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简书App
例如,仅在徽州境内,清代卷中的地名就有两处错误:
一处将“阳溪”误认为“阳溪”。
阳溪因阳溪源头距山十五里,自西向东流过山而得名。阳西源水流经村庄后,汇入阳支河,流入新安江。《徽州府志》 另有志书称其为羊脂水,新安江源头之一。小时候,父亲被打成“右派”,从省会合肥调到当时林业部直管的“安徽阳西实验林场”进行改造。后来,他被农业部门派往阳西园工业区整治,除了工业区东侧的道路。骑在古道亭上,前十里,后五里,无人居住。因此,阳西源十五里的崎岖险阻,每一处都铭刻在我儿时记忆的硬盘上。多年后,歙县收藏家叶永康先生得知余氏诗文,赠予余氏道光原版《华阳山人诗钞》作为礼物。作者方元禄,甲道年间鸡西人。我读了他的诗,考察了他的家庭背景,发现他的父亲是方体。乾隆年间,任湖北布政使。他是二品官员,着有许多著作。嘉庆(1820年)庚辰任官回乡,捐巨资修建了十五里的阳西园山路,使出行更加方便。我们所走的普通山路,其实都有着干嘉、干嘉朝的故事。因此,当我偶尔看到地图上把“阳”字换成了“阳”时,我就感到恼火和不满。
图片是从简书App发来的。第二个原因是“燕庙”被误认为“燕城”。
岩寺是惠州的重镇。昔日,市井繁华,人才云集。南唐时,此地出过一位状元,是韩熙载提拔的。 《韩熙载夜宴图》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共有五段。第二段,韩熙载为舞者打鼓,延寺殿士舒雅在一旁打鼓。我以前的老师也是延寺人。今天,在岩寺下街有我昔日老师的故居“新秀山居”。 1994年我受委托在原址重建,所以对延寺的历史文化比较熟悉。
【谭其骧编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发现若干问题与瑕疵】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没想到连《中国历史地图集》这种教材经典也有人觉得有问题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地图集可是我们很多人都看过、学过,肯定是有参考价值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地方出Bug了?可以分享一下吗,让我看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谭先生的历史著作真的很有影响力,希望这本书能越来越完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地图毕竟很复杂,难免会有些疏漏或者错误,这很正常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评论才知道原来这个版本还有问题啊,建议下次修改的时候注意一下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这种教科书级别的书籍,出错也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地图集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者和编辑也要一直积累经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教材太经典了,希望这些问题能及时得到修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那句话,对任何学术作品都要持批判的眼光看待,找到问题才能改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历史地图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希望能学习到更多正确的信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阅读历史地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其他的资料来进行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BUG是不是跟最新的考古成果有关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出一版更加准确和完善的历史地图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爱好者应该关注这类书籍的最新版本,及时掌握更精准的知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真好奇这些BUG是什么?会不会跟我以前看到的图不一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历史地图的内容比较模糊,看来还是需要多加研究!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和编辑们为我们创作这样有价值的作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