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日期:05-20 道经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道德经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rang:三声)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导读】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战争是值得哀伤的事。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不可主动侵犯他国,表现了他的反战思想,同时也表明其不争、居下的处世原则。
 
【解析】
 
这一章紧接上二文对用兵之道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讲用柔、用弱的原则在军事上的运用。“反者道之动”,用柔用弱不是真柔真弱,而是处在柔、弱的位置,顺着道的自然趋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不敢”意为不至于怀有鲁莽或罪恶的图谋。一般意义上的“不敢”,多指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其中略含贬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本章由“不敢”所构成的是一种虚拟语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鲁莽或罪恶的图谋,而这种虚拟语气在本章中是贯彻始终的。“寸”是极短的长度单位,“尺”比寸稍长,老子用尺和寸来说明不要轻易挑起战争的道理。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主张在战争中,不要轻举冒进,而应该以退为进。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军事中的具体运用。
 
老子认为,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其本身在道德上就输给了别人。这是因为主动进攻对方,对方就会为正义而战。这时,对方的民众就会因为敌方的侵略行径而感到愤慨,其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对进攻一方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如果守而不攻,留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己方的民众就会愤然还击,并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土地,就会有遭到对方还击的可能,这是因为人们都以遭受侵犯为耻辱,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侵犯别人的行为;主动后退一尺,就会表现出谦和与宽容的美德,纵然仅有微不足道的一尺土地遭到了侵犯,也能凭此感化对方,使对方主动退避。我们一再强调,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老子知道,战争会给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但是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避免战争的。既然不能改变当时的形势,他就阐发自己的战争观,即“以退为进”,以此来争取正义战争的胜利。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行”指的是采取行动,“行无行”指的是虽然行动了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一样。“攘无臂”指的是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一样。“扔无敌”意为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一样。“执无兵”意为虽然手里拿着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一样。怎样才能做到“扔无敌”呢?就是要诱使敌人不知不觉地走入我们为之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说到这里,或许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明明有的东西怎么说好像没有呢?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老子无力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切有却似无,看似无为却有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意为目中无人,小看敌人的能力。“宝”意为各种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如果骄傲轻敌,一定会遭致失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任何骄傲自大和轻视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合乎道德标准的,必然会受到惩罚。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里的“哀”不是悲哀,而是心怀仁慈的意思。“哀者竹即对各种不幸和悲哀的后果都作过周密思考,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的军队。这个“各种不幸和悲哀的后果”,即“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最后以“哀者胜矣”作总结,点明了自己的主旨,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曾经说过,仁慈是道的三宝之首,仁慈也就是无为,如果在战争中运用无为的思想,那么进攻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防守的时候也可以稳同城池。这一观点与“哀者胜矣”一致。在老子看来,人们在进行战争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仁慈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中不滥杀无辜,这种态度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王弼《道德经注》
 
行,谓行陈也。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
 
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行,是行军列阵的意思。以谦卑、退让、悲观、仁慈的态度来用兵,不敢先发动进攻。作战时还像没有队列一样地列阵,像没有臂膀一样地奋臂,像没有兵力一样地攻击,像没有兵器一样持握,就像是没有能够与对方抗衡的能力一样。我悲观、仁慈、谦卑、退让,不是想利用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天下。
 
迫不得已而参与战争,而后在战争中所向披靡,这是我所担心的可能会引起祸患的发端。宝,是指上一章所说的“三宝”,所以说几乎抵消了我“三宝”所具的优势。抗,是发动、调遣的意思。加是指兵力相当。哀伤的战士们必定彼此珍惜,不留恋好处也不害怕伤损,所以必定能胜利。
 
苏辙《老子解》
 
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进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无意于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苟无意于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主,是指发动事端的一方,客是指被动应对的一方。进攻的一方是为了去争夺利益,后退的一方不是为了争夺利益。不是为了争夺利益,那么用兵和不用兵在情理上就没什么区别了。既然没有争夺利益的心思,那么虽然在军队中,就像没有臂膀可用来奋臂,没有敌人可以攻击,没有兵器可用来持握一样,就像没有动用武力一样,哪里还有动用武力的过失呢?
 
圣人以仁慈为珍宝,轻视敌人,就会轻视战争,轻视战争也就不在乎杀人,就失去了仁慈之心。敌我双方交战,而我是因为迫不得已才使用武力,就怀有哀伤的心情,有这样的沉重心情天都会来提供帮助,想不得胜都不可能。
 
【经典解读】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的思想是反战的,他在春秋乱世中看惯了征伐厮杀的现状,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于是十分反对为了获取虚名、土地而主动进攻别国。这句话一方面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战争策略——即示弱骄敌、韬光养晦、以退为进。
 
“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第一个“行”是指“道路”,第二个“行”是指“行伍”。攘臂是与人相争、相斗状,而攘无臂就是袖子只捋上来一点点,有了争论却也只是发发火,没有真正动用武力。扔无敌,就是想要争斗都找不到敌人;执无兵,是指人们手中执着的都不是兵器,想找兵器都找不到。这句话意思即是,统治者谨守不争之德,百姓也就受到潜移默化,不知争强好胜了。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遇到争端就肆起干戈,这样就会丧失“慈、俭、不敢为先”这三宝。丧失了“三宝”就不能“以战必胜,以守必固”,因此即使在战争发生之时,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胜利者也一定属于怀有悲悯之心,哀怜之心的一方。
 
哀兵必胜,即使过去了两千多年,老子的思想依然在战争中有鲜明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德、日、意法西斯战争准备充足,兵员训练优秀,武器装备先进,统帅也十分出色,但就是因为没有仁慈之心,他们发动战争是为了奴役世界人民,为了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在战争过程中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失道者寡助”,任何优秀的指挥官,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能挽救其败亡的命运,他们只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大潮中走向败亡,自食发动战争的恶果。
 
如果为了利益、欲望而轻易发动战争,得到的只能是无限的灾害。只有以不争的态度治国,以博爱的心怀处世,才能永葆繁荣,永远不陷于危难之中。
 
【哲理引申】
 
本章老子主要是表述反战的思想,但很多人也将其视为用兵之法,即以退为进、反客为主、不可轻敌等。的确,在历史上很多战争都证实了这些思想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军事家都将这些思想视为典则。
 
战国后期,中原诸侯之间连年征战,无暇他顾,而北部的匈奴则趁势崛起,燕、赵、秦等北方诸国为了防备匈奴不得不修筑长城,派遣重兵防守北部边境,尤其是赵国,在代地部署了大量军队。然而,即使如此匈奴还是不断入侵,时时抢掠边境州县。
 
李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调为雁门郡边将,领兵防备匈奴。为了发挥将领的优势,赵王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他定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李牧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一个大将总是不出战,所有人都认为李牧胆小,不仅匈奴轻视赵军,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李牧怯战、怕战。流言传到了邯郸,赵王派人责备李牧,李牧却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赵军就出兵交战。但匈奴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赵军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屡次进犯都一无所获,但还是看轻李牧,认为他胆怯畏战。而边境的赵国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却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李牧见自己的士兵都怀着对匈奴的愤怒之气,而匈奴人却越来越骄傲。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佯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埋伏,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匈奴骑兵十多万人,使匈奴大伤元气。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可见李牧用兵就深符老子本章中所论述的道理,不主动进攻,向敌方示弱,让士兵怀有哀愤之心,最后找准时机,一举克敌。
 

【道德经】相关文章:

上一篇:《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下一篇:《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