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诗句;关于马的诗句最好的十首

更新:04-0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你们知道有“马”字的诗句吗

在中华诗词的浩瀚星空中,“马”字诗词宛如璀璨繁星,熠熠生辉。它们或激昂奋进,或闲适悠然,或悲壮豪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与生活画卷。

提及含“马”字的诗词,许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或许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icon马上催”。王翰icon此句,将出征前的盛大筵席描绘得淋漓尽致。夜光杯盛着葡萄美酒,战士们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声却在马上响起,催促着他们奔赴战场。一个“马”字,瞬间将边塞的紧张氛围与战士们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豪情壮志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军人的英勇无畏。

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icon笔下的这匹马,带着诗人金榜题名后的狂喜。往昔的寒窗苦读,一朝得中,诗人骑着快马,在长安icon街头疾驰而过,一日之间便将长安的繁花美景尽收眼底。这里的“马”承载着诗人的得意与梦想成真的喜悦,成为其人生高光时刻的见证者。

田园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春日西湖icon的清新画卷。在西湖边,繁花似锦,让人眼花缭乱,嫩绿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马”在这里悠然自得地漫步,衬托出春日的闲适与生机,让我们仿佛也能跟随诗人的脚步,骑着马,穿梭于这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之中。

边塞诗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icon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片广袤无垠、沙白如雪的大漠,燕山icon之上,一弯冷月如钩。诗人渴望自己能像套上金络脑的骏马,在清秋时节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马”成为诗人壮志未酬,渴望一展宏图的寄托。

从战争的硝烟弥漫,到仕途的春风得意;从田园的悠然漫步,到边塞的壮志豪情,一个个“马”字串联起无数诗人的情感与经历。这些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汉字“马”的丰富表现力,更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透过文字,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触摸历史的脉搏。下次再吟诵这些含“马”字的诗词时,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悟与体会。#你们知道有“马”字的诗词吗#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首马屁诗

第一首:明太祖朱元璋,因一首马屁诗而免了一大群和尚的罪。朱元璋年轻时在皇觉寺做过和尚,当年曾在庙壁上题诗,做了皇帝后故地重游,壁上之诗早已没了踪影。他不禁勃然怒起,欲迁怒于寺里众和尚。眼看大祸将临,方丈为推脱责任而赋诗道:

圣上题诗不敢留,

诗题壁上鬼神愁。

谨将法水轻轻洗,

犹有龙光射斗牛。

几句哄鬼的话,吹捧得也实在是太离谱,然而朱元璋偏听得心花怒放,得意万分,一场行将降临的灾祸随之而烟消云散了。

第二首:若遇上残忍嗜杀者,那就更得挖空心思拣好听的话来保住自己的一颗头颅。唐末以诗而名满天下的杜荀鹤就在这种情况下作了一首马屁诗。当时,朱温被封梁王,坐拥四镇,权倾一时。朱温为人阴狠刚烈,左右之人稍忤其意,立即处死。对于这么一个恶魔,求仕心切的杜荀鹤竟也冒死求见。杜荀鹤赶到洛阳上了求见的帖子后,等了好长时日才蒙召见。这天,杜荀鹤战战兢兢地进了朱温的便厅。适逢此时艳阳高照而雨丝飘洒,朱温认为是件稀奇事,即要杜荀鹤就此赋诗。诗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官位,而且连生死都搭上了,杜荀鹤自然是抖擞精神,绞尽脑汁往吉利动听的事上想, 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 吟出一诗:

同是乾坤事不同,

雨丝飞洒日轮中。

若教阴晴都相似,

争表梁王造化工!

把太阳雨这种自然现象附会为是.上天对朱温的歌功颂德,朱温被吹捧得喜滋滋、飘飘然,对杜荀鹤大加赏识,优礼有加。朱温篡唐登基后,又授以杜荀鹤翰林学士之职。

第三首:明初的僧人宗泐遇到的情况更加险恶。明太祖朱元璋与马后是患难夫妻,感情深厚。马后不幸先太祖而去,朱元璋悲痛之际又遇下葬日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朱元璋心中郁闷至极,招来宗泐询问缘由。朱元璋是一句话不对劲就要叫你人头落地的,宗泐自然要全力应对,一路往前走,一路上就将脑筋转得飞快。到得朱元璋面前已经有了主意,即以一首诗作答: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将马后尊奉为佛祖如来,连上天也用雷雨为她举哀,菩萨也来送行。这样的天气正是上天赐福,吉祥得很。朱元璋的满腔不快因此而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宗泐因此而逃过了这一劫。

第四首:南唐中主李璟好钓鱼,一次带了伶人李家明与一帮侍从在池塘边垂钓。李家明运气好,不一会就钓到好几条鱼,李璟的钓竿却是纹丝不动。李璟心中老大不高兴,却又不便发作。李家明见中主面有愠色,便很机智地禀报中主,请求就其钓鱼赋上一首诗。得到恩准后,他即赋道:

