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日期:05-20 道经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它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都是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而看得见的有形质却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导读】
 
“道”的规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柔弱是“道”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关键。有形的万物生长运行都依据道而运行,但道却是无形虚空的,故而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析】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一个是“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一个是“弱者道之用”,“道之用”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用弱而不用强,就是因为“反者道之动”,用弱反而能强,反之,用强则反而变弱。第三点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这一章中,老子重申了道与德的关系:道不仅是无形的,而且还是无言的、无为的,人们不能真正地认识它,人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道的德行而已。所以说,德是道的属性。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而我们周围的事物也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蝉皮挂在枝头,而蝉却没了踪影、我们四处寻找,树叶深处传来蝉的呜叫,原来它的翅膀长硬了躲到密叶深处唱歌去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夏天的逝去,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第二年的夏天蝉声又起,如此循环往复,永不衰竭。
 
老子还说,“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顺其自然,任由一切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决不强加干涉,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道孕育了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不把它们据为已有,,不使它们受制于自己的力量。如果天下的统治者能够顺应大道,效法大道的做法,以柔弱的手段来治理天下,那么他们必然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使其归顺自己。
 
由上可知,大道的德行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生长、发展和运行。一旦违背了道的德行,那就会被大道抛弃,这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大道孕育而生成的,这正好照应了老子《道经》开篇所提到的“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大道的孕育状态来源于无的混沌未开的状态,这正好照应了第一章中老子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如此说来,道的德行指的就是无的状态。人处在宇宙之中,就好像沧海中的一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我们乐于夸大个人存在的价值.这是一种虚妄的表现。人一旦产生妄想,就会违背自然规律而恣意妄为。恣意妄为是一种公然叛逆大道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如污染环境、乱砍滥伐、肆意捕杀等等。如果人类认为自己是强大的、睿智的,就会犯下妄自尊大的错误,这也是一种不自知的表现,其结果必将是自我毁灭。如何才能避免自我毁灭的结局呢?这就需要人们清醒地评估自己,及时地反省自己,顺应自然之道,明晓生死皆自然的道理。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因妄想而导致的自我毁灭。
 
人的生命就是一次短暂的旅行,从起点出发,最后又复归到起点,这种循环往复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生就有死,这是大道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规律,我们为什么不坦然面对这一切呢?
 
王弼《道德经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奉。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柔弱同通,不可穷极。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高要与低相比才能成为高,有低贱的侍奉、衬托,高贵才能体现为高贵。存在物以非物质的形式发挥作用,这是对事物本质的回归。万物如果能知道它们其实是虚无、不真实的,它们就不再有局限和阻碍了,所以说事物对本质的回归是循道的规律形成的运动。柔弱是符合道的通达状态,是道的表现,所以没有消亡之时。天下万物都有它们物质性的由来。而这些物质性事物的本始是无。如果要保全存在物,必须返回无的初始状态。
 
苏辙《老子解》
 
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世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盖天下之物,闻有母制子,未闻有以子制母者也。
 
恢复本性就宁静了,安静不动,感知而通晓天下的原理,然后变化就会遵循道的规则自然发生。道是没有形象没有声音的,天下再没有柔弱得连形象和声音都没有的了,然而天下刚强的事物并不能影响、侵害道,这是因为道对于万物都有用处。世人不知道静止的东西也有运动的表现,柔弱的事物也有刚强的一面,所以人们评价事物说的都是具体事物的具体表现。天下万物只听说有母亲影响孩子的,没听说有孩子制约母亲的。
 
【经典解读】
 
“反者道之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这两种解释是相通的。正如第二章所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世间万物都在循环往复地运行着,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高下、长短、难易、有无等特性自然也在这循环往复的运行之中,相互转化,此消彼长。
 
一棵树,吸收水、土之中的养料,从一粒种子变为参天栋梁,无论长成什么样、做成什么、存在多久,最终都会腐烂消失,还化为泥土。一个人,呱呱落地、成长、死亡,无论他长得如何,活了多久,是帝王还是乞丐,是圣人还是百姓,最终都将归于尘土,所有的荣辱、悲喜都会消失。一个家族、一个帝国,都是如此,兴起、强盛、衰亡,最后消失于世界之上。得道之士,懂得这个规律,所以他们不去追求那些浮华、纡冗的外物,不在意那些如同尘埃般的功名利禄。他们守着简朴、柔弱的自然规律,享受着生命的美好。
 
当然,我们在认同老子的万物循环往复的观点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局限。矛盾双方在不断地转化,但这种转化也不是完全无法干预的,也不是完全自由进行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人恰恰能改变外界的条件,从而对世界发生能动的影响。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将迎来死亡,但有的人死亡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亡轻如鸿毛;生活习惯好的人可以延年益寿,生活习惯差的人可能夭亡早逝;一个国家遇到明君可以政治清明,遇到昏君就朝政混乱,遇到中兴之主可以恢复强大,遇到淫暴之王就会加速崩溃……懂得“守下”、“守辱”,并非要求人们不思进取,而是要有一种安贫乐道的心态,不被过分的欲望所蒙蔽、腐蚀。知道“循环往复”的道理也是如此,不是让人们有宿命论,安于命运,而是立足于客观规律,去求荣、求上。
 
