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郑燮朱氏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清代:郑燮

不放过青山,你的根还在碎石里。

它历经万千打击,无论东风西风、南北风吹,依然坚挺。

清代诗人郑燮朱氏

【翻译】

竹子紧紧抓住青山,没有丝毫的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的缝隙里。

经过千百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如此坚强。无论是炎炎夏日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抵挡得住,依然强劲有力。

清代诗人郑燮朱氏

【古诗故事】

乾隆十一、十二年(1746年—1747年),郑燮(字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山东发生大灾,饿死多人。当时,他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聚集农民建城,并命当地富户用粮食开粥厂,轮流赈济饥荒。同时,他把投机者积累的粮食全部收缴,命令他们以公平的价格卖给老百姓。

然而,饥荒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吃人的悲剧。这时,郑燮决定用官仓里的粮食来救济灾民。有人提醒他,要开官仓救荒,必须先向上级汇报请示。郑燮道:“现在什么时候了?等报告出来,指示下达,老百姓就没有了!如果上级有罪,责任就在我了。”负担!”

清代诗人郑燮朱氏

就这样,数以千计的灾民得到了拯救!

然而钱正燮为官始终关心百姓,受到土豪劣绅的极大不满。他们趁机诬告他在救灾中腐败。他非常愤怒,觉得那些恶人的手段非常卑鄙无耻。他相信自己的正直和正直不怕任何谣言和诽谤。于是,他用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行,他写下了《竹石》首诗。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谢明,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他一生主要居住在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无不独特、独立,被誉为世间“三绝”。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他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作者《板桥全集》。康熙时进士,雍正时进士,乾隆元年进士。进士后,官至河南范县,又任山东潍县知县,助政。为请饥民违臣,归乡乞病。

【清代诗人郑燮朱氏】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郑板桥《竹石》真迹:《断岩》、《乱岩》 下一篇:古诗词鉴赏《竹石》 郑燮(郑板桥)《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