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六》中感叹道:
写诗,写风景容易,写情感难。为什么?风景来自于外界,用眼睛可以触摸,用心就能得到;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芬芳惆怅的感觉,就不会有挥之不去的悲伤。
沈德潜《唐诗别裁》 钟认为,没那么神秘:“描述一下场景,把情感留给自己看。”
1.《诗经》中的送别诗
早在《诗经》中,就有几首以告别为主题的作品,如《燕燕》、《渭阳》、《崧高》、《烝民》、《韩奕》等,几首诗各有特色。老杰简单讲一下前两首诗。
1.《国风·邶风·燕燕》
燕子飞翔,羽毛不见了。儿子回到家,被送到了很远的野外。连盼都盼不到了,哭得如雨。
燕子在飞,它们在飞。当他的儿子回来时,他将远离他。望着遥不可及的地方,我站在那里哭了。
燕子飞翔,其声自下而起。他的儿子回到家乡,被送到遥远的南方。望之不可及,实乃动我心。
如果让钟先生一个人呆着,他的心就会被堵住。他最后很温柔,乐于助人,而且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先帝的思想是剥削少数人。
这首诗的前三章写的是燕子的兴起:燕子飞翔,羽毛却不见了。这是送别诗中常用的形容风景的句子。中间第二句是叙事:儿子归来,被送往远方。最后两句抒情:盼望不及,泪流如雨。眺望远方,自己的视力不如别人看得远,只有送行的人泪如雨下。
《燕燕》 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清代鱼阳山人王士祯推举为“永别祖”。宋人徐渭《带经堂诗话》称赞其“真可泣鬼神!”
《彦周诗话》的场景描述、叙事、抒情,层次分明,构图清晰。用音乐和场景来烘托悲伤,使之深刻而耐人寻味。
2.《燕燕》
我送舅舅去未央。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礼物?公路车行驶在黄色道路上。
送舅舅了,我想念你很久了。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礼物?玫瑰玉吊坠。
与《渭阳》相比,虽然两首诗都写了告别场面,但《燕燕》是一首简单的叙事抒情诗,其艺术价值远低于《渭阳》。
前两句(我送舅舅去未央)总让老介想起小时候特别熟悉的《燕燕》这首歌:送你上路,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2、汉代苏厉送别诗
南朝萧通《送别》记载了许多苏、黎送别诗。苏武与李陵因匈奴之患而结为好友。苏武虽然运气不好,还能回家,但李陵有家室了,回不了了。临别时,两人对唱以表达不舍。
注:《苏厉诗》一般认为是东汉文人冒名苏厉所作,并非西汉所写。
1.《文选》
手挽着手,溯江而上梁,黄昏游子在何处?徘徊在路边,无法离开。
旅人难久留,众人皆谈思念。明知不是日月,是时候看弦了。
努力弘扬德行,对未来有光明的头脑。
这首歌与《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类似。这也是一首不注重描写情景的叙事抒情诗。前四句一一描述了地点、人物、时间、动作、情感。第五、六句写的是离别时互相给予的话语,内容是后四句对未来的期盼:明知不是日月,却是期盼。努力弘扬德行,对未来有光明的头脑。
《渭阳》这首歌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送你到江边,我的贴心话都说不完。你乘风破浪,我执着梭子,等你归来。
梁启超根据刘勰、钟嵘的评论,只提到李陵而没有提到苏武,判断苏厉的送别诗不是同时期的作品。你可以对比一下古诗十九首。诗的风格有些相似。就说老街的这个吧。
三、魏晋南北朝送别诗
老杰列举了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南北朝绝句。有人常说绝句一定是现代体诗。如下所示,绝句早在隋朝之前就已存在。 《和训《送别》是一首古体绝句。
另外,启梁永明体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现代体诗。庾信的这首诗(《相送》)是一首格律严格的现代绝句,所以不能说格律诗是唐代独有的。
1.贺迅《重别周尚书》
我思念你数百年,独行万里。河水漆黑,雨欲将至,浪花泛白,风初起。
贺迅《相送》 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景物描写结尾。
2.余鑫《相送》
千里迢迢至阳关,无人归来。秋天只有河边的大雁南飞。
于心《重别周尚书》似乎专注于“离爱盼归”而不是告别。全诗相对比较崇高,以景为主,但情感在景中。沈德潜在《重别周尚书》这首诗中说:“写景,见情而不见。”王国维也说:“古时论诗,有景语与情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是情语。”
注释: 第二句包含讨论。万历一人一对比,凸显了一个“空”字,衬托了后两句的南飞雁。唐代李商隐有云:雁飞万里如云。一句有对比,一句写全诗。《唐诗别裁》。
4.唐诗送别
1、王维绝句《重别周尚书》,前叙景,后抒情
没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怎能谈告别诗呢?
