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故事,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传说

更新:03-13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端午节“扎艾狗”挂门前辟邪消灾  民间传说与张献忠有关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伍勇

视频加载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人们会将艾草做成小狗的模样,被称作 “扎艾狗”。

挂艾草有何讲究?如何演变成“扎艾狗”? 6月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宁县民间协会主席张玉龙讲述了这一传统习俗。

源于历史故事 保护家人平安

“传说在古老时期,端午节期间瘟疫流行,有高人发现是妖孽作怪,于是用菖蒲和艾草作为武器降妖除魔,后来艾草就认为是驱邪的象征。”张玉龙说,不过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十分久远,关于挂艾草习俗的由来,主要集中在一个民间故事上。

据张玉龙介绍,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张献忠的军队进入四川开始扫荡,在路上看到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牵着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孩子,感到很奇怪,于是上前询问原因。妇人告诉张献忠,大一点的孩子是自己哥哥的,由于哥哥嫂子都被官兵杀害,所以孩子更加需要关爱。

张献忠听了十分感动,于是就对这个妇人说:“你回到家之后挂一束艾草在自家门口,这样就能够保你平安了。”妇人点头离开后,张献忠对士兵说只要在家门口挂了艾草的,就不能杀。妇人到了村子之后告诉村民都要在门上挂一束艾草,这样能够保平安。第二天士兵们来到村子,看到家家户户都挂了艾草,这个村子也就幸免于难。而这一天恰好是端午节,于是挂艾草的习俗就如此流传下来。

寓意忠诚护主 演变成为“艾狗”

“艾草本身有去湿驱寒的作用,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可以治病,而狗是最忠诚的动物,特别护家,于是就逐渐有人将艾草扎成狗狗的样子,挂在自家门前,一方面是为了辟邪消灾,另一个方面也赋予艾草生灵的寓意,希望‘艾狗’保护主人一家平安。”张玉龙解释了“扎艾狗”的由来。

在长宁县,许多人家把艾狗挂在门前,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用到艾草,就可以从艾狗身上取一点下来。一只艾狗能够用差不多一年多,能够全年为一家人服务。

“将艾草扎成艾狗挂在门口的习俗,据我所知至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端午节人们可以在市场上直接买艾狗。端午节那天早上,市场上卖艾狗的摊位可以从街头摆到街尾,一个上午差不多能够卖出去1000多只艾狗。”张玉龙说,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专门种植艾草,在端午节的时候扎艾狗卖给大家。

2020年长宁县在端午节举办了扎艾狗的比赛,最终12名扎艾狗的高手参加。在他们手上,艾草成为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比赛还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长宁县政府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张玉龙说:“把艾草驱邪消灾的美好寓意与狗狗忠诚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扎成‘艾狗’,其实是一种节日美好祝福的延伸,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四季平安的体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中秋很美,传说更美!给孩子讲讲中秋节的三个传说

中秋节作为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中秋节这天,人们终于能从劳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放松,还可以和家人团聚,在是一件多么幸福和享受的事情,对于中秋节大家又有多少的了解呢?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最早记录在《周礼》之中。一年可以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因此中秋也叫仲秋,每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月亮更圆、更亮,此夜被称为“团圆夜”又,最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中秋节。

每当大家说起中国传统的节日时,都会联想到与节日相关的传说,比如春节的除夕夜会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驱赶凶猛异常的怪兽夕;端午节会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爱国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屈原;那么中秋节的传说你听说过了吗?这些中秋的传说,你可以分享给你的孩子。

一、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

传说当时的天空出现了10个太阳,百姓被折磨的苦不堪言,被称为“神射手”的后羿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天空中的9个太阳,西王母奖励后羿射日有功,赐予了后羿一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后羿回到家中将西王母赠药的事情经过告诉了他的妻子嫦娥,并将这颗仙丹交有嫦娥保管,不料却被后羿的一个徒弟蓬蒙听到,蓬蒙趁着后羿和其他的朋友出门打猎之时,悄悄来到后羿的家中,找到嫦娥并威胁她交出长生不老的仙丹,如果嫦娥不答应,他就立刻杀死她,嫦娥在情急之下吞下了仙丹,化成仙女向天空中飞去,此时正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得知嫦娥成仙的消息,后羿伤心欲绝,决定在这一天在桌上摆上嫦娥平时最喜欢点心和食物怀念他的妻子嫦娥。

二、吴刚折桂

吴刚伐桂也是被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这个传说和中秋节赏桂的习俗有关。

传说嫦娥生活的广寒宫前有一颗长的茂密的桂花树,传说桂花树长得又高又粗,而在桂花树下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曾经得道修仙的吴刚来到天界,因为触犯了天界的天规天条,于是将吴刚贬谪到嫦娥居住的广寒宫前,要求吴刚将广寒宫前的桂花树砍断,他的惩罚就会消失,并且可以离开这里,心高气傲的吴刚以为惩罚如此简单,拿起斧子就向桂花树砍去,可谁知,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不管吴刚怎么砍,桂花树都会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所以吴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向这棵树砍去……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也有提到吴刚折桂的故事。

三、中秋节吃月饼

相传在中秋节那天吃月饼起源于元代。当时元代的百姓不满元朝的残虐暴政,纷纷起义,其中以朱元璋为首的反抗力量迅速崛起。当时起义军为了躲避朝廷官兵的搜查,他们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起义”的纸条包在圆形的饼中,用来传达消息,到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收到消息的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在各路义军的奋勇抗争下,最终起义军大获全胜,于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朱元璋下令,举国同庆,每家每户都要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精彩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中秋吃月饼的故事流传甚广,这些中秋节的传说你都了解了吗?

来源 | 虎妈潘潘

(欢迎关注【芝麻馆】壹点号,一起聊聊孩子特长培训的那些事儿~)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故事,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屈原,端午节的故事传说 屈原 下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名称(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