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维,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他晚年隐居的——忘川(陕西蓝田)。
据说有一次,诗人楚光羲拜访王维。但王伟恰巧出去了,没有回来。楚光羲不忍离开,在忘川附近徘徊了许久。
放眼望去,松竹成片,流水清泉,兰花丛生,蝴蝶翩翩。多么安静、优雅的地方啊!他不禁赞叹道:
山里不见人影,云散了,太阳也过去了。
浅濑(li)寒鱼少,兰花秋蝶多。
“芝兰生于深林,因无人而香。”蕙兰、松、竹就像是王维高雅品格的美妙象征。
1
蕙兰松竹,君子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松、竹、梅、菊等植物各有其昂扬的神韵。中国文人常常用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性格。
在后人的心目中,王维就像是“竹”的化身。
独坐幽竹,弹琴高声吼。
林深处人不知明月来。
—— 《竹里馆》
他种竹、爱竹、画竹、写竹。竹之于王维,犹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林和靖(林逋《梅妻鹤子》)。
竹子纤细翠绿,不易被风雨摧残。
王维一生虽经历霜雪、风雨,但依然坚强、坚强。如果没有竹子,就无法充分描述他的性格。
年轻的王维才华横溢,不仅擅长诗词,还擅长音乐、绘画,这为他的仕途提供了很多便利。
15岁时,王维离开家乡,游历长安、东都洛阳,拜访权贵,希望得到推荐。
据说,有一次王伟到朋友于景秀家做客,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按乐图》的图画,画上有许多音乐家在演奏音乐。
王伟仔细看了一会儿,笑道:
“这幅画中的音乐家正在演奏第三堆《霓裳羽衣曲》 的第一拍。”
好奇的人们召集乐师进行测试,发现乐师手指的升降和指法与王维所说的一模一样。
从此,王维更加受到上层达官贵人的喜爱。
虽然他经常出入权贵之家,受到权贵的优待,但他并没有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本事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宁王李显生活奢侈荒淫,家中养有数十名妓女。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卖饼的老婆,娇美白皙,风韵犹存,便想把她抢走。
一年后,在宴会上,宁王再次把女子的丈夫叫来,问她:
“你还想念他吗?”
女人一看到丈夫,就泪流满面,心里有说不出的悲伤。
看到这一幕,宁王并不羞愧。相反,他感觉更加安心了。他自豪地对在场的数十位文人墨客说道:
“你们就此事,各自作诗一首吧!谁写得最好,重重赏赐。”
虽然文人墨客都同情这位女子的遭遇,但碍于宁王的权势,无人敢忤逆他。
只有王维气得立刻写了一首诗:《息夫人》:
不要让现在的恩惠,忘记了过去的恩情。
看着花儿就热泪盈眶,这不是楚王所说的。
大家一看到王维的诗,都吓得停笔了,暗自为王维捏了一把汗。
原来,这首诗的标题《息夫人》其实暗含着一个典故:
奚夫人是春秋时期奚侯的妻子。楚文王灭了奚国后,霸占了奚夫人。但奚夫人到了楚国之后,就没有再说一句话了。
楚王问她为什么,她伤心地说:“像我这样,还能说什么?”
卖饼的夫人与奚夫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王维就用这个典故暗暗嘲讽宁王,表达自己的不满。
宁王又怎会不明白王维的深意呢?他感到无聊,终于让女人和她的丈夫团聚了。
“历经霜冻,风姿不改,温润如玉。”竹有性,人有性,霜也不能毁之。
2
孝悌友爱,一往情深
公元701年,王维出生于世界五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母亲出生于另一名门望族伯陵崔氏。
王氏自汉代以来,世代为官,家世颇为显赫。
可惜到了唐太宗时期,这个家族已经没落了。王维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王伟是家里的长子,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长期的相互依赖,使他非常重视孝道和兄弟之情。
他原本就有一种非常自由、豁达的性格。虽然他对名利荣辱有一些寄托,但他的内心并没有流连。只有深层次、坚定不移地对待情感,才能走深。
十七岁左右的时候,王伟还在帝都奔波。恰逢重阳节,他思念远在蒲州的兄弟姐妹,写下了著名的思乡诗《:010—30000》,表达了人间最朴素、最深沉的亲情。
作为异乡的我,每逢佳节更加想念家人。
我远远地就知道,当我的兄弟们爬到高处时,只少了一个人种山茱萸树。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言说,他之所以“几次想飞,却又犹豫(ch ch)再看对方一眼”,是因为“妹妹一天天长大,哥哥也一天天长大”。还没结婚。”
作为家里的长兄,他自觉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写下了许多诗篇,如《:010—30000》、《:010—30000》等,抒发真挚的感情。
王维以孝子的身份对待母亲至深至爱,载入史册。
《偶然作》 据记载,王维“事其母崔为孝”,“其母哀,柴毁,尸骨立,近乎丧矣”。王维去世后,葬在他母亲的旁边。
王维现存诗歌中,送别诗有70多首,占全部诗歌的五分之一以上。
王伟对待朋友的纯真、坦诚和真爱,以至于有朋友曾说:“没有人能与王伟为敌。”
他的交际圈广,社会各界朋友广泛,他的送别诗尤其表现了他的与人之谊。
《山中寄诸弟妹》,“唯相思如春色,送君江南归家”。春色越浓,相思越深;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dn)》,“万木参天,万山杜鹃响”。
《旧唐书》,“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它会长出多少枝?希望你多摘一些,这是最相思的东西。”从此,“红豆”就成了人们相思最精致、最传神的形象。
最著名的告别诗《送沈子福归江东》被谱成《阳关三层》,成为千古绝唱。
渭城晨雨蒙着轻尘,宾馆翠绿柳色。
劝君喝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三十岁左右,妻子去世。王维独居三十年,没有再娶,不吃肉,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房间里除了茶摊、茶臼、经案、绳床之外,再无其他。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王维这样伟大的诗人竟然没有写一首悼念妻子的诗。
但我想,有些悲伤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些爱或许更适合埋藏在内心深处。
大而特写的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爱,但没有说出来的往往是最深情的。
由于王维写了很多禅诗,人们赐他“诗佛”的称号。佛教教导说,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无尽的爱,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伟仍然关心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送梓州李使君》中记载:“伊进(王维之弟王进)临终前在凤翔,突然提笔,写了一封送别书,并给他的遗体写了几封告别信。亲戚……他放弃了笔,去世了。”
执着于爱情的人,是不能真正成佛的。他没有成佛,但是他有大情大爱。
3
光风霁月,澄澈冰心
儒家大师马一浮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知宇宙浩瀚,犹怜草木深”。
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经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读尽了人世间的沧桑,但当他弯下腰,看到草木生长,春风吹绿时,他仍然会感到怜悯。
