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更新:04-28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医史钩玄|正史记载的刮骨疗毒~

我国古代战事频仍,弓箭是重要的兵器之一,因而遭受弓箭伤害的现象较为普遍。箭头多用金属制作,称作箭镞。为增强杀伤力,有的还在箭镞上涂上乌头的汁液,名为毒箭。

►乌头

中毒者,时间一久,毒性就会在体内弥漫深入,因而必须尽快根除。刮骨疗毒便是古人通常采用的根除之法,即拔出箭镞,刮去毒液,敷上愈创的药物。

韩非子·安危》就有“以刀刺骨”的说法,并把它与“以忠拂耳”对言:刺骨是为了治甚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是为了救危国,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关于刮骨疗毒一事,正史中偶有记载。人所共晓的主人公是关公。据《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骨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关羽忍痛无畏的英雄本色。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在《三国演义》中便明指为华佗。这或许与华佗曾发明麻沸散有关。

►刮骨疗毒

除了大名鼎鼎的关云长外,新、旧《五代史·苌从简传》均载有刮骨疗毒事。苌从简为后唐人,唐庄宗率军与后梁对阵时,从简以勇夺后梁大旗而名闻三军。相较而言,新《五代史》所载尤胜一筹:“从简尝中流矢,镞入髀骨,命工取之。工无良药,欲凿其骨。人皆以为不可,从简遽使凿之。工迟疑不忍下,从简叱其亟凿。左右视者皆若不胜其毒,而从简言笑自若。”以旁人“皆以为可”、“皆若不胜其毒”与从简“遽使凿之”、“言笑自若”两两对照,突显苌从简无惧皮肉剧痛的大丈夫气慨。

红军最早的师长,毛主席称他关云长,负伤后将药让出去,自己牺牲

1928年5月4日,朱毛红军在砻市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下辖两个师,分别是第十师,以及第十一师,朱德任红四军军长兼第十师师长,毛主席任红四军政委,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张子清任第十一师师长。

这是井冈山时期红军队伍最早的一个军,而朱德和张子清,也成为红军最早的师长。

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主角,就是被毛主席誉为“红军关云长”的张子清。

张子清是湖南益阳县人,1902年出生,他的父亲张建良是同盟会员,和谭延凯是过命的兄弟,民国成立后,张建良成为湖南江道区少将司令官。

1917年,张建良去世,他告诉张子清:要胸怀天下,心怀人民,发奋读书,把革命当作人生最大的荣耀,把为国捐躯当作人生最有价值的选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儿孙。”

1920年,张子清从湖南讲武堂毕业,1922年,张子清在大水洞、浮邱山一带组织游击队伍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这个队伍后来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九梯团。

1925年,张子清加入了中国,一年后,他来到了广州,进入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子清认定了一定要和毛主席革命下去。

毕业后,他历任20军连长,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3营副营长等职,当时任警卫团团长的,正是卢德铭,8月1日的南昌起义,警卫团没有赶上,9月9日,警卫团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时,起义军做出决定,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当时谁来担任团长呢?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黄埔四期毕业的陈浩,另一个则就是张子清。

任起义军师长的余洒度坚持要陈浩当团长,因而张子清成为了第三营营长。

10月底,起义部队刚到井冈山,就在遂川大汾的镇外遇到了遂川县靖卫团肖家璧部的袭击,战斗中,第三营跟部队失散,张子清带着队伍越走越远,回到茅坪后,张子清的队伍还没来。

有战士们在私下议论,说张子清投靠了,毛主席对这些话本来是不在意的,随着第一营营长黄子吉等人也赞同这样的推论,毛主席脸色变了,他相信张子清的党性,

毛主席曾拜托团营干部:“三营失散已久,你们要留心他们的下落,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把他们接回来。

任团长的陈浩不以为然:”我看,三营早完了,即使没有被消灭,也会投降敌人。那张子清出身豪门,父亲当过湖南江道区少将司令官,能可靠吗?“

毛主席听后说:“我看张子清绝对不会带部队投降敌人的。三国时候的关云长,也在兵败后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买利用这个智能双全的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旦得到了刘备的消息,立即骑上吕布的赤兔马,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了兵少将寡的刘备身边,关云长的毅然之举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入党多年的同志,就比不上一个关云长?我看他决然不会投降敌人的!”

事实证明,毛主席是对的,一个月后,第一营在攻打茶陵时,一支400多人的援军突然而至,这就是张子清领导的第三营,当时遭遇肖家璧部偷袭时,张子清和团部失去联系,来到了桂东县。

在这里,他遇到了南昌起义余部,见到了陈毅,陈毅说湘东茶陵有一支“毛匪”在活动,张子清一听就猜测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因而迅速赶回。

没多久,任团长的陈浩同副团长徐恕、参谋长韩昌剑、第一营营长黄子吉四人,对革命失去信心,准备投靠,同为营长的伍中豪得知此事后,迅速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顾不得别的,当即带着袁文才等人去追,在这里,他们又遇到了肖家壁的,关键时刻,毛主席留下大部队与敌人交战,自己带着几个人追,直到第二天早上10点,才追上了队伍。

毛主席立刻下令逮捕了陈浩四人,将他们以“叛变投敌罪”处决。

张子清升任为团长,这时,在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还未上井冈山时,张子清成为了毛主席最为重要的军事助手。

