和名画的文化内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