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匪郭麻子 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 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 郭麻子有一手神枪绝技,百发百中。他深知盗亦有道的道理,对喽啰们说:兄弟们,咱们驻扎在障日山上,凡事务必义字当头,绝不能给障日山..
救了一头驴 北宋仁宗年间,有个叫梁三的汉子,收山货为生。这天,梁三带着银子,来到舒城县一个叫张母桥的集镇。此时,他已人困马乏,便走进一家酒店,准备吃些东西,养足精神,再去山乡收山货。 梁三早听说张母桥的驴肉汤好喝,便向店小二要了碗驴肉汤,又要了壶老酒。驴肉汤端上来了,果然名不虚传,那香味直往鼻孔钻,令人馋涎欲滴。 梁三正要开吃,忽然听到传来一声惨厉的驴叫,那声音可真够揪心揪肺的,再..
三个条件 民国年间,成都有家饭铺,招牌菜叫温泡菜,是一个姓温的师傅泡的,就凭这一道菜,这饭铺每天吃客爆满,生意十分红火。 按理说,老板李吉应该高兴才对,可他却一直眉头紧锁,为啥子啊?原来,李吉见温师傅岁数大了,让他在饭铺里的学徒中收个徒弟,但温师傅却说祖传手艺不外传。饭铺里的人都晓得,温师傅只有个女娃,叫招娃,是个瓜脑壳,怎么继承手艺嘛。李吉十分着急,这泡菜手艺要是失传,饭铺也开不长了。..
早些年,刘庄才几十户人家,全村只有一个碾米的碾子,每年地里的谷子收回来一进仓,碾米就成了大问题。霸道的人天天占着碾子碾不够,老实人总是轮不上。 村里有个小伙子叫刘大柱,家里只有他和老娘两个人。刘大柱长得人高马大,为人老实善良,他每次去碾米,都被别人抢了先。眼看家里米缸底快朝天了,刘大柱心里着急,这一急啊,让他急出了一个点子。这天夜里,他悄悄地来到了碾米的仓房 ..
话说在北国松花江边有个古城,明清两代朝廷都在这里造过战船,所以叫老船厂。这里民风古朴,每年元宵节前后几天,扭大秧歌的、踩高跷的、耍龙灯的一拨接一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灯官巡察这一风俗。灯官是灯官巡察的主角,历来都由乞丐头王干饭担当,他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嘴角画黑胡,鼻梁涂白道,在轿子里正襟..
梅县令到宝安县上任已有半年多了,他本是风雅之士,勤于公务之余,最爱提笔画上几幅梅花。他身为县令,照理说在当地没有办不成的事,可偏偏有一桩心愿迟迟没有达成。原来本地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画梅大家,姓铁,他笔下的梅花铁骨铮铮,大伙儿全叫他铁骨梅。梅县令心想坊间都知道自己姓梅又爱画梅,这铁骨梅一定会主动来结交,不承想左等右盼,竟是连铁骨梅的人影也瞧不见。 思来想去,梅县令决定放下身段,登门拜访。铁骨梅见了..
拒画 民国时候,北京城有个六爷,任何古玩字画,只打眼里一过,他就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得了个一眼活的称号,就连洋人都有所耳闻。 这天,六爷吃过了饭,躺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就看到那福一身破烂地走了过来。那福在前清也算是个人物,可现在是日落西山,就靠典当祖宗留下的东西过日子。 六爷喊住那福,问道:你这晃晃悠悠的,是要去哪里? ..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 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张小狗说,他想编几套苇笆,卖给盖房的人,多少也能赚点。 冯大全听了,眼睛一亮,对呀,这也是个赚钱的路子,自己咋就没想到呢?村口那条盈水河边的芦苇是没主的,谁爱割谁割。他若是全割了,谁家要..
算计 李治家住首善街,祖上是盐商,后来家道败落,到了老爷子这一代,只剩下了一座老宅,但总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治打小就好口糖堆儿(冰糖葫芦),而且一般的糖堆儿不吃。家里的王管家寻遍了老城厢,才选中了十八街的李记,李治每天一串,吃到了大。 开春时,老爷子重病不起,临走前把家交给王管家,让他照顾好李治。办完丧事后,王管家劝李治找个事由,将来有口饭吃,可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坐吃山空。 入冬..
1 秋风起,鲈鱼肥。每年到了秋天,锦江城格外热闹,许多外省食客都会慕名来城中第一大酒楼望江楼,品尝号称天下第一名菜的烩四鳃鲈鱼。 这天傍晚,一个高大男子从江边下船后来到望江楼,谁知食客爆满门口还排着长队。 高大男子刚在队尾站定,就从楼里面出来一个瘦小厨工,对大家喊:各位客官,本酒楼今天的四鳃鲈鱼已售罄,明日请早! 大多数..
大陴山里的赵家村,有个叫赵振山的孤独老人,带着条老狗阿黑,在山里看林守墓,一晃就过了半个多世纪。如今老人快九十岁了,还不肯下山。 老人为什么一个人看山巡林,守的又是谁的墓? 那是在六十多年前抗美援朝的一场战斗中,赵振山怕死当了逃兵,而他的同村好友赵林飞在那场战斗中光荣牺牲,成了英雄。赵振山被押送回村,一起回家乡的还有烈士赵林飞,不过带回的只是他的一身军装和一枚勋章。当时,民兵队长赵虎含泪..
奔丧认亲 康熙年间,徐州府丰县有个叫李卫的人,一心想当官,可他连个秀才也考不中,他一咬牙,花重金捐了个五品员外郎。后来,等他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吏部,一打听才知道,候补的官要有大官佬举荐才能得到实缺,否则,只怕要候补到猴年马月。 李卫心情郁愤至极,在一家酒楼痛饮,不禁感叹自己做官无路,报国无门!这时,有个中年人找上了李卫,说可以举荐他当上有实缺的官,但李卫必须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