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酒”一词在古代使用较多,并流传下来。时至今日,当地方言仍有残余。湖南甚至有“筛一杯茶”、“筛水”的说法。其实,“筛”字和“倒”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筛酒”原本并不是倒酒的意思。
这里的“筛”字是它的本义,就是“过滤”的意思。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在饮用前过滤呢?酒里当然没有沙子,但确实有杂质。
这要从葡萄酒酿造过程开始。
中国酒起源于西周,酒的酿造过程分为过滤和蒸馏。
过滤酒
以谷物或其他含糖原料发酵后过滤酿制而成的酒。由于没有经过蒸馏,这种酒含有大量残留的谷物杂质,所以又称“浊酒”、“黄酒”。
陆游诗曰:“莫笑农家酿浊酒,丰年有鸡豚足待客”。浑浊的意思是不清晰,因为过滤不精细。
“筛酒”是一种简单的过滤方法,可以让饮酒者自行去除杂质。我们看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蚂蚁酿造新鲜发酵的酒和一个小红土炉子。
晚上下雪了,可以喝一杯吗?
什么是绿蚂蚁?为什么新发酵酒前面要加上绿蚁二字?事实上,新酒中的杂质又小又密,像蚂蚁一样漂浮在酒的上面。喝之前需要自己清洗吗?由于它是粮食酒,而酿酒用的粮食大多是在未完全成熟时收获的,杂质中还带着田野的绿色,所以被称为“绿蚂蚁”。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 包含:
县帅正等他潜。酒熟了,他就会从头上取下一条葛巾,把酒浸湿,然后再盖上。
一位统帅来到陶渊明家里,正好赶上他的酒。他看见陶渊明把头上的葛巾摘下来,当滤酒布用。过滤完酒后,他又将葛巾戴在了头上。于是就留下了“隔津滴酒”这个成语,形容陶渊明嗜酒成性、酗酒豪情、豪爽洒脱的精神。这也是陶渊明的“筛酒”之道。
李白《戏赠郑溧阳》 诗:
陶陵日日醉,不知五柳泉。
素琴无弦,用葛巾滤酒。
然而,这只是一种简单的筛选葡萄酒的方法。后来这个工艺逐渐由生产商——,即啤酒厂提供。酒酿好后,用筛子过滤,或者用布包住醪,直接压榨。这样过滤出来的酒比浑浊的酒更清澈,口感更好。这种酒称为“清酒”。酒精纯度也提高了,更容易醉,价格自然也贵一些。
武松在景阳岗喝了十八碗这种酒。
为什么后来“筛酒”的过程消失了,“筛”变成了“倒”的意思呢?
酿酒工艺得到发展,出现了“蒸馏酒”。
蒸馏酒
酒,又称烧酒。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
酿酒方法并不古老。它最早发明于元朝。方法是将烈酒和谷物放入蒸锅中,蒸使气体流动,用器皿收集滴露。一切腐臭酒均可蒸烧。最近,将糯米、黍米、小米或大麦蒸熟,与曲混合,在缸中酿造十天,然后在杀菌锅中蒸熟。清澈如水,味道极浓,沾满了酒露。
真正意义上的酒出现在中国元朝时期。
蒸馏酒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白酒的酒精含量,而且彻底去除了原来酿酒过程中残留的谷物杂质。出厂就干净整洁,何必“过筛”呢?
这个过程自然就消失了,但是口号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这个称号以后也只会用在古典名著中了。
【“绿蚁新酿酒”古人为何喝前要“过筛”?】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绿蚁新酿酒,过筛是为了滤掉酒糟,口感更佳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酿酒技术有限,过筛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保证酒的品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后酒更清澈,喝起来更顺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过筛是为了让酒更加香醇,这可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喝绿蚁新酿酒,过筛是必须的,不然酒渣太多,影响口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后,酒液更清亮,喝起来更舒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可以过滤掉酒中的杂质,更干净卫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酿酒,技术不如现在,过筛是为了保证酒的纯净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过筛绿蚁新酿酒,是为了让酒的味道更纯正,更细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也是一种仪式,象征着对酒的尊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过筛是为了让酒液更清澈,喝起来更舒服,古人也是很讲究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后,酒的口感会更佳,更香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过筛是古人酿酒的传统工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后,酒更清澈,口感更佳,古人真是懂生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的绿蚁新酿酒,过筛是保证酒质的重要环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可以让酒更加清爽,口感更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过筛绿蚁新酿酒,是为了让酒的品质更好,更美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过筛是古人酿酒的智慧,可以让酒的味道更醇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绿蚁新酿酒,过筛不仅是为了口感,更是一种仪式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过筛是为了过滤掉酒渣,让绿蚁新酿酒更加香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