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这些典故的主人公,后来都怎么样了?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牛角挂书、闻鸡起舞,这五个成语,源自七个典故,比喻学习勤奋刻苦,后世多用来教育学子。
不过,你知道每个典故的主人公,后来都怎么样了吗?说起来,其中还有一个贪官。
包含了两个典故:苏秦刺股,孙敬悬梁。
战国纵横家苏秦,年轻时游历各国没有得到重用,落魄的他回家时,被家人当作空气一般无视。
苏秦于是更加勤奋,经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由此振作精神继续学习。
苏秦后来游说六国抗秦,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悬梁的主人公孙敬是东汉人,他每日闭门读书,昼夜不息,为避免半夜瞌睡,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继续读书。
孙敬最终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说的是西汉时匡衡的故事。
匡衡小时候家里贫穷,买不起书,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等他长大一些,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很少有时间看书,匡衡很着急,就想多利用晚上的时间,可又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
有一天他躺在床上背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原来是邻居家的灯光。于是,匡衡把墙缝挖大了一些,就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后来,匡衡成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为官期间,他多次铲除奸佞,为朝廷尽忠。
不过,被汉元帝封为乐安侯之后,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被告发而免为庶人。
也是两个典故: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他们都是晋代人,都是爱好学习的年轻人,也都是因为家贫,买不起灯油。
孙康的故事应该是在冬天。一个晚上,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不顾寒冷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孙康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当了御史大夫。
车胤的故事是在夏天的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他灵机一动,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勤学好问,后来官至吏部尚书。
车胤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因得罪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被逼令自杀。
说的是隋末群雄之一的李密。
李密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一开始凭借父荫在宫里担任宿卫。后来他借病辞职,专心致志读书。
有次去拜访朋友的时候,李密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
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
两人一番交谈,杨素回家就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杨玄感因此倾心结交李密。
杨玄感起兵,李密配合。起义失败后,李密投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首领之一,自称魏公。
李密后来率部投降李唐,封邢国公。不过他心有不甘,企图叛唐自立,被斩杀。
源出东晋军事家祖逖。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
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永嘉之乱后,祖逖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永嘉之乱:西晋后期,匈奴军发动战争,攻破晋都洛阳,俘虏晋帝,西晋灭亡)
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将军。因个人势力强盛,东晋朝廷忌惮,派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
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忧愤而死,获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图自网络,侵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吕蒙折节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代,英雄豪杰皆粉墨登场,江东吴国也人才辈出。且不论奠定基业的江东小霸王孙策、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主公孙权,单说先后为都督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哪一个拎出来不是文韬武略,惊才绝艳。
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但比起江东望族成员周瑜、陆逊,富豪之家的鲁肃,吕蒙却被称为“吴下阿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吴下那个叫吕蒙的傻小子。
由此可见,吕蒙出生平平,那在三国那个士族门阀把持朝堂的时代,他是如何奋进努力,最后成就”白衣渡江“的一代威名呢?
吕蒙,字子明,继周瑜、鲁肃之后成为吴国大都督
吕蒙少年时期就跟随姐夫邓当(邓当为孙策部将),可能是因为家贫的缘故,并未有多读书,却一直有大志向,十五六岁时就敢偷偷跟随姐夫邓当外出作战。等回来后,吕蒙的母亲知道了此事,生气地想要责罚他,吕蒙却说:“贫贱的日子过下去有何意义,为啥不能奋起一搏呢。去打仗的话,我说不定就能立下功劳,这样就有了求取富贵的资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年少英勇,目标明确,如何能不成功?很快他就得到了孙策的欣赏。孙策去世后,吕蒙也逐步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因功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但是,他遇到了瓶颈——当士兵勇敢足够,成为将军、统帅,指挥万千军队光靠勇敢是不够的,那还需要什么呢?吕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已经是大将军了,怎么能不学习了。”吕蒙却说自己军务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却半训斥半引导地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研究学问的大学者吗?只是要你多多读书,了解以往的事,吸取成功的经验,才知如何行事。你说你事务繁忙,可是你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都能抽出时间来读书,何况你呢?”吕蒙听完这话,若有所思并开悟,从此开启了奋发学习之路。
吕蒙之前没有多少文化,他连提笔写文章都有些困难,每次给孙权上书,常常自己口述,由属下记录。现在他竟然开始读书了,他能坚持下去吗?
