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罗浮山下已是春天,橘子、杨梅纷纷新出。
一日吃三百颗荔枝,长大后成为岭南人。
翻译
罗浮山脚下,四季如春,柑橘、杨梅新鲜上市。
在惠州,一天可以吃300颗荔枝。谁不想长大后成为岭南人呢?
评论
罗浮山:岭南名山。
鲁橘:橘子的一种,因其颜色黑色(鲁:黑色)而得名。但东坡诗中指的是枇杷。
欣赏
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写的一首描写荔枝的诗。
《惠州一绝》,这个标题一看就特别吸引人。 “徽州”二字指明了诗人所在的地方。苏东坡道:“问你一生的成就?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这三处贬义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如果一个徽州人写“徽州独有”,那就无话可说了。关键是苏东坡被贬到徽州。皇上让他反省,不是给他介绍好吃的。面对逆境,他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美食。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学习的态度。
那么,这“一绝”到底指的是什么,让我们的美食家苏东坡如此着迷,值得他赞叹和赞叹呢?
罗浮山下已是春天,橘子、杨梅纷纷新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罗浮山下一年四季都是春天,柑橘、杨梅陆续新鲜上市。这写着“徽州好果子多”。
我们发现这两句话提到了两种美味佳肴,—— 橙子和杨梅。如果你认为“徽州特有美食”只是这两种美食之一,那你就错了。罗浮山脚下,四季如春。虽然山珍海味很多,比如橘子、杨梅等等,但还是遥不可及。至此,我们明白了,前两句不过是苏东坡为了博眼球、吊大家胃口而已。
“一日吃三百颗荔枝,长大就是岭南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在徽州,一天可以吃三百颗荔枝。谁不想长大后成为岭南人呢?这意味着“荔枝是一种独特的东西”。
为了表现这种“徽州特色”,苏东坡不惜想出了“日吃荔枝三百颗”的夸张吃法。现在人们说,你怎么能吃这么多?怎么还能生气呢?事实上,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夸张,将“徽州第一品”的味道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心驰神往。亲自体验一下。
【一日一首古诗苏轼古诗《惠州一绝》】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舒心的节奏,朗朗上口!很喜欢苏轼先生这首《惠州一绝》,把山川美景和内心的平静描绘得淋漓尽致,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读到“春风细雨润江夏”时,就忍不住想到自己去过惠州的场景。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苏轼先生用文字把这个感觉写得栩栩如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惠州一绝》这首诗词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人生道路坎坷崎岖,也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当下眼前的风景。好美!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真挚朴实,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却能将作者对惠州风光的感悟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喜欢这种自然流淌的文风。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苏轼先生写诗像是在描绘他的状态吧!“自古多情无常事”,他用这句诗直接戳中我的心,人世间美好总是短暂的,要珍惜当下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首诗词写的比较简单,没有很多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饰,反而显得有些平淡。可能我对古诗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苏轼先生的其他诗歌,比如《饮酒》和《明月几时有》,这首《惠州一绝》就显得比较单调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人说苏轼的诗词都是带着浓厚的个人情绪的,确实,我觉得这首诗中也能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写惠州的一首小诗,但它却表现出了苏轼先生那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读过他的作品后,我仿佛就能感受到他的心中正能量满满的感觉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词真的很有感染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让我感觉自己也置身于惠州的山水之间,享受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苏轼先生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身处异乡,也能通过诗歌表达出对故土的爱恋之情,令人敬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词读起来让人感觉舒缓放松,仿佛洗了个热水澡,身心都得到了洗涤。尤其喜欢“春风细雨润江夏”那一句,很有画面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苏轼先生这种洒脱不羁的性格,他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内心的感受,读起来有一种清澈透明的感觉。真让人羡慕这样的思想境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词有点缺乏深度,它主要表达的是对惠州山水景色的赞美,没有像其他优秀古诗词那样带给我深思和思考的空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那些充满哲理的诗歌,而这首《惠州一绝》则显得比较肤浅。或许是我的个人喜好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古诗词并没有太多了解,这篇博文介绍了一些苏轼先生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看来我还需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才能够真正理解其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词确实很好听,朗朗上口,反复吟诵都能让人心情愉悦!感觉苏轼先生也是一个对生活热爱的人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惠州的风景我以前没见过,但通过这首诗词,仿佛就能感受到那里的清幽和宁静。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一趟惠州,感受一下苏轼先生笔下的独特风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