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季节? 100位专家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

更新:10-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这一次,无论是主持人龙阳,还是孟曼老师,都没有感到惊讶。毕竟这样的结果,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此前,“百人群”中也有51人错误回答了白居易《长恨歌》相关问题。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课本上选修课的内容,答错了还是能看懂的。但李清照的《声声慢》却是国文教学的关键章节。为什么他们还是会出错?

民间有句俗话:二月、四月、八月随意着装。春夏过渡季节,天气忽冷忽热。所以,单看“先冷先暖”四个字,形容为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交,也是有道理的。

但“雁过”、“黄花满地堆”、“梧桐雨”并不能证明李清照《声声慢》诗中所描述的时间一定是深秋。因此,这首诗究竟作于何时,至今仍有争议。

不过节目组的标准答案是“晚秋”,所以有人答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仅凭“乍暖还寒”无法得出唯一结论

《声声慢·寻寻觅觅》 ——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荒凉凄惨。当天气变暖时,呼吸变得最困难;当天气变冷时,呼吸是最困难的。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敌得过来晚又匆忙的他?大雁过境,心酸,却是老熟人。

地面上开满了黄色的花朵。憔悴受损,如今谁值得被摘去?望着窗外,黑暗中怎能孤身一人?梧桐树下蒙蒙细雨,黄昏时分一点点下雨。这一次,怎么会有“悲伤”这样的事情!

“乍暖还寒”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季节? 100位专家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们通常会排除答案“阿楚春”。而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一首描写“忧郁”的诗。天气“忽暖忽冷”,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秋天。

因此,季节判断要么是“夏末秋初”,要么是“秋冬交替”。节目组给出的三个答案中,B是“夏末秋初”,C是“深秋”,但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有人说标准答案应该是C《晚秋》。因为《声声慢》提到“大雁路过,我伤心,但我们是老熟人了”。范仲淹有诗云:“塞下秋色别样,衡阳雁去不留神”。不是说冬天大雁南飞吗?

再看《声声慢》的后半部分,提到“黄花堆满地”。这不正是深秋的菊花花瓣飘落满地吗?因此,时间应该是深秋。

然而,也有人反对,因为大多数菊花都不会失去花瓣。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李清照说的“满地黄花”就是菊花呢?她所说的黄色花实际上可能是黄色花,也称为黄花菜或勿忘我。

另外,不可能通过“雁过”来判断正确的季节。大雁一年飞两次,春天北飞,秋天南飞。一次飞行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大约是二月和八月。因此,通过“燕国夜”,我们不能断定《声声慢》是指“深秋”季节。

另外,有人认为诗中提到的“黄花”也可能是梧桐花。梧桐花有多种类型,包括白色、浅黄绿色和粉紫色。《声声慢》中提到的“黄花”是指黄花梧桐。

顺便说一下,有人认为“梧桐树下细雨”出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梧桐叶落秋雨”。其实最早的出处是孟浩然《残句》中的《梧桐树上稀疏的雨点》。

最后,还有人提出“黄花菜”和“梧桐子”都是中药材的观点。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件事一定是李清照写的。由于丈夫去世,她在歌词中提到“满地黄花……现在谁能摘?”

“乍暖还寒”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季节? 100位专家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

不管上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都证明《中国诗词大会》给出的正确答案,无论是A、B还是C,都是错误的。仅凭“冷暖”是无法判断单词中正确的季节的。

二、“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

李清照的歌曲《声声慢》是她所有歌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有人说,自从她写了《声声慢》之后,这张字卡就被写到了最后,没有任何一首歌曲可以与之相比。

李博老师非常同意这一点,所以在解释李清照的歌曲《声声慢》时,他说:自从李清照写了这首歌《声声慢》以来,就没有人能够超越它。

近代学者王兆鹏、于玉英撰写的《宋词经典名篇定量考察》,利用现代大数据方法对宋诗进行了排名。李清照的《声声慢》排名第三,第一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名是岳飞的《满江红》。

然而,李清照这首诗自诞生以来,一直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其实,南宋刚诞生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对它的评价并不高。因为它的写法打破了传统,不符合宋人“婉约含蓄”的审美观。

