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三种学制类型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学

更新:05-0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教育体系一般指学校教育体系,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制度。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宗旨、招生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 学术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本质。 由于不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学术体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

三种学术类型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欧洲,并于19世纪下半叶基本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从小学到大学延伸的分层、按年龄分级的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学术体系: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1.双轨制

英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双轨制的典型代表。 在19世纪的欧洲,学校被分为两个相互排斥的轨道:一个轨道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从上到下,从大学到初中,学术性很强;另一个轨道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从上到下,从大学到初中,学术性很强;另一个轨道是专为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轨道,从上到下,从大学到初中,学术性很强。 另一条轨道是为资产阶级的孩子们准备的。 为普通劳动人民子弟兴办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工人。

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条轨道就像火车轨道一样,是不相通、不相通的。 劳动人民的孩子除非非常有才华或者得到经济支持,否则无法接受大学教育。 两个班级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不过这个学制的学术水平比较高,牛津、剑桥等大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2. 单轨系统

单轨制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学术制度。 其特点是所有学生无论出身都在同一学制内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联系。 这与美国崇尚自由,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应该有接受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有关。

这种学校制度无疑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它体现了民主,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 但大家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率低下,发展不平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异较大。

3. 院系式学制

科院式学制,简称科院制,是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建立的学术制度。 它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特殊学术结构。 分院制在基础教育阶段较为普遍。 孩子们在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后进行了划分。 有的继续接受普通教育,有的则接受职业教育然后就业。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大众化,同时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符合我国国情。 因此,我国采取这种学制,主要通过中考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缺点是课程较多、课时复杂、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建立学术体系的基础

1、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明显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学习年限、入学条件和办学规模。

2、社会制度

学术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不同社会的学术制度反映了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

3、身心发展规律

任何学校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都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历史发展

各国的学制都不能脱离本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它必须吸收原有学术体系的合理部分并体现本民族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

我国的学术改革

我国近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始于清末。 帝国主义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改革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采取“废科举学”的措施。

1. 癸卯学术体系

这一学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主要继承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明确规定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敬公、尚武、尚用”,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体”的思想。应用”。 这种学制规定男女不得同校就读,蔑视女性教育。

2、壬子癸丑学制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学制,主张男女平等,允许小学实行男女同校。

3、壬戌学术体系

1922年,以留美人士为主席的全国教育协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三年制。初中一年,高中三年。 这种学校制度明确以学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当前,世界各国教育体系存在几个共同趋势,主要体现在:①义务教育范围逐步扩大,年限不断延长; 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例如,职业高中生也可以努力学习进入大学并高中毕业。 学生也可入读高等职业学校; 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 ④发展终身教育体系。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并关注。

【教育制度三种学制类型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学】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办公室的故事 不是“学问”,而是学“问” 下一篇:寒蝉凄切 (语文)2016年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