柔弱是道发挥作用的关键,生命从柔弱开始,发展到刚强就会走向衰亡。因此,外表柔弱的往往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潜力。立足于柔弱才能顺势而行,不断地进取。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柔弱的东西往往因为更能持续而具备比刚强更大的威力。比如,中国武术的精华太极拳,就是以柔胜刚的典型。它提倡练柔为刚、四两拨千斤,和那些以刚强压人的武术相比,持续力更强。石头是无比坚硬的,而水则是极其柔弱的,但经常是水塑造着石头的形态,尤其是它们凝结时缓缓释放出的那种巨大力量,经常将坚硬的花岗岩劈为两半。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遥相呼应。“有”更侧重于物质性,而“无”则更侧重于精神性。人不同于野兽昆虫,它既是物质性的,需要衣食住行等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但同时人也是精神性的,人类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原则……精神和物质,对于人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根本?这是个“玄之又玄”的问题,自古就争论不休。老子认为“无”是“有”的本源,但我们要看到其局限性,物质与精神对于人生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这一点却是十分明确的。很多人,过于追求精神方面的事情,而无法在世界中生存;但对于现代社会来多,太多的人过分地注重物质了。所以,老子的重视“无”的思想在今日尤其值得人们好好思索。
 
【哲理引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道”而运动,这种运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处于反复之中。事情有兴有衰,有盛有凋,有强有弱;万物有生有死,有枯有荣,有发展也有没落。只有了解“道”这个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世间万物,认清起伏不定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在整个生命中总是一帆风顺,这是不太现实的,走高了难免会有跌下来的时候,走快了难免会有绊倒的地方,能够认识到生活之中的这些反复变化,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苦难和挫折。所以那些“得道者”,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荣耀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耻辱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他们知道,光荣是暂时的,苦难也是暂时的,再崇高美好的荣誉也会过去,再沉痛悲伤的黑暗也会终结,所以他们都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心,总能让自己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苦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在苦难面前选择屈服,没有勇气去等待黑暗过后、光明到来的那个时刻。历史上那些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不服输的坚韧性格,不向困难低头的执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走过数千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也正是因为历代先贤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不放弃的民族信念。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假如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要失去群星了。”四季循环是道,日夜反复是道,道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亲疏薄厚之分,而不同的人命运之所以不同,不在于外界环境怎样,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苦难。假如你为身处冬天而自怨自艾,那么你永远不会感受到白雪的圣洁,也不会感受到怀着希望而等待春天的美好;假如你为失去太阳而痛哭流泪,那么你永远不会体验到夜色的迷人、群星的璀璨。
 
孔子曾经和弟子周游诸侯,到了陈国、蔡国之间的时候,被两国人围困,进退不得。围困时,他们连吃的东西都没了,七天七夜没有煮饭烧水,有的人饿得不能起来,弟子们都表现出了怨愤的神色。唯独孔子面对困境毫不动摇,依然照常鼓琴唱歌,教授弟子礼乐知识。子路、子贡看到老师这样很不高兴,他们相互抱怨说:“夫子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不能停留,在宋国险些遇难,又被围困在陈蔡之间。杀他的人没有罪过,凌辱他的行为不受禁止。他还在弹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没有羞耻之心吗?”孔子听说了这些话,将他们叫进屋中,对他们说:“寒冬到来,霜雪降落,才能知道松柏的茂盛。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对于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幸运的事!”说完他继续鼓琴唱歌,子路等人受到老师的教训、感染也忘记了危险和困窘。不久以后,楚昭王派军队迎接他们,帮他们脱离了困境。
 
孔子之所以能够在危难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正是因为他知道穷达、盛衰的不断变化,乃是人生常事。对于苦难没有必要去畏惧它,抱怨它,只需要牢牢坚持自己处世的原则,不放弃做人做事的大道,所有的穷困通达,就会如同不断循环的寒暑风雨一样,自然产生变化。苦难终会过去,光明终会到来。
 
史铁生双腿残疾,这是多么不幸啊,但他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这种不幸反而使他的文字中充满比别人更深的感情,更敏锐的生活体验;张海迪从小身患残疾,这是多么不幸啊,但她并未向命运屈服,反而创造出了比大多数正常人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霍金病得更重,但他依然坐在轮椅之上思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并成为了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万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困境、苦难人人都厌恶,都极力避免,却不知道正是它们成就了无数伟大的人。正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舂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果你将困境看成是不幸,那么你将永远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中;但如果你将它们看成是上天对你的考验,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炼,你会发现它们就是成功的阶梯,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所以,不要轻易在困境中低头,不要轻易向苦难屈服,勇敢地坚持下去,黑暗之后的光明很快就会到来。
 

【道德经】相关文章:

上一篇:《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下一篇:《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