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更新:06-03 公案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马圩,这个马圩居士是杭州的一个地方官,他的父亲也是做官,他的父亲是拜慈云遵式大师做师父,就是慈云忏主,就是创造十念法门的。

  他父亲首先学佛以后,就鼓励大家学佛。但是他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并没有了解到净土的殊胜,后来马圩居士遇到广初法师讲《净土十疑论》,他听了以后对净土生起信愿,就专修十念法──早上起床的时候,拜三拜、做功课,做完以后就念十念,也就是说你不管做了什么功课,一口气把佛号全部念完,再吸一口气把佛号念完,就念十口气,然后再回向。

  看文的意思,他一天也没有修几次,大概一天二次至三次;后来他临终的时候,在大家助念之下安详往生。往生以后的第二天,全家都梦到他现前、在梦境现前,他跟家人说:我已得生净土,来作一个印证。

  这个诸位在《净土圣贤录》可以找得到,宋朝的马圩居士。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居士,他数目念得不多,但是他强调一心不乱,就是这个佛号在他心中念的时候,产生一个强大的正念力。

  我希望我们在修本尊相应法的时候,一些基本观念要了解,你一念心中归依的法门当然不可能一个:你心中可能有大悲咒的功德、你有时候也念地藏王菩萨、有时候也执持什么咒,都可以的。

  如果你有志于往生,你必须把你心中的法宝,要有一个主跟伴的差别,也就是说你心中要认定──心中的佛号是你的根本所依,这个非常重要。

  一个净土的人,最怕的是到临终的时候,三心两意,念几句佛号没有感应,改念观世音菩萨;念念观世音菩萨也不对,改念地藏王菩萨:完蛋了,就表示你心中根本没有栽培一个根本所归依的境。

  虽然你佛号可以念的不多,但是佛号在你心中的地位,是所有法门不可以取代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叫做信愿具足。

  好,这个叫做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我们回到经文。这段经文等于是把净土的因果加以说明:净土的因,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净土的果,就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佛印禅师-斗对奇趣 下一篇:佛和凡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