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例子 勤俭节约的例子20字

更新:05-2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从榜样身上读懂勤俭张富清:荣誉之下,依旧俭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从湖北恩施沿安来高速行驶一百多公里,便来到来凤。“老英雄是我们来凤的骄傲了!”同行的当地干部说,小孩子在超市碰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张富清的事迹被报道后,荣誉接踵而至。然而,老人的生活却依旧俭朴恬淡。馒头、油茶汤、清水面、青菜,是老两口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依旧不允许丢,实在穿不了的就做拖把。

“小时候家庭条件差,生活过得艰苦倒不用说,现在条件好转了,节俭也丝毫未减。”小儿子张健全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说,“家人团圆时,吃饭的小方桌不够用,父亲就在上面钉上一块复合板;给他们买的空调,除今年记者采访时我开过一次外,就再没开过,而且客人一走,他又关了。”

张富清用自制喷壶给花浇水,很多花盆是他用抗生素小瓶一圈圈绑起来做成的。(湖北省来凤县纪委监委 李飞龙 摄)

张富清的节俭曾让孩子们“脸上不好看”。他的衣服因为常年穿、反复洗,领口变形垂到了胸口,有一次,张健全陪他去医院看病,护士给他打针,张富清一抬手,衣袖因为穿得太久,顺着缝接处就开了,布满青筋的手臂全露了出来。“那瞬间作为子女我特别羞愧,可是他却若无其事。”

2018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本已被安排植入7000元人工晶体的他,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的晶体是3000元的后,立即“变卦”了,找医生要求给自己也换成3000元的。

“他是自费,所以选便宜的,您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可以考虑7000多的。”医生劝他。张富清却态度坚决,“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常常给家人们念叨的话。他的“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得什么要求了。”谈起生活条件,他总是这样说。

战功被发现和报道后,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心里话:“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没有机会提什么要求了,比起他们来,我人还在,组织上领导授予我西北野战军特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现在的老年生活过得美好,按月发工资,用药给报销。我比烈士们的享受高了很多倍,我有什么资格拉出证书奖章显摆?”

张富清珍藏了几十年,补了又补的搪瓷缸。(湖北省来凤县纪委监委 李正飞 摄)

直到现在,张富清都不愿意多给家人讲自己过去的事,“该报告的我都已经跟组织报告了,你们去看报道就行了。”他说。孩子们却对父亲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

“他有一种非常朴实的知足和感恩心态,他就是用这种心态来回报社会、回报党的恩情,而不去贪图个人的名利和生活上的享受。”张健全说,这份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他们将继续传承下去。

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让我们重温那些厉行勤俭的故事,传承这一美好德行。

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

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饮食可谓简单随意,一日两餐或三餐,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吃饭时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他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

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

厉行勤俭节约,周恩来总理也是榜样。他的饮食同样清淡,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最终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崇俭戒奢、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就倡导勤俭节约。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提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在古代,勤俭节约常与社稷兴衰相联系。据《二十四史·晋书》,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时俗非常奢侈,便上书朝廷说,粮食和绢帛的生产很不容易,人们不注意节约,必然会出现断粮缺绢的时候。傅玄还表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绅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将“盘中餐”的粒粒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教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当朝者应勤俭爱民。诗人纵贯历史长河,从前贤治国理家事件中,得出经验教训: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

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

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

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在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中的“持躬”章节里,也阐明了“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跟从。

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但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勤俭节约的名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在这里,让我和师友们一起重温那些厉行勤俭节约名人的动人故事,传承这一美好品德!

文子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一生俭朴。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他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这种以身作则的节俭精神,影响了身边的人,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节俭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和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并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这种节俭的作风,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也为明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美食家苏东坡,他一生在生活上都非常注重节俭。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后来,他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几天后,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电视纪录片《毛泽东》还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丁。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主席真实生活的写照。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名人的节俭行为确实令人敬佩。这些节俭的名人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节俭精神,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这份智慧与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勤俭节约的例子 勤俭节约的例子2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勤俭节约的事例素材-勤俭节约综合素质评价50字 下一篇: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 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10句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