王灼在《碧鸡漫志》评价这首诗时,认为它“充满手势,胡同里的淫词,写得肆意”。换句话说,文笔太粗俗了,台词里满是街头俗语。

《声声慢》 在重男轻女、观念保守的南宋诗论家看来,这是很不可取的。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文人开始注重“精神性”,鼓励流露真情的写作方式,这首诗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在清代,他受到王士祯等人的高度评价,才导致了他现在的地位。

宋词中有一个概念叫“慢词”,原指词的一种风格。自李清照《声声慢》起,“慢词”也可以指她的歌词或她本人。

“乍暖还寒”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季节? 100位专家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

清代人们非常喜爱李清照的诗风。清末《乐志堂诗集》,谈英称赞她“论诗地位,宜安居士李清莲”,直接将她与李白并列。

这大概是因为李清照和李白的作品都非常有感情。只不过李白的诗词都表现了男人的豪情,而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女儿们的柔情。

二力的诗,一高亢,一婉转,一阳一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了情感共鸣的极致,所以气质温柔的人特别容易爱上他们。

结语

我第一次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当100人一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这个问题时,我觉得“100人一组”真是低级。但仔细一想,我发现这是错误的。

李清照的诗中根本没有提到具体的季节。 “初暖初冷”谁能说得清呢。于是孟曼立即引用了朱淑珍的“二月忽暖忽冷”来说明这四个字确实可以指春天。

用户评论

巷雨优美回忆

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这句词,总觉得很诗意,但从来没认真想过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感觉好像是在形容春天还不算完全に溫暖的时候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这句话其实挺贴切的,感觉就是我们北方春季那种忽冷忽热的感觉,今天阳光灿烂暖和,明天又会阴天降雨,真让人抓不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对啊!很多人都说错了,这确实指的是3-4月份吧?这段时间的天气很迷人,既有春天的气息,但又有些寒意,像一个充满矛盾的天气过渡阶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这句话很有意思啊,感觉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状态,就像春天万物复苏却又在变化的当口,有些人沉稳强大,有些人挣扎困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我竟然答错了!看来我的汉字文化底蕴确实要加强了。这句词语的确很形象,把这个时节的感受精准描绘出来了,也好像把人生过程比喻出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百人团高手都答错了?我怎么觉得挺简单的呢? 3月份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啊! 当时还特别想穿短裤,结果就冻得难受了哈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我印象深刻的是以前奶奶说的这句话,她说在这段时光里要注意保暖,因为风很大,很容易感冒!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我记得那时候下课都是玩雪堆,春天到来了才几天就热死了。这句词应该更适合用来形容家乡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的过失

我以前以为“乍暖还寒”是指秋天,后来才知道原来指的是这个时节啊! 感觉每个季节都被诗意包围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百人团居然有40个人答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难道大家都不关心古诗词的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我觉得“乍暖还寒”,其实不仅仅是指温度,更是一种心境。春天刚来总是充满希望和期待,但还有点不安和迷茫,感觉像是处于一个转换阶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这种时节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候太阳出来就暖洋洋的,过一会儿又会暗云密布,所以才说“乍暖还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反正这句词我从小听老人家这么说,没少遭它的影响哈哈,比如小时候总以为春天就是暖和的天气!现在想想好可爱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我觉得“乍暖还寒”这个詞语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天气,还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事物吧? 就像人际关系中偶尔会发生矛盾冲突,温度忽高忽低一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个人觉得这句词虽然很古典,但很经典啊! 有时候会想起老家的春天,那个阳光下晒过的草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说实话,我觉得题目问得有点难啦!我一开始一直以为是秋天,因为我的家乡秋风总是忽热忽凉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我觉得这句词很有趣,它展现了一个矛盾的东西,既暖意又寒冷,像春天的诗意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这个问答题真有趣! “乍暖还寒”描述的时节确实容易被人遗忘,因为它既不寒冬也不仲夏,就像人生之中那些模糊的时间段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乍暖还寒”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季节? 100位专家组中有40人回答错误】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人到中年,心最累,感情最深。 下一篇:唐寅《饮中八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