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很难理解?其实你太聪明了

更新:10-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有朋友留言: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颈联旋转太快,与前两联有点距离。

他让我看一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我也相信很多人对尾联感到困惑。

诗人如何将这首诗的两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凤凰在凤台上行走,凤凰离开凤台,控江河自行流淌。

幽径埋吴宫花草,晋衣化古山。

蓝天之外,三山半腰,两河分白鹭洲。

浮云总能遮住太阳,长安的缺席让人伤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争议很大,无需赘述。我们只要知道它是诗人被贬后写于金陵即可。

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

凤凰台,旧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凤凰在此山聚,筑台,山、台由此得名。

让我们仔细阅读一下。

南京白鹭洲公园

1、凤凰在凤凰台上行走,凤凰离开凤凰台,控江河自由流淌。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曾经有一只凤凰/凤凰在凤凰台上行走,但现在凤凰已经离开了平台,只有江水还在向东流。

众所周知,凤凰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

但它具有象征意义:凤凰是吉祥之兆,它的到来象征着王朝的繁荣。

相反,凤凰的飞翔象征着王朝的衰落。

那么现在冯离开了太空,这象征着哪个朝代的衰落呢?

这很简单。凤凰楼在金陵,凡是在金陵建都的朝代(唐朝以前)都包括在这里。

这就是“凤凰飞上天”的意义。

那么“江子流”是什么意思呢?

江,指的是长江。

长江之水不会因王朝的兴盛而改变。依然向东流。

你看,“凤凰离天”象征着事物的衰落;但“河水流淌”却象征着事物的永恒。

丰/黄台和长江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消失,而另一些东西却永远存在?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诗人隐藏的一条连接线。

但很多人读到这里,就会跳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是人造建筑,一个是自然风景。人和事来来去去,但自然是永恒的。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很难理解?其实你太聪明了

这看起来很有道理。

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诗人隐藏的这条连接线就很难找到了。

因为诗人不这么认为。

那么李白认为事物衰败和永恒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巴对联和颈联回答了这个问题。

孙权纪念馆

2、幽径埋吴宫花草,晋衣化古山。吴宫,三国时期吴国的宫殿。

晋朝是指东晋。金朝南迁后,也在金陵建都。

该墓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墓。金明帝为郭璞修建的陵墓,奢华一时。

古丘指的是荒芜的坟墓。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武宫花草埋幽径,晋文人坟墓化为荒坟。

看起来很简单,对吧?

诗人似乎在哀叹东吴、东晋的衰落。

其实不仅如此,诗人还在探寻它们衰落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这个问题:武宫里为什么会有一条幽道?

幽道是指偏远的路径。一般来说,皇宫内的道路都比较宽阔。 (如果您坚持认为宫殿也有幽道,则以您的版本为准)

那么,宫中的宽路为何变成了幽道呢?

诗人已经给出了答案:宫里原本宽敞的道路被花草掩埋,变成了一条偏僻的小道。

你看,宫里宽阔的马路怎么变成了僻静的小路呢?

被鲜花和植物覆盖。

我们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东晋文人的坟墓为何变成了荒坟?

诗人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但我们很容易知道,因为坟墓被黄土覆盖了。

东晋时期的一座高大的坟墓,年复一年地被黄土覆盖,到了唐代,它已经变成了“土团子”。

这很容易理解,对吧?

你看,“武宫道路”和“东晋墓葬”都是没落的东西了。

他们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都被某种东西覆盖了。

这就是事物衰退的原因。

澄清一下: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李白的观点。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很难理解?其实你太聪明了

当然,先别急着否认他。

那么他为什么认为事物是永恒的呢?

我们继续读颈联。

白鹭洲公园

3、蓝天之外,三山两水相隔,白鹭洲。三山,山名,在金陵西南长江之畔。三座山峰南北并列、相连。

二水是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向西注入长江,被与之交叉的白鹭洲分成两支。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三座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蓝天半定,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股溪流。

如果你仔细读这两句话,你是否觉得它们与前四句无关?

我曾经告诉过你,这两句话实际上是诗人在探索事物永恒的原因。

三山两水,是永恒之物。

为什么他们能长久?

我们先来看看三座山。

为什么三座山似乎半镶嵌在蓝天之中?

“半落”这个词很有趣。三座山的一半从天而降,但另一半在哪里?

很容易想象,半隐于云雾之中。

那么我想问另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能看到三座山?

这很简单,因为三山的上部并没有被云雾遮蔽。

你看,三山总是能被人看见,因为云雾不能完全遮盖三山。

这就是三山永恒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二水为何不断向东流呢?

因为白鹭洲只能将河流分成两部分,但并不能完全阻断河流的流动。

这就是为什么两水是永恒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下巴对联和颈联。

(1)事物衰退的原因:被其他事物遮盖、阻挡;

(2)事物的永恒理由:它们不能被其他事物完全覆盖或阻挡。

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再说一遍,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李白的观点。

那么李白疯了吗?他相信这个理由吗?

