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杨万里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荫映照水面,清澈柔和。
小荷花刚刚露出尖角,一只蜻蜓就已经站在了上面。
白话翻译:
春天沉默是因为它舍不得细水长流,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热爱晴朗的天气和和煦的风。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里露出尖角,上面就已经站着一只调皮的小蜻蜓了。
评论:
(1)泉水:泉水的出口。惜:吝啬。 (2)照水:反映在水中。轻柔:晴天柔和的景色。 (3)尖角:荷叶尚未伸出水面的尖端。 (4)顶:顶,顶。为了押韵,“头”的发音不轻。
品鉴鉴赏:
一
这首诗小巧玲珑,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花草虫鸟水墨画。画中的池、泉、溪、荷、蜻蜓,虽小却精致,充满生机。
二
三
第二句写树荫遮水,景色清柔。这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诗人却加上了一个“爱”字,仿佛用她的清凉盖住了小水池,不让水蒸发干涸,从而化无情为情。而且诗中用光影聚焦于水面上舞动的柔嫩枝条,十分空灵。
四
第三、四句缩小焦点,写池塘里的一朵小荷花和荷花上的蜻蜓。小禾刚刚把含苞欲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生机,但这尖上已经站着一只小蜻蜓,似乎想先到那里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小荷和蜻蜓,一个是“才”,一个是“已在”,以新颖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捕捉转瞬即逝的风景。
吴
诗人以物为灵感,运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出充满情趣的具体场景,把自然界中非常平凡、微小的事物描写得相互依存、和谐、活泼、自然、流畅、幽默、通俗、明亮。而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荷花、池塘,色彩鲜艳,阳光明媚,绿荫翠绿,荷花鲜嫩,泉水清澈。画面动感十足:蜻蜓飞舞,池水影影绰绰,充满诗情画意。
【古诗词鉴赏《小池》杨万里《宋词》】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美,描写的景色特别生动!“秋风萧萧下碧空”的感觉非常清晰,感觉自己就站在小池边了。 杨万里的语言真是太好听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这篇赏析比较全面,不仅分析了诗歌的意境,还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读,让我对《小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首诗的感觉不太一样吧?感觉写得很平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韵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万里在描写“秋风萧萧过落叶”的时候显得格外细致,把秋天即将消散的美好景像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每次读到这句时都有种伤感的感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赏析比较客观,没有说一些主观臆测的解读,让我能够更独立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杨万里早期的作品并不熟悉,这次通过你的分析,我对他的诗歌风格有了新的认识,期待了解更多他的作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首诗更像是写秋天的一种状态吧?一种惆怅、无奈的感觉。 小池作为一个意象,更加突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每次读《小池》都会想起这篇赏析,它让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更深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叶无声飘零” 这句话很有想象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小池畔秋天的轻柔和伤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赏析虽然很客观,但缺少点个人情感的融入,读起来感觉平板了一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看一些将古诗词与生活结合起来解读的文章,这样能让我更容易理解诗歌背后的含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有深度,让我对宋诗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好的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万里的《小池》确实是一首比较有名的诗歌,但有时候我觉得过于强调意境,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美感,你们觉得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詩詞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这篇赏析虽然对小白友好,但也可能过于简单化了,缺乏一些深入的解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万里真是太会描写景物了,《小池》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我甚至感觉到了秋天的凉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赏析让我对宋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开始想要尝试自己分析古诗词, 或许可以写一本自己的赏析集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部赏析很有帮助,让我能更好地走进《小池》这首诗歌的世界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