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为重视,而今人却不再闲聊“寒食”的由来和“熄火”的习俗。

更新:11-02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清朝时,一个叫富察敦冲的人写了《京燕岁时记》:清明是寒食的意思,又称禁烟节。古人最看重,现在的人却不在乎了!这意味着清朝时期,人们不再过这个节日。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汉、唐、宋时期十分繁荣。那么,后来为何被“废弃”呢?

一、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其实有两种说法。

1.换火

关于“寒食”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发现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了火,人们不仅可以驱走虎、豹、狼,而且不需要吃生肉。从那时起,许多疾病减少了,寿命也延长了。

生火必须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火非常珍贵,钻木需要四季不同的材料。当一种火熄灭时,必须更换另一种火。这就是所谓的“换火”。火灭了,大家暂时只能吃生的“冷食”。后来就形成了一种节日。

2、介子推的传说

关于“寒食”的另一说法是晋文公重耳、介子推的故事。相传,重耳流亡国外时,只有介子推在身边保护他。重耳受伤危急时,介子推割下大腿肉喂重耳,使重耳复活。后来重耳当了王,就把介子推给忘记了。当他想起要封介子推为官时,介子推坚决不同意,躲进山里。

重耳是一个固执的人。他想通过放火烧山来逼迫介子。没想到介子推比他还要顽固。他背着母亲抱住柳树,被烧死了。重耳非常后悔自己的鲁莽,于是将介子推的祭祀定为节日,并要求大家在这一天“断火”以纪念他。

二、寒食节“断火”的习俗

1、西汉时期,“火断”可持续一个月。

“冷食节”最初只流行于三津。这是民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西汉时期,介子推的传说盛行,庆祝“寒食”的人越来越多。《后汉书·周举传》 仲曰:“太原某县,旧俗介子推烧火,有龙忌。其死之月,据说诸神不喜生火。”所以每年冬天读书人常常要吃一个月的冷食。”

古人最为重视,而今人却不再闲聊“寒食”的由来和“熄火”的习俗。

说明当时太原盛行“寒食”节。相传,正是因为介子推的死,晋文公才颁布了禁令。从此以后,每逢介子推举行死祭,百姓都说:天神见火不高兴。于是每到隆冬,大家都要“断火”一个月,只吃冷食。这里所说的“寒食”是在隆冬季节。

晋人孙楚着书认为,西汉的这种“截火”习俗,发生在三月清明节前后。关于“停火”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五天和一个月。这取决于当地的具体习俗和个人信仰。因为在西汉时期,人们提倡道教修仙,而很多道士本来就喜欢通过“辟谷”(不食)来养生,所以可以利用“寒食”来“断火”。 ” 一个月了。

2.曹操禁“寒食”

吃生冷的食物毕竟对人体没有好处。所以汉顺帝时期,就已经有人到介子推庙立祭碑,指出贤明的圣人不应让人“消仲冬之火,害民生”。

后来三国时期的曹操也发了一篇文章《明罚令》,劝大家不要断火、吃生冷的食物。他在文中提到,当时的人们喜欢在冬至后105天吃“冷食”。然而,许多人年老体弱,生活在严寒的北方土地上。 “冷食”对身体不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忌吃“寒食”。违反命令者,其父母入狱半年,主管官员入狱百日。

三、“寒食”节的衰落

唐朝时期,寒食节因与清明节、上巳节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节日。 “寒食”的习俗已经固定,但“断火”并不是国家强制规定的,而是留给老百姓随心所欲。此时,介子推的故事因唐朝的兴盛而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相反,与“冷食”相伴的插柳、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更为兴盛。

过了唐宋鼎盛时期,转眼就到了元朝。由于元代蒙古族与中原文明的差异,虽然保留了节日的娱乐项目,但节日的文化内涵却逐渐被抛弃。从元代到明代,当时的人们连清明节期间都很少提及介子推的名字,更不用说“破火”和“寒食”了。

明代地方史志《汝阳县志》中记载:“寒食,立秋千”。寒食节的意义只是荡秋千等娱乐活动。然而,在寒食节发源地,节日里的各种“寒食”却被当作小吃而流传下来。比如“青团”,后来的“凉粉”、“凉粉饼”不再作为节日的贡品而存在,而是融入了百姓的日常饮食中。

四、介子推传说的真实性

“寒食”是唐代以前的一个小型地区性节日。到了唐代,由于国家的推动,影响逐渐扩大。关于“介子推”的故事自汉代起就在晋国流传。后世,有人一直怀疑这是杜撰的,也有人验证是真的。

然而,无论如何,故事本身的“传教”点并不明确。比如,后人并不知道,重耳是想通过“寒食”让大家记住自己的缺点和介子推的优点!另外,“生冷食物”也不利于健康。历代有识之士都极力禁止人们长期吃寒食。渐渐地,“冷食”的习惯就被抛弃了。

用户评论

抓不住i

这篇博文写的真好!小时候真的听说过寒食节要断火啊,但长大后很少再有人提起这种习俗了。真让人怀念以前那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年代,现在人们似乎越来越追求便捷和效率,好像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说的很有道理,古人把寒食节看成一个重要的节日,注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而现代社会我们好像更加专注于物质追求。其实有时候简单的生活态度反而更能让我们内心平和和幸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太了解这些传统习俗了,甚至连“寒食”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让我们不禁感慨时过境迁,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重视和传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文章分析的很透彻,将古今对“寒食”的理解进行对比,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巨大意义。也许我们应该从一些传统习俗中 rediscover 生活的真谛,感受这份沉淀的历史文化魅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写得不错!“断火”这个习俗听起来就很有讲究,不过现在的生活节奏很难做到这样吧?而且很多厨房都有燃气设备,安全性也需要考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寒食节的传统文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现在人生活快马奔疾,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人生和社会问题,也许这种“断火”的习俗正好提醒我们放松、沉淀自己的内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说起来真怀念小时候过寒食节的日子!每年家里都会烧制特殊的糕点,吃烤串,那时候的生活很有仪式感,现在很少有这样的节日可庆祝了,想想都觉得可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感觉很多古人习俗都是为了考验和磨砺意志,而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舒适便捷,这让我担忧我们是否会失去一些重要的品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我很喜欢文章最后的提议,希望能够将这些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学习一些古人的智慧与美德,让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写得真好,带我回到了过去的童年,那个时候寒食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个传统习俗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廖

也许“断火”这个习俗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从古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体现节俭和敬畏自然的方式。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在现代生活中也能保持一些古老的韵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这篇博文很好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差异,以及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些文化传承,让古人的智慧不会被遗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说实话,“寒食”这习俗对我来说有点陌生啊,我只知道春节和清明节。看来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传统文化都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记忆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对“寒食”这个习俗我印象并不深刻,文章里的描述让我更加了解古人的饮食文化和节日习俗。希望未来的年轻人能够重新认识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我觉得“寒食节的由来与“断火”习俗”,虽然听起来很有趣,但也缺乏一些现实意义。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也许应该融入到现代生活的实践中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文章写的不错,但我不太理解“断火”这个习俗。总觉得这是一种比较严苛的规定,现在的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很难做到这样啊!而且很多事情也需要用到火气,比如做饭、取暖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我个人觉得这种文化传承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过于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让我们既学习古人的智慧,又融入现代元素的生活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最为重视,而今人却不再闲聊“寒食”的由来和“熄火”的习俗。】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唐诗三百首鉴赏《寒食》 下一篇:一日一首古诗古诗,王安石《壬辰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