部队在攻打遂川县城,宁冈县城时,张子清就是毛主席命令坚定的执行者。

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因而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红四军成立,下辖两个师,一个师长是朱德,一个师长是张子清。

不过张子清的师长职务并没有当几天,就让毛主席代理师长了。

4月27日,在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前,张子清在酃县城外指挥第一团战斗时,不幸被敌人的打进脚底的踝骨里,当时他已经负伤。

由于张子清负伤,因而没有办法指挥队伍,毛主席便代理了第十一师的师长。

张子清负伤后,住进了茅坪红军医院,毛主席,朱德等人都对他的伤势很关心,当时经医院鉴定,张子清的伤,只能动手术将他踝骨里的取出。

不过那个时候红军的医疗情况很不好,没有什么手术工具,也无法探查的位置,医院医务主任王云霖决定切开脚板,直接从踝骨上寻找弹头。

他向张子清请求意见,尽管没有药,张子清也毫不犹豫:“开刀吧,我经受得住!”

由于诸多医疗条件的限制,第一次手术并未取出,张子清痛的几次昏厥过去,醒来后,他对王云霖说要再进行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仍没有成功。

毛主席得知后,有些感慨的说:我说了,张子清是红军的关云长!当年关云长让人做“刮骨疗毒”的手术,咬得牙关铮铮响。现在张子清切开脚板用钳子夹弹头,几次痛得昏过去,这不是与关云长一样吗?唉,我们的医疗条件太差。苦了伤病的将士们!”

在根据地无法治疗,毛主席决定将张子清秘密送到长沙,到大医院去医治,张子清婉拒了,他说:我的伤可以派人护送到长沙去治疗,还有这么多受伤的同志,他们又怎么样呢?我不能影响他们的情绪啊!”

直到这个时候,张子清依然想着的是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同志们。

当时在医院,由于没有酒精消毒,战士们只能用盐水洗伤口,后来条件更恶劣,连盐也没有了,只能用金银花水代替。

团里的同志们为了照顾张子清,便将从伙食中省吃俭用的盐给张子清洗伤口。

张子清得知后,坚持要把这个“消”送给其他的战士们,他说:盐不多,一定要把重伤员的伤口洗一遍。可能时,把所有伤员的伤口都洗到。”

面对生命垂危,张子清还在为同志们着想,一时间,十一师的战士们都很感动,“张师长献盐”的故事,由此就在井冈山流传了下来。

1929年,在一次会议,毛主席决定红四军主力率部向赣南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由于张子清伤势严重,无法随队,毛主席就将他留了下来,要彭德怀看管,彭德怀是红五军的军长,前委任命张子清为红五军的参谋长。

毛主席对彭德怀说:彭军长,给你留下一位大将,一位关云长那样的将才,他就是张子清。张子清系将门之后,本身也在湖南讲武堂以拔尖成绩毕业,后来又入了广州中央政治讲习所,算得上半个黄埔生。如果给他一柄青龙偃月刀,一匹追风赤兔马,他就是能够过关斩将的关云长呐!”

不久,敌人趁红四军主力不在井冈山,前来攻打,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有叛徒,黄洋界、八面山哨口相继失守,红五军决定突围,彭德怀拜托边界特委派人安排好张子清,将他护送到九陇山去。

5月,张子清被战士们抬到了永新县南乡的洞里村,藏在了村后山上的焦林寺继续养伤。

不久,由于张子清伤口感染,恶化,他伤重不治,牺牲了,这一年,他仅27岁。

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日子,向他们致敬!

医事文化谈屑丨正史记载的刮骨疗毒

正史记载的刮骨疗毒

我国古代战事频仍,弓箭是重要的兵器之一,因而遭受弓箭伤害的现象较为普遍。箭头多用金属制作,称作箭镞。为增强杀伤力,有的还在箭镞上涂上乌头的汁液,名为毒箭。时间一久,毒性就会在体内弥漫深入,因而必须尽快根除。刮骨疗毒便是古人通常采用的根除之法,即拔出箭镞,刮去毒液,敷上愈创的药物。《韩非子·安危》就有“以刀刺骨”的说法,并把它与“以忠拂耳”对言:刺骨是为了治甚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是为了救危国,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关于刮骨疗毒一事,正史中偶有记载。人所共晓的主人公是关公。据《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骨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关羽忍痛无畏的英雄本色。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在《三国演义》中便明指为华佗。这或许与华佗曾发明麻沸散有关。

除了大名鼎鼎的关云长外,新、旧《五代史·苌从简传》均载有刮骨疗毒事。苌从简为后唐人,唐庄宗率军与后梁对阵时,从简以勇夺后梁大旗而名闻三军。相较而言,新《五代史》所载尤胜一筹:“从简尝中流矢,镞入髀骨,命工取之。工无良药,欲凿其骨。人皆以为不可,从简遽使凿之。工迟疑不忍下,从简叱其亟凿。左右视者皆若不胜其毒,而从简言笑自若。”以旁人“皆以为不可”“皆若不胜其毒”与从简“遽使凿之”“言笑自若”两两对照,突显苌从简无惧皮肉剧痛的大丈夫气慨。

图源:网络

编辑:佩兰

【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