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资料

更新:04-2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最终结局如何?老师不敢告诉你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许多人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提醒自己一定要勤奋,不能因为年轻时的贪玩,荒废了学业和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用功读书,每当缺少学习的动力时,往往会以古人为榜样,拿他们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和鞭策自己。

每个人都有懒惰的一面,如何才能克服读书的惰性呢?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拿古代名人的经历,教育学生学习这些人的精神,比如孙敬“头悬梁”的例子,以及苏秦“锥刺股”的决心,无时无刻不激励世人奋发向上。另外,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称得上家喻户晓,可以说无人不晓,那么匡衡最终结局如何?老师都不敢告诉你。

匡衡作为古代励志人物的典型,凿壁偷光的事迹流传两千余年,还被选入课本。《汉书》中对匡衡有长达数千字的记载,开头便详细介绍他的家庭背景:“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从这两句话可看出,匡衡祖上世代务农,没有出现过光宗耀祖的牛人,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

网上曾有一句流行语:“富不过三代,穷却会延续很多代。”听起来很扎心,但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加倍努力,不仅过不上富裕生活,而且无力改变家族的命运。匡衡出生时,家境贫寒,勉强糊口都很难,少年时期的他,便认清事实,唯有读书能够摆脱贫寒的命运。

古代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尽管匡衡非常喜欢读书,奈何父母没能力为他提供学习条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匡衡为了能有书读,给自己找了一份兼职,替有钱人干活,且不要工钱,只求雇主把家中藏书借给他看,雇主欣然答应。几年后,匡衡长成大小伙,父母日渐年迈,他就成了顶梁柱,地里的农活基本由匡衡一个人干。

白天忙于农活,根本抽不出时间看书,而匡衡又不服输,做梦都想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于是,他决定晚上少睡觉,从而才能补足白天来不及看书的光阴。想法非常好,却不太容易实现,因为家里太穷,连买油灯的钱都拿不出来,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想看清书上的字,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天夜里,匡衡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发现墙上有一道裂缝,并且从裂缝中看见微弱的光。众所众知,古代的墙壁的材质大多都是泥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裂缝。匡衡相当激动,悄悄地用工具把裂缝挖大一些,如此就能借助邻居家的灯光读书,邻居一直没有发现。

匡衡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灯光,每天都读书到很晚才入睡。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的学问进步神速,尤其擅长解读《诗经》,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解读《诗经》方面,匡衡独树一帜,逐渐小有名气。后来,匡衡通过朝廷的考核,当上太原郡的文学卒史,虽然官职不高,但总算踏进仕途的大门。

酒香不怕巷子深,拥有一技之长的匡衡,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比他官大的官员,都对匡衡比较敬重,就连太子刘奭都多次听过匡衡的美名。公元前49年,刘奭继承皇位,史称汉元帝,立即对匡衡提拔重用,仅用了几年时间,匡衡从原来不起眼的小官,晋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汉元帝对匡衡宠爱有加,经常听他解读《诗经》,又提拔他为御史大夫,相对于副丞相。

又过了几年,匡衡从御史大夫,一跃成为文官之首的丞相,且被封为乐安侯。当年凿壁偷光的穷小子,彻底改变命运,实现令人羡慕的封侯拜相,并且有了自己的封地:“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陌为界。”只需要熬到退休,匡衡就能名利双收,安享晚年,甚至有可能成一代名相。

但是,匡衡被名利遮住双眼,迷失了自我,贪欲让他晚节不保。《汉书》:“郡即复以四百顷付乐安国。衡遣从史之憧,收取所还田租谷千余石入衡家。司隶校尉骏、少府忠行廷尉事劾奏。”意思是说,匡衡本身有三千多顷封地,他却不满足,又利用手中权力占有四百顷土地,被大臣联名弹劾。

根据汉代律法:“赃在十金以上,即犯重罪。”四百顷土地的收入,远远超过十金,本应该严惩不贷,但皇帝于心不忍,况且匡衡位极人臣,最后匡衡从丞相被一撸到底,成了普通百姓,灰溜溜回到故乡,几年后病死家中。怪不得以前老师只讲匡衡凿壁偷光的刻苦精神,却绝口不提他后来的事迹和最终结局,原来是因为匡衡忘记初心,变成了有污点的贪官。

凿壁偷光|故事会·听烟台娃讲中华成语故事

视频加载中...

演讲:宋昱辉(南山路小学二年级五班)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视频制作: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很多成语,比如,孔融让梨、画龙点睛、拔苗助长;再比如,骄兵必败、开卷有益、门庭若市……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言简意赅,却蕴含了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大小新闻教育频道“故事会•听烟台娃讲中华成语故事”专题,现面向烟台中小学生征集成语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读故事,让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心,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人做事之道理。

投稿须知:

1、凡参与者均自选成语故事,由家长自行录制成小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视频大小不超过300M。

2、视频不需做任何后期处理,为避免版权纠纷,不可以添加任何背景音乐及特效,不可以从网上下载素材剪辑其中。如需加字幕,字体只能用黑体和宋体,且不能做任何特效。

3、服装大方得体,精神饱满,表达自然,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确把握讲述节奏。

4、参与活动的少先队员须佩戴红领巾,团员须佩戴团徽,团、队标志标识、少先队礼仪须规范准确。

注:本次征集活动只能在大小新闻APP提交作品,请在大小新闻教育频道点击"故事会·听烟台娃讲中华成语故事"提交视频。活动进程,请关注大小新闻APP相关报道。

责编:刘岩

审校:高涵

【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凿壁偷光的故事背景资料】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凿壁偷光的故事简短概括30字【凿壁偷光的故事概括50字】 下一篇:凿壁偷光的故事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