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绵延六七英里,
笛声在晚风中发出三四声。
黄昏时分回到家,饱餐一顿后,
我躺在明月下,没有脱蓑衣。
评论:
牧童:放牛、羊的孩子。散布:散布。横野:广阔的原野。弄:逗弄,玩弄。饱餐:饱餐。椰壳雨衣:用草或棕毛编织而成,穿在身上以挡风挡雨的防雨物品。卧月:躺着看明月。翻译:
辽阔的草原就像铺在大地上一样,到处都是草原。
晚风中,隐隐约约听到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黄昏时分,牧童吃完晚饭后放牧归来。
他甚至没有脱掉雨衣,只是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圆月。
赞赏:
第一句“草铺遍地六七里”描述了视觉感受。放眼望去,一片荒野
草绿油油的。 “普”字表达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温柔舒适的感觉。广阔的牧场为牧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笛声晚风三四声”。描述听觉体验。仔细聆听晚风中的笛声。 “弄”字更显出一种情趣,带出风中笛声。
声音断断续续,悠扬而优雅,传达出牧童吹笛的寓意。悠扬的笛声,体现了牧童结束一天的劳作,晚归的轻松悠闲的心情。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遐想。这里的“六七里”、“三四声”并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为了凸显原野的宽阔和傍晚乡村的寂静。
第三句“饱餐归来,黄昏之后”,诗人改变了笔法,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饭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最后一句“躺在月光下不脱蓑衣”描述了牧童休息的情景。一个自由无忧、以大地为床、以天空为帐篷、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的牧童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没有描述牧童躺下时在做什么。牧童可能想舒展一下身体,或者欣赏一下月光。诗人似乎只是真实地写下了自己所见,却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描绘了一幅牧童夜间归家休息的生动画面: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景象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中;
描写了农民田园生活的宁静,也反映了牧童在放牧生活中的辛劳。这是一首歌颂劳动的短歌。草原、笛声、月夜、牧童,就像一幅宁静的水墨画,让读者心旷神怡。
《牧童》 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平和与宁静,也让读者感受到牧童心灵的无拘无束、自然放松。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远离喧嚣、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表现了牧童生活的闲适和安逸。
这首诗巧妙地劝说钟复尽快离开尔虞我诈、逐利竞争的官场,回到乡村,像牧童一样过上无欲无求的生活。
【《每日一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很喜欢这个系列!每天都能看到一首好诗,真是一件美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日一诗,丰富了我的生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很有意境,作者的文字功底真深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诗,好诗!每次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象很美,读完感觉心旷神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日一诗,让我的心灵得到滋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这首诗的主题很深刻,值得反复品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谢谢分享,这首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读一首诗,感觉自己越来越有诗意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是灵魂的语言,每日一诗,让我的灵魂得到洗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优美,读起来很有韵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日一诗,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深远,读完让人回味无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个栏目,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瑰宝,每日一诗,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现实,读起来很有共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日一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简洁,却充满了力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结构很巧妙,读起来很有意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