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秋波媚》:灞桥烟流,曲江池馆,应该正在等人来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秋波媚》

7月16日晚,我登上欢乐亭远眺长安南山。

秋日边城街角哀声阵阵,烽火照耀高台。悲歌击楼,倚高酒,此为闲道。

多情的人,就像南山的明月,尤其是黄昏云开的时候。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塘,都在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晚上,我们登上星星阁,眺望长安大地。边城笼罩在秋日的气息中,军号哀号,烽火映照高台。我筑楼高歌,空中倒酒祭天,抒发庄严悠闲的心情。

陆游《秋波媚》:灞桥烟流,曲江池馆,应该正在等人来

谁如多情的南山明月,冲破层层云障。巴桥边如烟的青柳,曲江池边的楼楼,都在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凯旋归来。

欢乐亭位于南郑城西北,面向金兵占领的长安南山。 7月16日,陆游登上星星亭,眺望远处的南山。 “秋来边城哀”,定下了悲伤的秋天基调。南郑属于抗战前线,所以被称为边城。 “号角声哀”,鼓声、号角声充满悲痛,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哀思。 “烽火照高台”,“烽火”是一种古老的边防措施。山顶筑台,白天升烟,夜间放火,警示军民做好防御迎敌的准备。后来改为每天早晚燃放烟火,称为平安火。这里指的是前线安全的安全灯塔。

陆游登上星星阁,看到平安烽火燃起。在悠长悲凉的喇叭声中,“朱”正“敲楼,酒高”。 “祝”是一种弦乐器,“酒”是一种将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陆游边唱边攻楼,歌声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歌声结束后,他向天空倒酒,祭奠昔日的英雄,祈愿国家早日复兴。 “此兴悠然”,此兴是幸福的兴,是希望收复关中的幸福,也与星星阁不谋而合。

下一部电影将视角转向月亮,赋予月亮情感。 “谁如南山明月多情,尤黄昏云开时?”月亮升到了南山顶,陆游赋予了它人情味。多情的月亮似乎明白了陆游的心情,于是推开了层层云障,让陆游看到了。长安南山。 “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亭,应待人来。”这里进一步想象一下。陆游拟人化了“灞桥烟柳”、“曲江水池”,想象着长安的美丽景色,就像沦陷区的人们一样。他们都在等待着南宋大军收复失地,凯旋归来。

【陆游《秋波媚》:灞桥烟流,曲江池馆,应该正在等人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宋词124:燃灯看剑,忽伤心。辛弃疾改编王直名言 下一篇:中秋将至,月光洒落在古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