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南《蝉》 原文及译文

更新:10-26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低头喝清露,稀疏的油桐里传来流水声。

之所以大声说话,远离,不是借秋风。

翻译:

蝉垂下流苏般的触手,吮吸着清甜甘甜的露水,稀疏的梧桐枝条里传来蝉鸣不断的声音。

正是因为蝉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很远,而不是靠秋风的力量。

余世南《蝉》 原文及译文

笔记:

- Ru:古人戴在下巴下的帽子流苏的悬挂部分,和蝉头上伸出的触手,形状有些相似。这里用“翠绮”来代指“蝉”。

-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认为蝉靠喝露水而生存,但实际上它们是吸食植物的汁液的。

- 六声:指连续不断的蝉声。

- 稀疏:开放、稀疏。

用户评论

致命伤

这首诗真美啊!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仿佛真的能听到那蝉声在耳边。尤其是“黄梅正浓时”一句,把夏天的炎热气息表现得太好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虞世南的诗词总是那么清雅脱俗,这篇《蝉》也不例外。对虫子的描写十分细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小时候总爱听蝉鸣叫声,夏天傍晚那声音真的超级迷人!这首诗仿佛把我带回了童年时光里,真是怀念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我比较喜欢原文的意境,译文虽然读懂了意思,但我觉得还是不够韵味,少了点诗歌本身的魅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这篇翻译还行吧!看得懂意思嘛,关键是理解虞世南想要表达的意思。觉得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悟,短暂的生命充满了无限的美好。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其实我覺得这两者都不太准确。蝉鳴聲確實清脆悦耳,但更像表達了生命力的堅毅,而不是簡單的“快樂”或“悲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坠入深海i

我觉得翻译还是有一点生硬的地方,可以再润色一下!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能感受到这首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我对古代诗词不太了解,不过这首诗感觉还不错,读起来很有感觉,尤其那句“不应作声”,一下子就让我联想到了夏天蝉鸣的场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翻译可以更加生动一些,现在感觉有点平淡,毕竟原文那么富有韵律和意境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城°

虞世南写得真好啊!我读遍了所有的诗词,都没有这种诗句能让我感觉到蝉声的魅力!尤其是"黄梅正浓时" 这句简直太美妙了,像个画卷一样呈现眼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我一直喜欢古典诗词,这篇《蝉》真的很有意境。虞世南把蝉描写的栩栩如生,读起来仿佛就能闻到夏日的香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我觉得“知音有限”更像是作者对世事间的无奈感。因为世间很多真正懂自己的人都很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很喜欢文章的翻译和原诗之间的对比呈现方式,一目了然又加深了对诗歌本身理解,让我更容易体会虞世南想要表达的情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我一直觉得翻译有时候会显得过于直白,失去了原文中的韵味。这首《蝉》虽然译文能明白意思,但确实不如原文那么动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诗歌总是充满了哲理和意境,这篇《蝉》也不例外。虞世南用对蝉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我喜欢这首诗的结尾,"独鸣黄梧者,何必作声?" 这句话很有深度,让人思考到生命的意义和个体的存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我觉得译文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但诗歌韵味有时候还是会有点缺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这种对蝉描写的细腻手法很独特,让我更加理解了虞世南的写作风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世南《蝉》 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颜真卿古诗集:杜甫《绝句》 下一篇:《蝉》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