渭城晨雨尘轻,宾馆翠绿柳新。劝君喝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代徐曾《渭城曲》评价:
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后两句精彩,却不知道前两句如此精彩。这首诗的美正是真理,真理才能打动人心。侯威在路边遇见一个人,听到人们唱诗,为他们哭泣。
前两句形容当时的情景很精彩。轻尘藏“行尘”,柳暗藏“断柳”。加上“宾馆”二字,自然让人想起“告别”的隐含意义。
最后两句是抒情的,不像《而庵说唐诗》中我们见面后会再次相见:我们知道那不是太阳和月亮,但我们有自己的时间去期待。而是用悠扬的笔,写下我的真情:劝你再喝一杯酒,西离阳关,无故人。这首歌和《与苏武诗》一样,用欢乐的场景来衬托悲伤。
这首四行诗的第二行和第三行已经失去了连贯性。王维宁可失去连贯性,也不将第1、2行倒置。由此可见一两行之美。第一行写“行尘”(行人马尘),第二行写“折柳”。 (再见),无法逆转。
2.五法《诗经·燕燕》 场景少,感悟多
城门辅三秦,风烟望武进。我要跟你说再见,我们都是太监。
海中有知音,天地有邻。不作为就走上歧途,孩子们也是同病相怜。
这也是一首著名的告别诗。首联是对诗(首行押韵,故韵势平齐),二联不对诗,谓之偷春式。
上联描绘情景,但景象广阔,想象多于所见。这是一种想象的境界,而不是真实的境界。后三联皆抒情。
3.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场景融合
故人西离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降。远处孤帆的影子在蓝天中消失了,只能看到长江在天空中流淌。
后两句描写风景,前两句叙述时多用实词,都是绚丽的意象:黄鹤楼、三月烟花、扬州。整个故事是情景交融。
5.宋词送别
1.辛弃疾《送孟浩然之广陵》
唱歌《鹧鸪天 送人》 眼泪还没干,名利才重要,加点菜吧。天上浮水带来无尽树木,雨云掩埋半座山。
前世今生万千仇恨,唯有离别才是悲欢离合?如果江头没有暴风雨,其他人在地球上出行都困难!
前四句叙述景物,后四句抒情。其中,《夏雀》第四、五句用的是双关语:河头不患,天下难行!