他绝对没有疯!

为什么?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很难理解?其实你太聪明了

因为他只是需要这个结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看一下尾联。

南京

4、浮云总能遮日,长安不在让人伤感。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常有云遮日,不见长安令人忧。

这两句话很容易理解。

太阳在古代象征着皇帝。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浮云是比喻阿谀奉承小人。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皇上被谄媚的小人所欺骗,而我却远离了长安。这确实令人担忧。

诗人为何忧愁?

因为他登上了凤凰台,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种事物如果被另一种事物蒙蔽了双眼,就意味着它会衰落。

现在皇帝已经被阿谀奉承的小人欺骗了。也许唐朝会衰落。你觉得诗人有忧愁吗?

那么诗人为何说看不到长安而忧愁呢?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我在法庭上,我就不用担心了。

为什么?

因为诗人相信自己可以“一扫”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使皇帝不再受骗。

其实诗人终究还是担心不受重用。

我们来概括一下这首诗。

南京白鹭洲公园

5. 总结一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上下文:

首先,诗人通过凤凰台与长江的比较,表达了“有些东西会衰落,有些东西会长存”的观点;

其次,诗人通过写吴宫道和晋衣的衰落,探寻事物因“被他物所掩盖”而衰落的原因;

然后,诗人通过写三山两水,探究事物因“不能完全遮蔽”而永恒的原因;

最后,诗人用自己得出的结论来表达对唐朝的忧虑和志向未遂的哀伤。

为什么这首诗这么难懂?为什么前后联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

因为诗人隐藏了一条连接线:事物衰败和永恒的原因。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聪明的读者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思维误解“人之兴衰,性之永恒”的规律。

诗人并不是想表达这个观点,他只是想用一个结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管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只要他能说服自己,并用它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足够了。

这是诗人的思考,不是历史学家的思考。

用户评论

雨后彩虹

说的太对了!每次读《登金陵凤凰台》都觉得云里雾里,哪里能看出诗人的心事呢?以前以为是自己没文化啦,看完你这篇文才明白,有时候太过追求一层意思反而看不懂深层的意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真的啊,我之前也觉得这个诗难懂,好多词都不太容易理解啊!但读了你的文章以后,感觉李白的感情是真挚的,他表达的方式很细腻,只是我们有时要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才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我不认同你说的,我觉得《登金陵凤凰台》其实很简单。李白用诗歌描绘了自己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内心悲痛,这都很直接易懂啊!反倒是有些人太过于复杂化了读不懂诗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我也喜欢这种分析角度的讲解,你让我对古诗歌更感兴趣了!之前一直觉得古诗都是遥不可及、难以理解的,看了你的文章才发现原来它们蕴含了很多生活智慧和哲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我倒是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读古代文学的时候太过执着于字面意思,却忽略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流露。李白的诗歌就是如此,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才能真的领略其美妙之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些过于主观了吧,《登金陵凤凰台》里表达的情绪确实比较复杂,李白对命运的不满、对人生的感慨这些感情是显而易见的,但你说“太聪明”读不懂我却不太认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的确呀,有时候我们太注重文字本身,反而忽略了诗歌表达的情感,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这样的例子,他用看似简单的话语描绘出了复杂的心境,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我也觉得很多时候会为了解字面意思纠结很久而忽略了诗歌的意境,就像你说的,要读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需要跳出字面的理解去感受他的情感和思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我同意你的观点,有时候我们过于聪明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理解,像这首诗那样蕴含着深层哲理的作品,就需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解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冷战i

你说的很有道理!每次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觉得感觉不够深刻,看了你的文才明白原来是自身的问题! 以后我会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古诗词,感受其中的意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这篇分析很有深度!我以前也经常被李白的诗字面意思迷惑住了,没想到你从不同的视角解读,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太过死皮赖脸地追求文字的理解,而忽略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登金陵凤凰台》真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需要用心去体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虽然我很欣赏你的分析观点,但我还是觉得《登金陵凤凰台》本身确实有较高的难度。我认为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够像你说的那样去理解它,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都有其局限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我个人比较认同你的一些观点,李白的诗有时候确实需要我们跳出字面意思去理解。但我觉得,“太聪明”读不懂这句有些武断,毕竟每个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不同,解读的角度也有所差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你的文章让我对《登金陵凤凰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应该调整阅读的方式,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很有感触啊!我之前一直觉得李白的诗比较难懂,看了你的分析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理解方式不对。我要多去尝试不同的解读方法,才能真正体会到古诗的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我认为《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非常深刻的诗歌,它饱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你把这首诗分析得很好,也引发了我对李白的诗歌风格更深层的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很难理解?其实你太聪明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凤凰台上》完结了,任嘉伦太帅了,彭小苒颜值新高,配角也太惊艳了 下一篇:金陵凤凰台《唐诗鉴赏》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