在很多人看来,生活的负担已经不堪重负,他们没有精力去关心草木的生长和衰退以及春秋的轮换。
然而,或许正是“草木之心”让我们保持着敏感的灵魂,用真善美的眼睛看世界,发现生活中无数的小乐趣。
对于王维来说,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泉一石,飞禽走兽,云雾,凡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所到之处,在他的爱中都是绿色的。
因此,他笔下的世界是热闹的、知足的。
他写道:“石上苔清,松下细草柔。窗外鸟鸣,阶前猛虎善良”;
他写道:“人与鸟不相扰,见兽皆相爱。云与云成伴,衣帛皆空”;
他写道:“沙沙秋雨,石榴落下。浪花相拍,白鹭惊退。”
他写道:“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修竹飒飒归浣奴,荷花移渔船下。”
在王维的诗中,你很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平静,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定。
“渔阳飞马惊动大地,惊动彩衣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世界纷乱,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由自己决定。 “七大家”王昌龄回国时被刺史鲁秋啸所杀。他的挚友李白也被永王李璘胁迫,加入了幕府。
长安陷落后,杜甫成为叛军的俘虏。由于官衔低,他侥幸逃脱。同样被困长安的王维,因为当时是五品大夫,被护送洛阳为重臣。他在压力下接受了错误的立场。
因为这件事,王维受到了后人的批评,说他“贪生怕死,临难不仁”。但真正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呢?
《相思》中记载:“庐山陷两京时,玄宗幸。(王)韦未成,遂为贼所擒。(王)韦服药治痢,佯装。”禄山怜他,遣人迎他于洛阳,拘于普氏寺,逼用假官。”
王维在自传中也说:“假病会逃,猜中就能找到犯人。勺子喝十天,污秽淹十个月。”
可见王维被贼困时,是装病准备逃跑的。关押期间,他故意不吃不喝。
“一病关主命,三年如一日。”王伟从来没有失去应有的正直和正直。他曾写过一首诗,名叫《七绝》,诗中饱含着亡国之悲痛和复国之梦。
千家万户悲愤,硝烟弥漫。百官何时再翻天?
秋槐叶飘落在宫中,纯蓝的池头上奏着管弦乐。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将儒释道三家哲学融会贯通,将自己一生的悲欢离合与之融为一体。
作为大臣,他不畏强权,为人刚直,直言不讳,面对国难不失为臣的气节;
他以坚定不移的真诚和忠诚对待他的亲人、朋友和亲人;
他对世间万物怀有大爱,用诗来探索人生之美,诗词充满光、风月、清心。
《旧唐书》 “望奇敖,翠竹依依。有贼有君子,如相争,如磨”,形容君子冰心玉壶,王维可以与之媲美。
参考
王翔《旧唐书·王维传》
【王伟:玉壶冰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王维的诗总是那么清新脱俗,这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真是把内敛高洁的气质写得淋漓尽致。感觉自己都被浸润在清澈的水里,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深沉、纯净的心境,真的让人向往啊!如今社会如此复杂,大家都追逐着名利,能像王维诗中说的那样保持一颗冰心,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样说“一片冰心”有点像是理想化,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完全没有欲望没有烦恼吧?但愿我们都能努力追求这份清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王维的诗,仿佛走进一个幽静的山林,心灵得到了洗涤,真是个很好的放松方式。这首《送客》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每读一遍都感觉不同的意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玉壶”象征着人内心纯净的空间,我很喜欢这种以诗歌描绘抽象思想的方式,让人们能够直观的理解内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维的诗词总是充满哲思,这句话更像是对自我的期许吧,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玉壶”,只是有些人的“玉壶”被杂质覆盖了,而有些人的“玉壶”依然清澈如初。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王维的诗歌风格,它清新脱俗、不张扬,却又蕴含丰富的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希望自己也能过上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一片冰心”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修行才能达到。这就像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一样,一路艰辛着,但最终会获得感悟和成就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我会感到内心迷茫、压力过大,这时候 reread 王维的诗歌就能让我平静下来,重新找回方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王维这种淡泊宁静的气质,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抚慰。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颗冰心的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语言优美,把王维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表达得很到位,很有感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玉壶”,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越来越不容易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让我联想到了古人对心灵修行和道德修养的重视,现在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境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跨越千年仍能感染我们内心深处,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冰心”很难达到,但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向它靠近,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这种“清净状态”很容易被外界干扰,现实生活有很多东西会让我们感到挣扎与痛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王维的诗歌总是那么耐人寻味,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和深厚内涵。我很想学习他的诗歌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种“冰心”的状态,希望自己在面对生活中各种诱惑时能够保持初心,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