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幡之议”是禅宗公案名,说明万法唯心,境随心转之理。
传说五祖弘忍当年传衣钵于六祖时曾告诫他说:“你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可暂作隐居,待机缘成熟时再说法行化。”惠能回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之间,终日与樵夫走卒为伍,直到十余年后,方行法教化。而其开始说法的契机则与风幡之议典故有关。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的一天傍晚,惠能来广州法性寺。法性寺是岭南的大丛林,古来从南海飘洋上岸的印度和尚,或是从海路赴印度取经的我国高僧,大都曾在该寺停留过。据传公元五世纪初曾有位叫求那跋陀罗的印度高僧曾在该寺预言:两百五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在这里受戒出家。七十年后,印度高僧真谛从印度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寺中,并预言:一百七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在这颗菩提树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并刻石立碑。
大雄宝殿外几面幡旗迎风招展,殿内印宗和尚正在讲《涅槃经》,周围数百名僧俗雅雀无声地听着。惠能蹑手蹑脚地进了殿内,坐在殿内不起眼的角落里。
忽然一个僧人站起来指着殿外的幡旗问印宗和尚:“师父,外面飘动着的幡旗,你说是风吹着幡动,还是幡自己动呢?”
另一个僧人站起来回答道:“这还用问,当然是风吹幡动,假若没有风,幡不就一动不动了吗?”
第一个僧人反驳说:“不对吧,就该是幡自己动吧!因为动性在幡而不在风。”
第二个僧人说:“既然动性在幡不在风,那么没有风时幡为什么不动?幡旗既然有风才动,还说什么动性在幡不在风?”
心经》云:“无智亦无得。”无智是超越知见,无得是超越形象。自性不是一切形象,但不离一切形象。傅大士云:“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一切形象皆由心造,心亡则境自亡。一切形象皆生于心,心外更别无可见之形象,《六祖坛经》所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即说明此理。
【风幡之议】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