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丐应召 琳州地处山区,自古以来匪患不绝,百姓深受其害。历任知县都竭尽所能试图剿匪,无奈土匪长期盘踞,而此地官兵势弱,匪霸难除。每一任知县大人只得把棘手的问题留给后任。这一任的知县也是爱民如子,刚刚上任就公开张榜,召纳能人献计献策共除匪患。谁知这告示贴出一个月了,却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音信。这一天,县衙门前来了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说是要见知县大人。衙役正要把他轰走,他却赖在门前。众人要把他架到..
河北临西县一带,原是黄河古道。自从黄河改道,留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土,用来种粮食算不上好土质,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得很苦。 话说早年间,这里有个沙土堆村,村子旁有一個很大的沙土堆。村里住着一个叫冯才的年轻人,靠给地主焦有良做工养活家人。焦有良占了村里仅有的良田,家里钱粮不缺,却舍不得让自家人吃穿,对困苦的乡亲更是吝啬,乡亲们背地里都叫他焦不良。 年关将至,天气寒冷..
大宋年间,古剑南梓州东北深山的茂林修竹里藏着一座千年古庙,乡下人叫蚕神娘娘庙。这蚕神娘娘庙虽小,却一向香火鼎盛,因为它是周边乡民心灵的慰藉。所以方圆百里都有人前来上香许愿祭拜。穷秀才的家就挨临蚕神娘娘庙。 穷秀才姓文,家里穷。小时候,好学的他白天在竹林画竹,晚上就去庙里借光读书。竹林里习习清风令他神思飘逸,夜晚庙里的清油铜灯豆黄的灯光,则满满给他希望。守庙的老伯看着这个勤奋的孩子,不禁颔首点头..
清河村有个年轻后生,名叫孙全,平日里爱耍点小聪明。这日午后,孙全正和几个人在家里打牌,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他,出门一看,见是远房表哥常三林,忙把对方让进屋。 这常三林可是稀客,他是京城富户沈老爷家的管家,平常忙得很。常三林见牌桌还支着,就说他只是进来暖一暖的,过会儿就走。孙全给常三林倒了碗热水,问他到清河村来做什么。 常三林说沈老爷想吃鱼,派他来这里找钓神刘大壮..
自从十年前唐十三接替唐老太太成为四川唐门的掌门人,唐家在江湖中的地位日益显赫。本来唐家就是使用暗器和毒药的世家,唐十三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是不断改进暗器制作和毒药制造,先后发明了暴雨梨花针万朵梨花开等绝毒暗器,杀伤面积大,致死率高,还有哪个江湖人敢无事生非? 唐十三每天会到暗室里看看炼制的绝命毒药,然后到后院的一片竹林中练习自己的暗器手法,..
青龙县的知县姓马,是个见钱眼开、贪得无厌的主儿。 这天,他走进大堂,师爷告诉他,听说城外的青龙山上出现了一块图影碑,白天看是普通的石碑,但一到了月光如水、四周无人的深夜,人往跟前一站,影子投在上面,不论是求财还是求福,石碑都会显出图影,有求必应。马知县轻蔑一笑,并不相信。 此时衙役带进两个人,马知县一看,是县里的首富尚振坤和他的邻居王二。 尚振坤见了马知县,诉道:大人..
丛兴在工部员外郎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八年,这就很让人看不起了。他也想再往上升升啊,可一直找不到门路。这天,他老婆雅芝喜滋滋地进了门,过来对他说道:今日我可行了好运! 丛兴问道:什么好运? 雅芝从袖袋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到他面前,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丛兴看到,她的额头上有个小枣大小的包,忙问她是怎么回事。 雅芝这才说,她出去采买时,被..
明时严嵩专擅钻营媚上,深得嘉靖帝重用,权倾朝野。朝堂之上有大半都是他的党羽,实在巴结不到的,想方设法笼络严府管家执事,可谓趋之若鹜。适逢严嵩夫人欧阳氏的大寿,连嘉靖都赏赐了寿礼,余众更不用说。严府张灯结彩,连日流水开席,热闹非常。 这天到了寿辰正日,严嵩偕夫人端坐大厅,正在接受家人亲戚、仆从门客一拨拨的磕头祝寿。忽然家人来报,御史邹应龙携礼来贺。严嵩一愣,随即出门迎接。他与邹应龙在朝中多次因意..
暮色降临,昏鸦声嘶。在通往临城的山路上,一队黑衣人正护拥着一辆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小心前行。头前开路的,是个身披盔甲、手持夺命钩的中年男子。当一片密林出现在眼前时,中年男子四下张望,做出了停的手势。 不等停稳,一个生得端庄清秀的年轻女子撩起车帘,问:陈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回公主,这片树林人称鬼见愁&rs..
从前,在无影山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叫石头的穷苦孩子,他给地主谭虎放牛,勉强糊口。 谭虎力气很大,成天为非作歹,看谁不顺眼就揍谁。石头在谭家干活,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都是被谭虎打伤的。 这天,石头正在山坡上放牛,谭虎来了,指着石头说:穷小子,爷累了,趴下来,让爷坐会儿。 石头拒绝了,说:牛群不看着就跑散了,你找别的地方坐吧。&rdqu..
恶人爱插队?惩治有妙招! 明代末期,平安城里有个名人,名叫王霸,靠着祖传家业,整天不务正业,仗着学过几天功夫,到处欺男霸女。而且此人有一个独特的癖好特别爱插队,吃饭、买东西、看戏,就没有他不插的队。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城中一霸,走到哪儿,大家都得给他让路,否则就是看不起他。 这天,王霸在城里东走西逛,远远看见一家铺子门前排着长队。王霸好奇心上来了,走过去看了看,..
凤凰山下的靠山屯村,有个叫马小程的后生,心眼儿好,也有把子力气。他家里穷,只有几亩薄地,逢到农闲的时候,他就上山去打柴,补贴家用。 这天,他上山打柴回来,正好赶上下雨,他就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避了一阵子,见那雨没有停的意思,而他身上也已经淋湿了。他就想,反正已经湿了,不如跑回家去。于是他担着柴,大步冲进雨水里。 走过村西的大坑时,却听到坑里有人喊救命。他来到坑边,就见有个人正在水里挣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