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 杨菊源
诗人的清景是在过年时,绿柳仅半黄的时候。
入林花开,出门当观花人。
古诗现代译:
诗人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是在这早春。几颗亮黄色的柳眼刚刚从翠绿的柳枝上探出头来。
如果等到长安城花开的时候,满城都是赏花、踏青的人。
评论:
品鉴鉴赏:
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前两句突出了诗题“早春”的含义。首句是诗人对城东出行时所见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有两层意思。不仅说明了诗人所喜爱的清新景色就在这早春;也说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人的诗情。 “清”字用得恰到好处。这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怡人,也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出现,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非常安静。
二
三
前两句已经描述了早春之神。如果我们详细描述它,就会变得多余。后两句用了“若外”二字,从反面改写,用春天的绚烂景色来衬托早春的“清明风光”。上林园花如锦,景色极其美丽;游客如云,环境喧闹如城市。后两句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同时,这也是一个比喻。 “我们都是赏花人”,不仅意味着满地都是美景,赏花的人很多,而且还意味着人们功成名就,人们趋之若鹜。因此,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是:求才济国,选拔人才,应该在身份卑微、功绩尚未显露出来的时候,就像刚开始黄的嫩柳,它们的颜色还不浓。如果此时能善于识别并大胆支持,他们就会很快成才,发挥巨大作用;等到功成名就,像鲜花盛开,红遍枝头,人们就会蜂拥而至,慕名而来。人们发现并提供帮助。
四
全诗将幽静秀丽的风景并置,对比鲜明,色彩鲜明;同时,其意义深远,发人深省,是一首好诗。
(感谢:肖笛飞、麦辉、彭定秋、于海迪、李静)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号居吉。河中行署(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先为张弘景工作,张弘景被秘书郎升为太常博士,后又迁御部员外郎。升任凤翔少印,再次召见,授“国子司”。长庆四年(824年)辞官致仕。当政时,请他为河中少尹,终生靠俸禄度日。
【古诗鉴赏《城东早春》杨菊源《唐诗三百首》】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
用户评论
这句“烟霞满城春光好"真是写尽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色啊!感觉自己也置身于江南,感受着那份温暖的空气和嫩绿的新芽。很喜欢杨巨源的诗歌,总是能把美景描绘得那样细腻而生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三百首”里的诗都是经典啊,这个《城东早春》我也读过,但每次读都感觉特别清新雅致,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很细腻,让人仿佛来到了江南城的清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烟霞满城春光明媚” 这句话的用词,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杨巨源不愧是“唐诗三百首”里不可忽视的一位诗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城东早春》这首诗描写得太美好了,尤其喜欢最后一句 “远山如黛薄雾轻染”,将春天和风景融为一体,读来心旷神怡。我好像也置身于那美好的景色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暖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古诗,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诗歌里散发出来的那种温暖的氛围。杨巨源用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景色,让人回味无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到位了!我之前读《城东早春》的时候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境,看完你的分析才更理解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寓意。杨巨源不愧是位优秀的诗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三百首”里确实有很多好诗,但我认为这首《城东早春》就相当突出。尤其是那句 "柳枝轻风拂面照" ,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气息,让人心神自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巨源的诗总是那么清新脱俗, 《城东早春》也不例外,充满了春天特有的活力和生机,仿佛置身于江南春色之中。很喜欢这首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欣赏确实是个好爱好,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美的熏陶。这次看了《城东早春》的解读后,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杨巨源真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三百首”真的太棒了,每一首都都是经典作品。这篇关于《城东早春》的赏析很耐人寻味,让人对这首诗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的很细致,把诗歌里每一个意象都解读得很好,让我受益良多。 “远山如黛薄雾轻染”这个词语真的好美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巨源的《城东早春》确实是一首好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生动形象,读来令人舒心悦目。这篇文章的分析也很到位,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三百首”我一直觉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这次看到《城东早春》的赏析后,我对它更加认可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解读有些过于主观了,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吧!我个人更喜欢诗歌中“江水滔滔”这一句,因为它充满了力量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这篇赏析,我只觉得有点枯燥乏味,缺乏活力和趣味性。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应该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解读,才能让人更愿意去阅读和欣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只停留在表面解读了,没有触及到诗歌背后的深层寓意和文化内涵。 古诗词的赏析需要更全面和深入地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古诗词有兴趣,但这个赏析文章有点深度不足啊! “唐诗三百首”中有很多更好的作品,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来解读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