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的2000多个词牌里,有多少人和笔者一样,最爱的就是《蝶恋花》?关于这个曲调的命名缘由,文史专家们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最初是唐代的一种教坊名曲。在这..
评论家大多都认为两宋之后,再也没有了词,毕竟宋朝的词人,他们写尽了世间的一切,另外在表现手法,还有艺术性上,那都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后来的词人无论怎么创..
相爱容易相守难!爱情究竟是不是婚姻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的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现代社会,人们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追求个性发展,没有爱情的婚姻当然..
#流传千古的王勃《滕王阁序》到底好在哪里?#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
王勃(约650——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历史上,像..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六月仲夏,淫雨霏霏,连日不绝。从交趾回广州的窄小渡船在汹涌的浪涛中宛若一片秋风中飘零的落叶,随浪起伏。一个神情忧郁的年轻人站在船头,面..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杰之首。据《旧唐书》王勃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也是王绩的侄孙。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了一本书,经时任两广总督的吴兴祚审定,起名叫《古文观止》,意思大约是,"蒙养后学"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古文有基本了..
滕王阁是唐初时期的一处风景名胜,韩愈曾经在他写的《新修滕王阁序》里面提到,当初王勃、王旭和王中书“三王”,为此阁创作过序、赋、记各一篇。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上,窃以为有三大憾事:一为“始皇焚书”;二为“红楼未完”;三为“王勃早逝”。秦始皇焚书,消失了多少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种具有开创意义的千..
有人说,读懂了王勃和王维,才能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苦难与无常。王勃,一个如流星般璀璨的少年,在大家还浑浑噩噩的年纪,他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虽然他只活了短短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