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迷茫、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能做什么?
1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如果我找不到自己该怎么办?
不久前,斯皮尔伯格在哈佛大学发表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始,他表示自己大学毕业才14年。因为在大二的时候,他收到了好莱坞环球影城梦想中的offer,所以他果断选择了退学。
他说:“我辍学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很多人毕业后必须面对的事情:定义性格的时刻。
为什么你不知道“我是谁”?
“在生命的最初25 年里,我们被教导要倾听他人的意见。父母和老师给我们灌输各种智慧和信息,老板和导师从他们的角度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的。这是正确的。通常,这些权威的声音听起来很有道理。”
斯皮尔伯格说,点头同意别人的观点很容易。即使在他上高中的时候,他也曾经让这些声音定义了他。这就是他不知道“我是谁”的原因。
他决定改变。 “辍学后,我的世界观来自于我脑海中的想象,而不是外界教导的。”屏蔽掉某些外部声音,他早期的电影几乎都体现了他最关心的价值观。这也让他意识到拍电影是他的使命。
所以,他的建议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就会出现。
“你的直觉与你的意识不同。它们经常在一起,但仍然有区别:你的意识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说,‘这是你可以做的’。”你必须听从自己的直觉,做你能做的事情,这才是最能定义你的角色的。”
2
【娜塔莉·波特曼:学霸演员的“无经验”艺术之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