从此以后,不管军务有多繁忙,只要有空,就是没空他也挤出空来,将备在身边的典籍,拿起便读,见缝插针的读(用现在的话说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他就这样,天天读、夜夜读,坚持下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后来,他读的书,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学术的学者。
老天最怕认真的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平凡的人都可以成才,何况本就聪明过人的吕蒙。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大都督。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便去拜访他。鲁肃作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自来是看不起他的。这日,吕蒙照例整起酒宴来伺候领导鲁肃,酒兴正浓,吕蒙突然问鲁肃是否有对付蜀国大将关羽的办法?鲁肃根本没想到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吕蒙会问谋略之事,只得仓猝回答说:“临时看情况办。”
吕蒙却说出自己的见解,“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提前定好计谋呢?”于是,吕蒙分析了孙刘曹三家形势,并呈上自己的策略。鲁肃听说后,真是惊喜万分,他走到吕蒙的身旁,亲切地拍着吕蒙的背,赞叹道:“我真没想到你的才能、谋略竟达到了如此程度了。如今,以你如今的才略,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傻小子了!”
吕蒙自信一笑,也不谦虚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嘿嘿,你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同成为当时吴国的中流砥柱。
吕蒙、鲁肃
再之后,吕蒙在鲁肃去世后继任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兵马。他利用关羽的骄傲大意,夺回荆州,除去关羽,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吕蒙只是英勇作战,那只能称为猛将,领导一支军队杀敌万千。然而,要成为吴国大都督,调兵遣将,克敌制胜,非得文武全才,智谋过人不可,于是,吕蒙便走向了勤能补拙、笃学向上成功之路。通过读书,他明理知事、见识渊博,行为上也能克己让人,胸怀宽广,终成一代名将!
多读书、读好书,这永远是一条奋进的真理!
《雪豹》:10年前的爽剧
吕大郎
若论十年前大陆最火的小生有哪些,文章一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那个时候文章拍电视剧、演电影,拿奖又做导演,还深得“功夫皇帝”李连杰的喜爱,真真一时风头无两。若不是“周一见”出现的话,文章应该在演员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吧。
《雪豹》截图,文章饰演周卫国
曾经和他一起出演《雪豹》的张若昀,现在都凭《庆余年》里面的演出提名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了,而当年在《雪豹》里面不过是扮演文章的三弟这样一个小配角。
《雪豹》截图,张若昀饰演刘志辉
《雪豹》在十年前播出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先是在北京地方台播出,勇夺了收视率冠军,继而上星播出,也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进一步奠定了文章在影视圈的江湖地位。
很多人把电视剧的成功,归功于文章的表演,当时有媒体盛誉文章出演《雪豹》,是由男孩到男人的转变,“一举突破其幽默贫嘴的活泼男孩形象,蜕变为冷静沉稳、刚毅果敢的‘纯爷们’,把一个民族志士、传奇英雄的精神气质演绎到了极致”。
有这样的评价,大概是因为文章之前出演的电视剧角色,比较为大家所熟知的都是较为年轻的男孩子形象,比如《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卓越、让他广为人知的《奋斗》中的向南,以及《蜗居》中的小贝等等。《雪豹》中的文章,从大学生的年纪开始演起,一直演到中年时期,确实是从男孩转变为男人,文章的表演自然也是可圈可点的,但若说一举突破了其形象,倒也有些言过其实。
演员有两种,一种是演谁都演成自己,一种是演谁就是谁。很难说得清楚哪一种演员是好的,或者是更加优秀的。而文章,无疑是前者。像是陈晓旭演活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让这个角色至今无人能超越。但她一辈子也被这个角色所套牢和框定,于是再次扮演什么角色,都不能让人信服。也是很难说清是幸或不幸。
出生于西安,但身上似乎总是带着人们印象中北京小爷们儿痞气的文章,所有的角色实际上都带有这种狂拽气质。即便是《蜗居》中卑微的小贝,这种感觉还是掩藏不掉。《雪豹》中的文章,也是如此。这种狂拽炸天的痞气,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雪豹》中的这个人物的气质。《雪豹》大火之后又拍了续集,扮演文章三弟这一配角的张若昀,这次扶正扮演起了文章的角色周卫国。两相相较,气质上的强弱就显出来了。
《雪豹》的故事是以1932年在上海发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为背景的。如果从1932年算起,到1945年抗战胜利,整个故事跨度有13年之久。
《雪豹》海报
