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小说《神雕侠侣》的结尾写道:
”杨过挥手告别了耶律乞、郭芙、吴氏兄弟夫妇,衣袖一抖,拉着小龙女的手,与神鹰并肩走下山去。
那时,明月当空,微风吹动树叶,乌鸦在树顶叽叽喳喳。郭襄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正是:秋风清朗;落叶聚又散,寒鸦又栖息惊。当我们彼此思念时,何时才能相识?这个时候,这个晚上,真是尴尬啊。 ”
我很多年前读过《神雕侠侣》。此时,我的心情已经激动了好久,也和郭襄一样,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这首结束诗我读了很多遍,真是回味无穷。本来我以为这首结尾诗是金庸自己写的,后来才知道是李白的名诗《三五七言》,又名《秋风词》。金庸确实是李白的知己,所以以这首诗作为结尾,也很符合小说的情节和意境。
金庸引用的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全诗,而只是诗的前半部分。全诗如下:
三五七字/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又散,寒鸦又栖息。
当我们彼此思念时,何时才能相识?大晚上的这个时候,真是尴尬啊。
入我相思门,你知我相思苦,
想念你的时间很长,相思的时间也很长,但想你的时间却很短,没有尽头。
早知道如此伤人心,当初为何不相识呢?
李白的这首诗就像白话一样简单,非常通俗易懂,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深秋的夜晚,诗人抬头看见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也看见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上。这时诗人感慨万千,也许是想念旧情人,也许是想念故乡的妻儿。这种情形使诗人感到无限的悲凉和凄凉。
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伤秋之作。秋风、明月、落叶、寒鸦,都用来衬托苍凉的气氛,进而引出无限的相思,使全诗更显……悲凉感人。
夜深风清月白,秋意郁闷,落叶随风聚散,寒鸦啼停树上,诗人站在明月下腐朽树,似乎不忍再看这凄惨的景象,然而,心里却突然升起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我们似乎看到诗人负手而立,背影更加郁闷。他想起了过去的喜悦和现在相见的绝望。在这秋意萧条的状态下,那段往事又怎会令人唏嘘呢?真可谓“句声皆相思,句句冰冷苦涩”。
夜凉,秋寒,因相思,夜长情愁。这种悲凉感人的内心,被李白寥寥数语描绘了出来。它凄凉又怨恨,像哭泣和抱怨,像哀叹和叹息,相思之痛的无奈,真的写进了每个懂它的人的心里,“最好不要错过相思,因为相思使人“老去,不如思念相思”,可以作为这首诗的注脚。
这首诗的标题是《三五七言》。可见李白的意思是注重作品的形式。诗体的形式和内涵已在标题中阐明。这种诗风很可能是李白继承的,因为唐初僧人义净曾因其风格特殊而写过一首诗,名为《:010—30000》。李白自然省略了“一”和“九”。
【一首歌《三五七言》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无限温柔,而金庸则是最贴心的人。】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确实!这篇博文说的太对了。我一直觉得李白不仅诗歌豪迈奔放,还藏着细腻的柔情,这首《三五七言》真是让我感受到。读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金庸的作品,他笔下的侠义与情感也是如此丰满细腻,两位大师真是心灵感应!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三五七言》很有意思!李白写得真温柔,让人感觉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柔情。特别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让人联想到他对家和乡亲的思念,这种深深的情感真的很难用言语形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庸最是知音人?我觉得这说法挺有趣!李白和金庸都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都饱满鲜活,而其中柔情的表达确实很值得我们去体会。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很有深度,让人重新认识了李白的诗歌。我一直觉得他的诗大多是豪迈奔放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细腻的柔情面,真是令人惊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同意作者观点。“三五七言”确实体现了李白内心深处的柔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也流露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金庸先生能够准确地解读这种情感,可见他对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分析得非常到位!李白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不仅气势磅礴,也充满着细腻的情感。这首《三五七言》正是这样的例子,它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温柔一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一直觉得许多诗歌都是充满了柔情之意的,特别是那些写感情的诗篇, 比如李白的作品,很多人只关注他豪邁奔放的一面,却忽略了他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文章中的观点很有想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让我重新审视了李白的神秘魅力,原来诗人除了充满气势外还有温柔柔情的一面啊!真想多去探索一些不同类型的诗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只是片面的解读,李白的诗词中豪迈之气才是主打主题,《三五七言》也不例外。这首诗表达的是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但也包含了他对于未来人生的憧憬和坚定自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感觉很多网络文章喜欢用“金庸最是知音人”这样冠冕堂皇的词句来吸引眼球,其实李白与金庸都只是各自领域的文学大师,不必刻意拉上关系去解读彼此的作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很有意思,让我对李白的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三五七言”这首诗,真的让人感受到李白内心深处那份温柔与细腻的情感之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很好,确实有的时候我们看东西需要带着不同的眼光去解读,比如李白,除了他气势磅礴的浪漫主义风格之外,他还拥有细腻柔情的一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庸能理解李白的诗歌真是不容易啊!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他们两个都是超级有才华的人啊,作品里都包含了很多情感和哲学思考,让人深深的思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说的太绝对了。虽然这首《三五七言》确实表现出李白诗歌柔情的一面,但是不能说这是他所有诗歌的特点。毕竟他的诗作风格多种多样,豪迈奔放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作者的观点,我觉得“三五七言”这首诗的确非常感人,它展示了李白柔情的一面,让人感受到他对朋友的深情。金庸先生能理解这种情感,也是一种智慧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觉得诗歌就是一门表达情感最好的艺术形式,《三五七言》 这首诗词就很好的展现了李白的细腻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说的是,李白和金庸都是天才级的人物!他们的作品都能打动人心,这得益于他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