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记得那个下着小雨的周末午后,七岁的儿子蹲在科技馆巨大的火山模型前,小脸几乎要贴到那些模拟岩浆流动的红色灯带上,嘴里不停地嘀咕:“妈妈,这些红红的‘火’是怎么装进去的?真的火山里面也有电线吗?火山喷发的时候,地底下是不是有个大锅炉在烧开水?” 他像只发现新大陆的小松鼠,问题一个接一个蹦出来,砸得我这个当妈的有点应接不暇。说实话,那些关于板块构造、岩浆房的问题,我根本答不上来。看着他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我忽然意识到,比起绞尽脑汁给他一个“标准答案”,此刻更重要的,是守护好他心头那簇因好奇而噼啪作响的小火苗。
我没急着拉他走,也没敷衍地说“长大你就懂了”,而是蹲下来和他平视:“哇,你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细节!妈妈也不知道它肚子里是不是真有电线。不过,你的问题太棒了,像科学家提的问题!我们回家一起当小侦探,把它们都查清楚,怎么样?” 他立刻兴奋地点头,拉着我的手就往出口跑,仿佛家里藏着打开火山秘密的钥匙。那一刻我明白,孩子提问的瞬间,正是好奇心最鲜活的时刻。打断它、忽视它,或者轻易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答案,都可能让这株刚冒头的嫩芽蔫掉。
回到家,他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冲进书房,踮着脚在书架上翻找那本落满灰尘的《儿童百科全书·地球篇》。我们头挨着头趴在地毯上,手指划过书页上的火山剖面图,读着那些拗口的名词——“地幔”、“岩浆”、“火山通道”。他看得无比专注,小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遇到特别难懂的地方,我们就一起搜简短的科普动画看。当看到动画里模拟的岩浆如何在地下积聚、最终冲破地壳喷涌而出时,他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眼睛亮晶晶地转向我:“妈妈!我懂了!不是锅炉!是地底下有特别特别热的石头融化了,挤啊挤啊,最后从火山口挤出来了!就像我使劲捏番茄酱瓶子一样!” 这个由他自己“发现”、用生活经验理解的比喻,比任何教科书上的定义都更生动地刻在了他脑子里。
查资料显然还不够“过瘾”。几天后,他自己琢磨着要用小苏打、醋和红颜料在家“重现”火山喷发。第一次试验,醋倒猛了,“岩浆”喷得到处都是,厨房操作台一片狼藉。他非但没沮丧,反而咯咯笑着,一边手忙脚乱地擦桌子,一边兴奋地分析:“啊!我知道了!肯定是醋(酸)碰到小苏打(碱)的时候,反应太激烈了!就像地下的压力太大了一样!下次我少倒点醋试试!” 失败成了他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溅出的“岩浆”成了理解“化学反应烈度”的直观教材。
最让我触动的是接下来的星期一。他从幼儿园回来,书包里小心地揣着几页自己画的、歪歪扭扭的火山喷发图,兴奋地告诉我,他主动要求老师让他给全班小朋友讲“火山的故事”。“我告诉他们地底下没有电线,也没有锅炉,是融化的热石头!我还教他们怎么用醋和小苏打做小火山!” 他眉飞色舞,小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和光彩。这种因为自己“弄懂了”并成功“教会别人”而产生的巨大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是任何外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勤学之后的好问,探究之后的分享,完成了一个激发内在动力的完美闭环。
这个小故事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点燃孩子好奇心的,往往不是宏大抽象的知识体系,而是生活中一个真实触动他的小疑问。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顶级”引导,无非是:敏锐地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问题火花”,用全然的接纳和真诚的兴趣去回应——“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成为他探索路上的“脚手架”,陪他一起去寻找工具(书籍、实验、观察),而不是直接递上答案;更要舍得放手,允许他在安全的范围内“搞砸”,让他在试错和实践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带着泥点却无比鲜活的认知。当孩子感受到提问是安全的、探索是有趣的、发现是值得欢呼的,那颗名为“好奇”的种子,自然会在他心中扎根、破土,生长出源源不断探索世界的枝桠。这比提前教会他一百个“正确答案”都珍贵得多。毕竟,世界如此奇妙,答案永远在更新,而永葆提问的勇气和能力,才是他们未来最可靠的航标。
【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的戳我心了!我的孩子也特别喜欢这类小故事,每次讲完他都会兴奋地问各种问题,真是个爱探索的小家伙。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故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小时候我也很喜欢听一些能让我思考的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女儿比较安静,不太主动提问,所以想试试用这些小故事来激发她的兴趣,看看能不能让她变得更活泼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孩子现在太容易沉浸在电子产品里了,像这种小故事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回到现实观察生活,感受世界的奇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有些故事内容我还是感觉不太适合小朋友,比如涉及到战争或其他敏感话题,家长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书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用直接的教学方法,认为通过故事讲解概念效果不是很好,孩子可能不容易记住知识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有点理想化,好像只要讲了小故事就能激发所有孩子的好奇心,我觉得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学习风格都不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方法虽然有趣,但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引导孩子思考,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讲述故事而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文章里提到的"勤学好问"的理念,希望孩子们都能拥有这样的精神和思维习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孩子特别爱看动画片,我觉得与其用文字的故事,不如找一些有趣的动画影片来讲解知识,可能会更吸引他们!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的确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但家长还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获得成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方法很值得尝试,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文章来分享教育经验,互相启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孩子接触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故事。也可以通过游戏、旅行、亲身体验等途径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用来启蒙孩子,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和学习的热情。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作为一种引子,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最终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才能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只靠外界的引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想再回味一下自己小时候读过的那些充满趣味的故事书,也许能从中找回一些灵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每次都让我摸不着头脑。看文章觉得应该多用故事来回答他的疑问,引导他思考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