周卫国开挂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中央军校时期。周卫国先是通过打靶一下子让军校的人认识到了他是神,让学校上下从老师到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主角的光环由从父亲那里借光到完全凭自己发光了;然后又施计救了父亲收养实则为地下党员的大哥;最后在毕业演习的时候自己违反作战指挥和计划采用进攻策略,赢得成功的同时,却又因不服从命令的因由而获得德国军事顾问的赏识,于是获得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开启了其开挂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1935年秋,周卫国等二十名中央军校9期毕业生抵达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在德国军校,周卫国碰到了他之后的对手,日本人竹下俊。在学院举行的特种作战测试训练中,二人被分到了一个小组,在测试过程中,二人联手与教官打成平手,之后惺惺相惜成为好友。二人也在互助互学中成为军事学院的佼佼者。“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学生被紧急召回国,又开启了周卫国第三段开挂的人生。
淞沪会战打响后,周卫国随大军开赴前线,并被任命为营长。周卫国利用自己的智慧,灵活地指挥战斗,不断地打退日军的进攻,接着又被擢升为团长。之后又在掩护军队撤离的过程中,沿路设伏全歼日军。但无奈大势已去,周卫国在南京失守时要去解救他的未婚妻,不想未婚妻也为保护他而自杀。万念俱灰的周卫国被打伤,阴差阳错地开启了他第四段开挂的人生。
在这第四段的人生中,先是有个养伤和被抓去修工事的小插曲,自然都有惊无险地过去了,然后周卫国凭着本事竟然被清风寨的寨主赏识,做了这支绿林土匪的二当家。他施巧记运用战略战术大挫日军,又取得了清风寨一致的认同,成为寨子实际的指挥官。周卫国以土匪的身份打的事后来被八路军知道,爱才的八路军主动派人吸收了周卫国,于是周卫国加入八路军开启了他开挂人生的第五段。也是他最长的一段人生,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事考验,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故事也到了尾声。
之所以将整个电视剧分为开挂的五个阶段,是因为除去开头部分周卫国还是学生的身份外,之后的身份都是和军人有关,也因为参加军校之后的周卫国在没有手眼通天的父亲的庇护,依然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有如开了外挂般在每一个不同的关系中都获得成功。
这些成功是周卫国作为个人的成功,也是作为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理期待的成功,于是伴随着周卫国的成长和一路的打怪升级,受众也获得了极大的共情体验,从而在浓烈的爱国情绪的感染之下,忽视剧中出现的各种瑕疵,包容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其口碑和收视率都提到了国内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前列之中。
公允地讲,《雪豹》是一部较为不错的电视剧。抗战剧因其题材原因,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受众吸引力,也最容易激发爱国的情绪和观众的共鸣,因此抗战题材电视剧可能也是国剧中最能让受众提供容忍度的电视剧。于是,除了那些手撕鬼子等画面之外,抗战剧受到的批评实际上是很少的。
而《雪豹》中种种不合逻辑和历史背景的问题,比如光天化日之下周文就可以拿枪只身去日本武馆,还比如陈怡作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复旦女大学生,竟然去餐馆打工……但因为这些只是瑕疵而不影响整个故事的叙述,所以选择性地被观众所忽略。而之后周卫国一路的成长——虽然自带了主角的光环——会让电视剧观众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有如观看一般的网络小说,不但有升级的快感,关键是电视剧将这种升级讲述得比较合理合情,并不突兀,这是这部电视剧可以称为不错的第一层原因。
《雪豹》播出的10年前,“爽”剧这种因《延禧攻略》而被大众所熟知的说法还不曾出现。然而改编自网络小说的《雪豹》,除了具有网络小说主人公不断“升级”的内在影子之外,也在不断地与日本人的较量获胜中,给予受众不断的“爽”感。这种观剧快感通过叙事的提供并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是这部剧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可将其视为这部抗战剧可算为优秀电视剧的第二层原因。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可以被重点点明。有评论会将《雪豹》视为《亮剑》之后我国最好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虽然可与《亮剑》媲美有些言过其实,但《雪豹》与《亮剑》对于我国抗战题材电视剧,或者说军旅题材电视剧最大的贡献是,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样,开拓了军人的形象。《亮剑》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将军人还原为军人,还原为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生动而活泼的真正的人在塑造,这也是这两部剧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雪豹》虽然带有夸张和神化的部分,将周卫国的背景和能力塑造得有些脱离实际,但整体而言,这个形象还是立得住的,并且其重情重义、智慧果敢、不按常理出牌又怼天怼地的痞气等等,也凸显了年轻军人的样态。怪不得有人说《雪豹》里面的周卫国是“80后”年轻版李云龙。
本期编辑 周玉华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