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杨柳深绿,柳絮飞扬,满城花香。
忧郁的东柱里有一棵雪树,能看清多少人生?
【笔记】
东栏:指当时庭院入口处的栏杆。
刘慎清:就是春天强劲的意思。
雪:比喻梨花。
清明:光明、智慧
【翻译】
梨花如白雪,轻盈绽放,柳枝如碧玉,郁郁葱葱;柳絮飞舞的季节,梨花也盛开,开满全城。
我靠在东栏杆上,心情惆怅。东栏边那朵洁白如雪的梨花,虽身处世俗,却清纯纯净。是的!这世上有多少人能看透这复杂的人生啊!
【欣赏】
苏轼在经历了母亲、妻子、父亲相继去世的家庭变故,以及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他自请任密州(今山东潍坊)知县。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春,苏轼到徐州(今属江苏)就职,为继任者孔宗翰写了绝句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个。
诗中色彩鲜明,“墨绿”的柳叶衬托“苍白”的梨花,可谓一绿二白,凸显了梨花娇嫩而不妖艳的特点,优雅但不轻浮。在全城飞扬的柳絮的衬托下,这首诗充满了色彩。梨花的美丽与从容更惹人喜爱。第三句用“一株雪花”再次赋予梨花魅力。这种“雪花”其实就是诗人本人的化身。诗人为何忧郁?最后一句补充“人生看得如此清楚”,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在素来以豪放着称的苏轼诗中是不多见的。
这是一首感叹春天转瞬即逝、生命因梨花盛开而转瞬即逝的诗。也表达了诗人淡看人生、解脱失意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东栏梨花》(宋)苏轼】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东栏梨花》真是太美了!浓墨淡写,描绘出梨花的柔白轻盈和春日温暖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里。尤其喜欢“疏影横斜”的描写,清冷中透着一种静谧的美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诗词真是太有感染力了!这篇《东栏梨花》虽然字数不多,但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画,将春天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笑看黄犬”一句,突出了梨花的宁静与平和,令人不禁想入其中的美景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的意境真不错!虽然只是写了一棵梨花树,却展现了一种春天的勃勃生机。苏轼用“东栏”、“玉梳”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轻灵、优雅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更喜欢描写景物的诗篇,这首《东栏梨花》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苏轼细腻的笔触将梨花的美丽和香气都演绎了出来,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春天的温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首诗有点缺乏力度啊,没有其他的诗篇那样深刻、富有内涵。虽然描写得精美,但情感方面就显得比较平淡,让我不太想深入解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句实话,这个标题给我的感觉有点俗气。苏轼的诗词通常都比较深奥和哲理丰厚的,而这首《东栏梨花》读起来好像有点小清新,个人觉得没有那么惊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喜欢这种平易近人的描写风格,不像一些诗篇那样太注重辞藻华丽,反而显得更真实和可感。 “东栏”,“玉梳”,这些词语都非常生活化,让人印象深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文风一向比较豪迈奔放,这首诗就比较平淡静谧,感觉像是另外一位作者写的一般。虽然是描写春景,但没有激昂的情绪氛围,有点出乎意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东栏梨花》更像是一个闲适的田园画卷,将春天那份宁静和清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平和。我很喜欢这种简洁又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看黄犬”,太有创意了!这句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很特别的意境,仿佛梨花开在院子里,微风吹过树枝,一只黄色的小狗欢快的跑来跑去,场面既热闹又温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苏轼用细节描绘春天的美景,比如“疏影横斜”、“玉梳”,这些词语都非常生动,让我仿佛置身于梨花盛开的春日之中。这首诗有一种细腻而诗意的美学风格。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东栏梨花》虽然语言优美,但个人观点是它缺乏深度和层次感。没有体现出苏轼那种深沉的思想感情,只是单纯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喜欢富有哲理的诗歌,这首《东栏梨花》感觉有点单调,像是写给孩童们的绘本一样,没有太多故事和寓意。觉得有些浪费了苏轼的才华。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苏轼的作品都是那么厚重且深奥,这首《东栏梨花》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少年吟唱的一首歌谣,缺乏足够的沉淀和哲理思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风格,简单却很美,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朋友诉说春日闲话,轻松愉悦。不用去刻意理解复杂的意象,就能感受到诗歌的温暖和宁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