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秦观的偶像、秦观的老师、秦观的朋友、秦观的知己。他们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知己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深厚的,无论遇到多少苦难,都不会破裂。
1、自幼聪明,广交朋友,善于诗词。
秦观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先民从会稽迁徙到高邮,即现在的江苏高邮。 1049年,秦观出生于此。秦观和许多诗人、抒情诗人一样,自幼聪明、好学、有理想。少年时游历江淮、吴、楚一带,即今江浙一带,结交文人墨客,游览名胜,写下不少诗篇。成年后,秦观娶了家乡富商徐的女儿。
一年春天,他参观了一个村庄,被村庄自然、纯朴的景色所吸引。他感慨地写下了《行香子·树绕村庄》这个词。
村庄周围树木环绕,池塘里充满了水。
乘东风,逍遥游。
小花园里充满了春天的阳光。
有桃花红、梅花白、菜花黄。
离城墙很远的地方,有一座茅草屋。
阳庆旗、流水桥旁。
偶尔,我趁着机会,走过东港。
黄莺在歌唱,燕子在翩翩起舞,蝴蝶在忙碌。
2、认识偶像,走科举之路
1078年,42岁的大文学家苏东坡调任徐州为官。 30岁的粉丝秦观得知后,作了一首诗《别子瞻》,诗中写道:“我不想做万户王子,但我只想知道苏徐州”。 ”他吟诵着诗词,去拜访他的偶像苏东坡。
第二年,秦观应苏东坡的邀请,写了一篇文章《黄楼赋》。苏东坡看完后,认为他很有才华,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当时,秦观前往越州(今浙江绍兴)成亲。恰巧苏东坡去了浙江湖州,两人便一起乘船南下,一路同行,友谊更加深厚。当年,秦观写下了受到苏东坡称赞的诗《:010—30000》。苏东坡还戏称他为“山莫微云”,朋友知己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山上轻云密布,天上草木凋零,号角声断了乔门。
中止远征,闲聊聚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可徒然回首,弥漫着迷雾。
夕阳外,寒鸦万只,流水环绕孤村。
狂喜,此刻,香囊暗暗溶解,腰带轻分。
他赢得了妓院,但他名存实亡。
我什么时候能在这里见到你?袖子上有哭过的痕迹。
从受伤的地方可以看到藁城,灯火已是黄昏。
当时读书人的主要观念是“学而优则仕”,秦观也深知这一点。苏东坡非常崇拜秦观,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他将来能有所作为。于是,秦观回国后,就种田苦读,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3、三进科举,与偶像一起入仕
当时,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汴京、开封。秦观的家乡距离京城很远。去北京参加考试需要他与妻子分开一段时间。与妻子分别前,为了安慰妻子,表达自己的感情,秦观写了一首诗《满庭芳·山抹微云》送给妻子。
薄云作诡计,飞星散播仇恨,银人远在黑暗中。
金风玉露一旦相遇,将赢得世间无数人。
柔情似水,美好时光如梦,归途不禁遥望鹊桥。
情若长久,又怎能日日夜夜?
孤身一人背井离乡的秦观满怀憧憬和希望,自信地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科举考试,却未能如愿。不幸的是,他失败了。为此,他受到了世人的嘲笑,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借酒解愁,麻木自己。
几年后,也就是1081年,33岁的秦观再次鼓起勇气和精神参加科举考试,但仍然落第。连续的失败让秦观失去了所有的信心,心情越来越难过。苏东坡得知自己对不起秦观,便赋诗写信给他,劝秦观不要放弃。
1084年,苏东坡向时任宰相王安石推荐秦观。王安石读过秦观的诗,觉得他有才华,也劝他不要放弃科举。次年,在苏东坡、王安石的鼓励和认可下,37岁的秦观满怀信心地再次参加人生中的第三次科举考试。这次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到当地工作。一年后,在苏东坡的推荐下,秦观被调回京城,升任秘书、省察兼国史院编修。他成为京城的官员。后又被称为“苏氏四秀才”之一。
4.朝堂党争,因偶像而被贬
1094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哲宗重新任命了“新党”成员,而“旧党”则被镇压和贬职。苏东坡属于“老党”,不断受到迫害。作为弟子,秦观也不能幸免。
46岁的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知县。在去杭州的路上,他心烦意乱,写下了《鹊桥仙·纤云弄巧》。
东风吹绿草,岁月更迭,旅人老沧州。
看到梅树发芽了旧美,杨柳摇曳着新绿,烦人的春景还挂在枝头,我的心一片迷茫。北边云淡,东边水悠悠。
太阳已经落到半山腰了,岸边两岸有几支笛子和一艘小船。
青门牵手,幸福相忆,如梦中的扬州。
谁思南路心碎,回望西楼。
就算天长地久,有时也会走到尽头,但天长地久,这份仇恨永远不会结束。
我打算等漂亮的人说话,生怕让别人担心。
不久,他被贬为滁州酒税督办。在浙江滁州,不敢打听政事。为了躲避迫害,他经常去法海寺。虽免遭迫害,仍被诬陷诬陷,贬郴州。在湖南郴州,他被免职、取消俸禄。他生活贫困,只能住在一家小旅馆里。寒冷的冬日,秦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他孤独、寒冷、悲惨,不禁思念家乡,于是写下了《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几个字。
楼失于雾,月失于江,桃园无处可寻。
值得一提的是,孤亭寒泉闭,夕阳西下,杜鹃声中。
梅花送驿,鱼传尺。其中蕴藏着无数的仇恨。
辰江幸绕辰山,却为谁流下潇湘?
秦观被贬得越来越远,被贬到广西衡州,最后流放到广东雷州。
5、世界大赦,眼看着偶像死去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朝见太后。朝廷大赦天下。秦观五十二岁,迁湖南衡州,任宣德郎。 64岁的苏东坡也获准迁往内陆。秦观一直关心苏东坡。于是他写信给苏东坡希望能见到他,苏东坡也回信希望见到他。很快,他们就在康海见面了。那次见面,让秦观百感交集。后来他写了一首诗《踏莎行·郴州旅舍》来记录这件事。
燕子从南方飞来,又回到北方,不期而遇,显得凄惨而悲伤。
青鬓美丽的女子又遇见了两位老人。
优优,分手后别问我。有无数的事情无法说出口。
小槽里的春酒滴着红珠,别急,满是金铃。
饮东向西的散花流水。
会后不知身在何处,烟波远去,暮云重重。
【秦观:我和偶像苏轼的友谊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会天长地久。】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秦观和苏轼的友谊太令人羡慕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了解了秦观和苏轼之间的深厚感情,真是令人感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才华和魅力,难怪秦观对他如此敬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友谊的力量,跨越时空,令人动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我也能拥有像秦观和苏轼一样挚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我也可以拥有像苏轼那样的偶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和秦观,两位大文豪的友谊真让人敬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读完后很有感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羡慕秦观,能够和苏轼这样的大家成为朋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们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真是令人敬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和苏轼的友谊,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们的友谊,让我相信真挚的情感是可以跨越一切障碍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对苏轼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思想和作品对秦观影响很大,他从苏轼身上学到了很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他们的友谊故事能激励更多人去珍惜友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友谊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秦观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苏轼的真诚和敬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和秦观的友谊,是文学史上的典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我也能拥有像他们一样坚定的友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们的友谊,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