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金代】
李富之在蕲州,赈济宾客,协助安宁。
哪里可以找到荷叶和荷花?大明湖新秋。
红妆绿盖的木兰船。祖国山清水秀,人物更是魅力无穷。
远隔万里的老朋友,相隔万里的我们,幸福地生活了三年。
一瓶白酒,传递别离的悲伤。银琴大桥通车,再过几天我们就到东洲了!
临江县·荷叶荷花在哪里?唐诗宋词,7分钟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聆听主播杏儿朗诵诗词
翻译
你要问“我”,这世界上哪里的荷叶荷花最美? “我”告诉你,初秋的济南大明湖最美。无数兰花船行驶在荷叶荷花之间。这个国家真是风景如画,人物更是浪漫。
如今,“我”在河南济源,远离故友,远离济南。三年来,我从未见过像大明湖这样美丽的地方。我没有地方可以游泳,浪费时间。举起酒杯,将忧愁寄往济南。济源桥下的水,体贴入微,用心传递亲情。然而路途遥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我的”离别之愁送到济南。
评论
李福之:李天一,字福之,固安(今河北省)人。
蕲州:行政所在地现山东省济南市。
济源:今属河南省。
红妆绿盖:指荷花、荷叶。
木兰船:用玉兰树的木材制成的船。
三年:诗人在河朔三年。
放下:一起放下。
欣赏
这是晋代诗人元好问写的一首咏大明湖荷花的诗。
金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克汴京。金亡后,元好问与大批金朝官员一起被俘,被押往山东聊城,镇守两年,后寓居关始县。其间,他为金国的灭亡而悲痛,为了用诗保存历史,他孜孜不倦地编撰了《金国已故君臣诗集》《中州集》首。以“中洲”为名的藏品,蕴含着铭记祖国、以金为正统的深刻寓意。
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秋七月,“因故友李君甫”到济南,与李富之两次游览大明湖。次年三四月,元好问到泰安,来到济南,与傅重逢。蒙古太宗十年(1238年),诗人离开济南,回到西边的家乡。他路过河南济源,因思念济南而写此书。
元好问的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家、家庭崩溃的现实,具有史诗意义。杜甫对唐朝的复兴仍然抱有希望。元好问则绝望却又不甘,压抑的情绪爆发成悲壮的歌曲,极具感染力。而且,这些“哀乱诗”掀起了继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
看看他作品中的荷花,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写“江山如画”了。那是因为他心里有祖国,心里有大好河山。因此,他的心情郁闷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荷叶荷花在哪里?大明湖新秋。”开头有问,一问一答都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大明湖荷花的喜爱之情。
诗人身在济源,却怀念大明湖的荷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元好问对济南情有独钟,一生两次来到济南。我第一次来济南是五岁那年,随舅舅元戈到叶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他第二次来济南的原因在《济南行记》中是这样解释的:“我长大后,听人们谈论这个州风景优美、观光丰富,我总是恨不能来参观它。”后来,他终于到达了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七月,他在当时在济南当公务员的朋友李富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次济南之行。而《济南行记》就是他此次济南之行的作品之一。
他对济南的向往由来已久,这种情感在他赞美济南的20多首诗中随处可见。 “每天在莲藕船上,我立志做济南人!” “不如看水下山,一堆青烟不可收。” “东园花柳,西湖水,新诗可赞。”……不仅如此。期间,他还漫游了济南的风景区二十天,写了一篇文章《济南行记》,详细记录了济南的风光、名胜。诗文无不笔墨大方,热情歌颂济南山水。由此可见他对济南山水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离开济南就迫不及待地想念济南。 “荷叶在哪里?大明湖新秋”,他的憧憬突然爆发了。
“玉兰船红妆翠绿,江山如画,人物更添风流。”这三句话回忆起在济南的快乐时光。大明湖热闹非凡,风景如画,人杰地灵。 “红妆绿盖玉兰船”表达了济南自古繁华繁华,烟柳画桥。 “祖国风景如画,人物更迷人。”是对济南风景的极致赞誉。
上栏赞颂济南、思念济南、回忆济南,下栏写友谊。济南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诗人依依不舍的故友李富之。
“千里老友,万里月光,我们幸福地生活了三年。”如今在河南济源,我们与故人相距万里,与山东济南的明月相距万里。不知不觉,我已经与济南和朋友们分开三年了。看过大明湖的荷花,再看看别处的荷花,我松了一口气:“曾几何时,大海充满了水,但除了巫山,别无云彩。”
【一日一首古诗古诗,元好文《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天的意境真是太美了!荷叶荷花泛着金黄,秋风轻轻吹过,感觉就像置身于詩中一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好问的词作确实让人心驰神往,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总是那么细腻,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湿润。但我觉得这首诗中的“何处好”略显伤感,不知道是什么让作者产生这种情绪?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一首古诗词确实是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感受古代诗人的才华的同时还可以领悟一些哲理,今天这首《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让我对秋景有了全新感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秋色总是充满詩意!这篇《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写的真是一绝,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寻找那片荷塘,亲眼感受这美好的景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平常不太喜欢看古诗词,觉得太迂腐了。今天看到这首,感觉元好问的语言和情调还是很有感染力的,尤其是“荷叶荷花何处好”一句,好像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诗词真的很有力量啊!这首诗词把秋天的寂寥和美好都表现得很生动,让人沉浸其中,仿佛感受到那片江南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波动。元好问不愧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这种写景类詩句,语言简洁却富有画面感,读着读着好像就能看到那荷塘边的景象了。这首词也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秋天,那种凉爽湿润的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好问真会挑地方写诗!这次选择的荷塘是如此宁静,如此美好,衬托出作者深深的爱恋之情。我感觉这首诗更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的感情表达有些单薄,缺乏一些变化和层次,只是简单地描绘了荷塘秋景,并没有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内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细腻的写作风格!“荷叶荷花何处好?” 这句诗词真是太有哲理了,它引人深思:世间真美的东西到底在哪里?或许,就是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很舒缓,像一首美妙的音乐,把江南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对古诗词并不太了解,但不得不承认元好问的才华确实令人佩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喜欢元好问的作品,他的很多作品都表达着淡淡的忧伤情绪,这种情感是难以诉说的,只有那些感性敏感的人才能体会。这首关于秋天的荷塘,或许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寄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古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的共鸣。这篇作品虽然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感同身受。这或许是古诗词的魅力之一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的秋景总是充满了哀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荷叶荷花何处好”,一句带着迷惘的疑问,引发我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