2.周邦彦《阳关》
柳荫挺直,烟色丝绿。我在睢堤上见过他好几次。水浮在水面为你送行。回国探亲,谁知京城疲客?长汀路每年应该有一千多英尺的柔性带。
悠然寻旧迹,边饮酒边哀,灯下留桌。梨花、榆火主寒食。愁风急用箭,浪温半竿。转身后,我数了数驿站,看了看北方的人。
悲伤和仇恨堆积起来。告别湖水,湖水寂静,夕阳徐徐升起,春意盎然。读月亭,牵手,听露桥上的笛声。想起往事如梦,泪水暗暗落下。
这首诗的构图极其复杂,是宋词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周邦彦诗歌善于勾画、时空交织、曲折迂回的特点。
第二段写了告别时的感想,又开始回忆:我在寻找旧的踪迹……然后我又回到了现实:我担心一箭能否飞得快。
第三段描写告别后的悲伤:悲伤和仇恨的积累。告别了湖水,湖水寂静,夕阳缓缓升起,春意盎然。然后他开始回忆:牵手读月色,听露桥上的笛声。再次回来:想起往事,如梦似幻,泪水暗暗落下。
这首诗从现实到虚拟,从虚拟到现实。记忆里有一个愿景和一个场景。现实与虚拟交替,场景交融。
结论
送别诗有送别夫妻、送别亲友、送别同事、送别路人等。有些没有提到名字;有些则没有。有的提及送人的名字,如李白的《闻龙渡五溪》;有的写上送人的名字,如:不如王伦送我的礼物。
有的注重叙述性,如《兰陵王 柳》;有的注重描写景物,情感在景中,如李白《渭阳》;有的侧重于描述情感,如王波《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的在前两句和后两句中描述场景。抒情的,如王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风景结尾,如《何寻《渭城曲》。
老蔡在练笔时还写了几首告别诗。他录入几首诗,欢迎诗友交流指正:
1.绝句·告别
日日东风杨柳发,明朝人皆异人。夕阳外,鹧鸪声响,一是游潇湘,一是游秦。
2.《相送》@老街香
亭年年有短有长,守得春来忽又可去。谁知江边的柳树,脉搏饱满,灵魂如白杨,泪水如浮萍。
小别亦伤情,情如千山万水。今夜雨洒思乡,倚枕窗听梦中声。
@老街香
甩掉,很了解宋宇北。为什么古人北丘总是提到这种风流才子呢?
这些赞美梅花的名著你都读过吗?你认为最好的一首梅花诗是哪一首?
王昌龄、苏轼、辛弃疾都为这座50米高的小山写下了永恒的杰作。
唐诗中最常见的10个典故。能说出他们名字的人,才是真正热爱诗歌的人。
【从《诗经》到宋词,简析10首送别诗,看看古人是如何写出好的送别诗的】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博文真是太不错了!我从小就喜欢听那些诗歌故事,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很有意思。看完之后我觉得送别诗这种形式太贴近生活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珍惜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语文爱好者,经常阅读古典诗词,这次看到博主分析的这10首送别诗,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送友人》的意境,让我印象深刻。看来“离愁”是贯穿所有送别诗的核心主题,古人表达手法确实非常深厚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个人对这些古代诗词没太大感觉,反而更喜欢现代的小说和歌曲。我觉得近代文坛的风格更贴近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和代入。不过博主分析得很细致,的确能看出古人的感情细腻之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小被爸妈逼着背诵《诗经》,真的觉得枯燥无味!现在看到这些送别诗的解释,才明白原来它是如此深奥动人啊!感觉那些“相思”和“依依”的情感,还是能打动人心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博文很有深度,把从《诗经》到宋词的送别诗都涵盖了,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风格。尤其对李白那首送别的描述,真的很能体会到他豪迈的气概和不舍的情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比较喜欢现代文学作品,觉得它们更直接、更有冲击力。这些古诗虽然文采斐然,但显得太过于沉闷了。也许是我文化背景有限吧?希望以后能多接触一些古诗词,拓展自己的眼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送别诗的形式这么多种多样呀!没想到从“离愁”到“依依不舍”,都融入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些例子真的很精彩,让我看到了古代文学的丰富性和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很喜欢一些现代的歌词,虽然节奏感更强,旋律也比较美妙,但还是觉得古诗词那种沉郁深远的韵味更能打动人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诗经》到宋词,跨度真很大啊!每一首送别诗都很有特色,让我对不同的朝代和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博主分享这份宝贵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些古代诗歌对我来说有点难懂,好多詞彙都不認識,而且句子結構也比較复杂,需要慢慢琢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总是会选择一些现代的歌曲来抒发我的情绪,因为它更能够唱响我的内心世界!虽然我对古诗词了解不多,但这次博文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诗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读下来感觉很有意思,尤其是那些送别时的“离愁”,“依依不舍”,听起来很像我最近跟朋友分别时的感受啊!古代人 really太会写诗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古代诗词总是带着一种沉稳厚重的气质,让人更容易静下心来思考人生!这10首送别诗确实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细腻,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博文让我更佩服那些写诗的人,他们用文字将自己的思念和告别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诗词可以引发人们对离别的共鸣,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古代文学的探索之路还要继续深入啊! 这种分析能让我更全面地理解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送别诗, 好棒!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