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刻舟求剑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更新:05-0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告别刻舟求剑式的怀念

小时候学《刻舟求剑》,只觉得故事里的人愚不可及,怎么会如此糊涂,船已前行,却还在原来的位置寻找掉落的剑。可随着年龄增长,我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常常是那个“刻舟之人”。

过年回家,我总会去曾经就读的学校。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校门口,望着那栋教学楼,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我以为自己怀念的是学校,可当目光扫过操场,那些和同窗挚友一起追逐嬉戏的画面浮现眼前,我才明白,我真正怀念的是当年一起并肩的他们。

离开学校,我会去寻找小时候最爱的小吃摊。摊主还是那个熟悉的模样,小吃的味道也似乎没变,可我吃着吃着,就陷入了沉思。我吃这小吃,真的是因为它美味吗?不,我只是在追寻小时候的味道,那个承载着无忧童年的味道。

有时,半夜难以入眠,我会翻开相册,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照片里的人笑容灿烂,那时的时光简单又美好。可看着看着,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这不也是刻舟求剑吗?过去的时光已然远去,照片里的人和事,都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我们常常在回忆过往和往事时,不自觉地陷入这种“刻舟求剑”式的怀念。总是留恋过去,沉浸在回忆里无法自拔,却忘了时光不会倒流,人也不会停留在原地。就像那句诗说的:“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多么美好,都无法再重新拥有。

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内耗中,要学会向前看,珍惜当下的人和事。过去是用来怀念的,但不是用来束缚我们前行脚步的。让我们带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勇敢地迈向未来,去拥抱新的生活,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爱你们,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放下对过去的执着,轻装上阵,迎接属于自己的精彩。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课文,其实满满都是人生哲理......

亡羊补牢、刻舟求剑、买椟还珠......你还记得小时候课本上的那些课文吗?

如今再次回忆这些文章,心中少了纯净简单,却因为人生的历练,一字一句之间,多了一些滋味。

《小猫种鱼》

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农民把花生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到地里。它想收获很多小鱼呢!

小时候,看完课本后都说小猫很傻很笨,长大了,可是明明还有很多事并不是种什么得什么的,但还是有些人却还在一直种。

《挑山工》

小时候为挑山工而感动,深知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前进,步步踩实了往前走,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长大后才知道:

我们往往是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总想着最快最容易的获利方法,工作埋怨万分,却忘记了路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

《负荆请罪》

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自此,将军和宰相同心保卫国家。小时候,只觉得蔺相如聪明、廉颇知错能改。

长大后,才发现每个人成长了,位置高了,高傲却一点也放不下。

出错后的理由总是千千万,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低头认错。

其实低个头,为自己造成的错误向别人道歉,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人长大了,却连最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刻舟求剑》

船已经走了,万里大海,哪里寻得剑的影子呢?小时候觉得,刻舟求剑的人,真是个大傻瓜。

有时人也一样,明明人已走、茶已凉,却还是抱着幻想的回味,傻傻地等待着。

我们有时不也跟他一样,在刻舟求剑吗?

《掩耳盗铃》

一个去偷东西的人,觉得把自己的耳朵捂上了,自己听不见了,铃声也就不存在了,就能瞒得住人家了。

而今,我们或是爱着一个人、一件事。所有人都让你远离它,你却捂住耳朵欺骗自己,当我们孤注一掷去做一件错事的时候,还是觉得除了自己,没人理解你。

小时候以为课本拿蠢人的故事来教导我们,长大了才知道,好多人都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失去了羊,便赶紧修补围栏的漏洞,一切都还不晚。小时候觉得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有人不懂这样的道理呢?

长大了才发现:

人有多脆弱,有时走错一步,很容易崩溃,破罐子破摔。

你的改过也许不能挽回现在的过失,却能帮助你赢得未来。人生还早,不要放弃,何必消极到老。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一个人,看中了集市上装珍珠的盒子,于是买下了木匣盒子,却退还了匣中的主角——珍珠。我们都笑话他,不懂得宝贝的价值。

长大后突然发现,宝贵的品质好比盒子里的珍珠,华丽的外表像是迷惑人的盒子。

为了盒子丢掉珍珠的,大有人在。每个人要保持好自己的品质,才是做人的底线。但往往,断外表易,辨人心难。

《骆驼和羊》

骆驼和羊,一个高,一个矮。他们各做了一件事,拼命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身高才是最完美的,却看不见对方有自己没有的长处。小时候,我们明白了,要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长大后,我们对于彼此的长处,心中总有一万个“凭什么”,就像是不服气的骆驼和羊:

承认对方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为什么小时候很容易做到的事,长大以后却那么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承载了鲁迅的童年,待他到了三味书屋,还时时回味着。充满童趣的三味书屋,充满回忆的课本和书……

长大后才发现:

有些情怀总是诗,有些日子,过去就再也没有了。

《司马光砸缸》

小时候看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除了感概他的智慧,也钦佩他的果敢。

长大后才发现:

路边摔倒的老人,要先录像,才敢去扶;尽全力去医治仍抢救无效的医生,动辄就要被围攻。

砸缸救了人,有时候却还要赔一个缸,这究竟是谁的悲哀呢?

《小猴子下山》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长大后,慢慢也懂了:

人有无穷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满足,便会什么得不到,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幡然醒悟。

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学会知足,接受自己所拥有的。

来源:七一客户端/干部参阅

(编辑:全丽)

“刻舟求剑”背后的教育缺失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无需赘言。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对这位刻舟的公子,闲来没事时,我们总拿出来笑话一下。可对于他为什么会出这样的笑话,没有深究。

凡事必有因果。能做出这样的荒唐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因为他有剑,脱离了底层劳动,大概可以知道小伙子家境是不错的,家里有点金银。古代没有保险箱,更没有银行,家里有金银往往不安全,一般方法是埋到地里。

文字标记

埋好之后,一般会做记号,以防自己也找不到。很显然,刻舟弟弟家里也埋金银。一开始,当父亲寻着记号从地里挖出金银后,他感觉相当神奇。

后来,他明白了,这是以前埋下的。只要埋上东西,做好记号,以后就能找到。他非常渴望有这样的机会,可父亲很显然不给他这个机会。

做记号,是这个家庭中,父亲的特权。

得不到的,总是要惦记。很多年了,刻舟弟弟没找到做记号的机会,一直到他的剑从船上掉了下去。他意识到:机会来了。

刻舟弟弟是十分兴奋的,苦熬这么久,终于等来了展现的机会,心内不禁一阵狂喜。深度思考需要冷静,他的精神状态让他无法深思。

应该说,当剑掉进河里,能不能先做记号、以后再捞呢?应该是可行的。他乘的是“舟”,从文字演变看,舟是小船,河自然也大不了,水不会太深。仔细观察,在河岸做个标记,估摸好距离,日后再捞是可行的。

舟是小船

可刻舟弟弟精神亢奋,总觉着机会来了,可以在众人面前表现一次了,马上就能喊“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着急忙慌地在船上刻了一下,就催着船家赶快走。这下,小船倒是走了,剑彻底留在了河底。这记号,是彻彻底底做错了。

我们看到,刻舟求剑,追根究底还是要怪刻舟弟弟的老爸。要是他及早告诉孩子如何做记号,甚至于让孩子做一次,也不至于日后闹笑话。

教育缺失, 养不教,父之过啊。

【刻舟求剑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刻舟求剑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刻舟求剑让孩子明白什么道理简单 刻舟求剑说明什么道理小学生 下一篇:刻舟求剑讲述了什么故事、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