玉愁垂钩兴正浓,

春暖水溶溶。

凡鳞不敢吞香饵,

知是君王合钓龙。

帝王君临天下,钓鱼自然不同于常人,一般的鱼儿连上钩的资格都没有,只有那神异的蛟龙才配上御钩。马屁一拍果然奏效,李璟的脸色立即由阴转晴,趁机也就结束了那令人扫兴的垂钓。

第五首:唐朝嗣圣年间,中宗李显的韦后欲步武则天的后尘,在宫中大发雌威,极力排挤中宗,争揽大权。内宫的一班趋炎附势者惟韦后的马首是瞻,争相讨好巴结。一次宫中举行宴会,一名优伶即不失时机地唱了一首《回波词》:

回波迩时栲栳,

怕妇也是大好。

外边只有裴谈,

内里无过李老。

裴谈时任御史大夫,是朝内出了名的惧内者,“李老”即指中宗。优伶为了拍韦后的马屁,竞不惜出皇上的丑。韦后被拍得心花怒放,洋洋得意地盯着中宗微笑,懦弱成性的中宗只有无奈地陪笑脸。优伶则因马屁拍得好,得了韦后重重的一笔赏赐。

第六首:士大夫的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一点也不比那位优伶逊色。清朝乾隆时的方面大员阮元就是靠马屁诗登上高位的。阮元最初任职翰林院,官职并不高。一年翰林院举行大考,由乾隆亲自主持,考试的诗题为《眼镜》。阮元在此前已从和珅那里了解到乾隆是不戴眼镜的,因此能胸有成竹地揣摸上意,从容不迫地赋了一首长诗,其诗末四句最为肉麻:

眸嘹何须此,瞳重不恃他。

圣人原未御,目力寿徵多。

眼内有两个瞳仁称为“重瞳”,据说舜就生有重瞳,因此“重瞳”便成了圣君的象征。乾隆目力甚好,用不着戴眼镜,阮元借此将其吹捧为古之圣君一一舜。诗句搔到了乾隆的痒处,阮元遂被拔置为一等一名。从此以后便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后来官至总督、巡抚。

第七首:清朝乾隆时的大员阮元就是靠马屁诗登上高位的。多年后忆起旧事,他还沾沾自喜地赋诗道:

高宗寿八旬,目无叆逮照。

臣赋眼镜诗,褒许从优诏。

叆逮是眼镜的别名。诗中的沾沾自喜之情溢于言表。

第八首:元末明初的王冕在《儒林外史》中被树为隐士的楷模,这个形象也深入人心,似乎成了他专有的品牌。其实,他也有庸俗、人格低下的一面。王冕才高八斗,胸怀大志,然而身当乱世却是怀才不遇。后来见了“真命天子”朱元璋十分振奋,于是作《应教题梅》诗以吹捧:

猎猎西风吹倒人,

乾坤无处不生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

始信江南别有春。

末句吹捧当时朱元璋辖下的江南如春天般温暖、光明,与前三句描述的险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朱元璋自然是龙颜大悦,立即授王冕以谘议参军的官职。然而,王冕太无官运,甫上任便呜乎哀哉了。

第九首:也有人马屁拍在了马腿上,本欲借拍马屁以讨好媚上,不曾想却惹火烧身,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明朝初年,僧人来复自江西应召进京建法会。一次朱元璋赐宴,来复赋诗一首以表感激之情:

金盘苏合来殊域,

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滥承上天赐,

自惭无德颂陶唐。

诗句说宴会上点的是来自异域的苏合香,喝的是只有天上才有的醍醐,各种佳肴罗列桌上,自己领受如此美味实在惭愧。本来是首谄媚讨好之诗,猜忌心特重的朱元璋偏能嗅出异样的味道来。第- -句中的“殊域”本是异国的意思,朱元璋却认为“殊”字拆开是“歹”“朱”,无异于是指着自己这朱姓皇帝的鼻尖谩骂。朱元璋于是勃然怒起,来复因而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这实在是他始料不及的。

第十首:拍与被拍是地位使然,一旦角色转换,被拍者也会变为拍者。南北朝时的陈后主陈叔宝荒淫无度,惯于听入耳顺心的话,因此被一帮宵小无耻之徒所包围。陈亡于隋,后主由君王沦为阶下囚,权势的丧失使他对隋的统治者低声下气,极尽吹捧拍马之能事。一次陪侍隋文帝登芒山,他借机赋诗道: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东封书”指封禅书,古代帝王往往到泰山向. 上天祷告,以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其君权乃上天所授。诗句颂扬隋文帝功高德厚,完全有到泰山封禅的资格,而自己愿代拟封禅书。奴才相十足,而作为亡国君主更是大跌身份的。

孔子所提倡的诗教中有“兴、观、群、怨”的说法,其中的“群”即指诗歌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他老先生绝对没料到后世的人们会用诗歌拍马屁的方法来沟通感情,可慨也夫!

【关于马的诗句;关于马的诗句最好的十首】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马的经典故事(关于马的历史典故) 下一篇:关于马的谚语-关于马的谚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