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事例素材-勤俭节约综合素质评价50字

更新:05-22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从榜样身上读懂勤俭|张桂梅:钱花在自己身上舍不得,花在学生身上舍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周振华

8月26日晚,简单吃点白粥和青菜后,放下筷子的张桂梅不忘叮嘱同桌的人:“一定要吃完,别浪费。要在我们学校,如果有学生倒了一粒米,我可是要让她回家背一麻袋米来的。”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贫困大山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关于她勤俭节约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

被人扶着走到桌边,从装着十几盒药的塑料袋里,拿出药盒打开,抠出药片,一把倒进口里,再端起水杯仰头喝水……这些动作张桂梅熟悉得像是做过几千遍。有四颗白色药片,她喝了两次水才咽下去。

“现在就是看病最花钱。”她被查出全身上下有三十多种疾病,当天从华坪坐了六个小时车才到昆明,下车时她已经浑身痛得走不动路了。

“之前是抢救花得多。今年在昆明检查,花了两万多。”她心疼这些钱。

这次来昆明,是云南省教育厅邀请她参加活动。有同事劝她,别再穿黑衣服了,上镜不好看。她翻遍衣柜,只找到一件格子衬衫,还是几年前买的。多年的病痛和辛劳,让当年130斤的张桂梅瘦到不足100斤,衣服已经不合身了,穿着直晃荡。

“不管了,我就穿这件上台发言了。”这几年,她给自己买过最贵的衣服只花了20多块钱,女高学生花100来块钱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嫌贵。“上一百块钱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我花在学生身上多好。”

她没买房,一直住女高宿舍,和三个学生一起,睡着和大家一样的铁架上下铺。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花钱买张舒服点的床时,她回答道,躺哪儿不是睡。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她晚饭常常只吃一块饼,中午就在福利院里简单吃点。她办公室里常备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小片垫垫肚子。

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学校报销过餐费、差旅费。校长办公室的桶装水还是她自己掏钱买的。

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

认识张桂梅的人都知道,她在大山里的女孩和育幼院孩子身上花钱,从来不手软。买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说,只要学生成绩能提高,就值。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图为张桂梅和学生在一起。网络图片。

8月下旬,华坪女高新一届高一学生160人开始参加军训。有学生向她抱怨训练太累,哭着想回家。她劝了半天,孩子最后说想喝饮料。十几块钱的烧仙草,全校500多个学生一人一杯,她请了。

晚上回到宿舍,和她一起住的学生嗔怪她,五千多块钱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你太宠这些小师妹了。”

她说,因为答应了孩子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子里就没浪费。她也是想把新来的孩子们稳住,安心留下来学习,感到学校就是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说到她的学生,前一刻因为病痛靠在床头的张桂梅坐直了身子,“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

孩子们的校服,是她这几年花钱的大头。她劝人不要给孩子们捐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破了。她觉得邮费贵,浪费可惜。

其实,她还有别的顾虑:“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原来是没办法,我鼓励她们穿旧衣服。现在一件衣服才20来块钱,我买得起了。孩子知道自己穿的是新衣服,不是捡的旧衣服,她心里是不一样的。”

宠归宠,她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已经当上派出所民警的学生陈法羽说,在华坪女高吃饭,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不许浪费,用水有固定的时间段。校服不小心勾破了,简单缝一缝就继续穿。

质朴二字,写进了华坪女高的校训。“因为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张桂梅说。

图为华坪女高的校训墙。网络图片。

把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

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天这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从椅子上起身,需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

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

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

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心。

张桂梅时刻把戴在胸前。网络图片。

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从榜样身上读懂勤俭张富清:荣誉之下,依旧俭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从湖北恩施沿安来高速行驶一百多公里,便来到来凤。“老英雄是我们来凤的骄傲了!”同行的当地干部说,小孩子在超市碰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张富清的事迹被报道后,荣誉接踵而至。然而,老人的生活却依旧俭朴恬淡。馒头、油茶汤、清水面、青菜,是老两口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依旧不允许丢,实在穿不了的就做拖把。

“小时候家庭条件差,生活过得艰苦倒不用说,现在条件好转了,节俭也丝毫未减。”小儿子张健全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说,“家人团圆时,吃饭的小方桌不够用,父亲就在上面钉上一块复合板;给他们买的空调,除今年记者采访时我开过一次外,就再没开过,而且客人一走,他又关了。”

张富清用自制喷壶给花浇水,很多花盆是他用抗生素小瓶一圈圈绑起来做成的。(湖北省来凤县纪委监委 李飞龙 摄)

张富清的节俭曾让孩子们“脸上不好看”。他的衣服因为常年穿、反复洗,领口变形垂到了胸口,有一次,张健全陪他去医院看病,护士给他打针,张富清一抬手,衣袖因为穿得太久,顺着缝接处就开了,布满青筋的手臂全露了出来。“那瞬间作为子女我特别羞愧,可是他却若无其事。”

2018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本已被安排植入7000元人工晶体的他,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的晶体是3000元的后,立即“变卦”了,找医生要求给自己也换成3000元的。

“他是自费,所以选便宜的,您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可以考虑7000多的。”医生劝他。张富清却态度坚决,“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常常给家人们念叨的话。他的“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得什么要求了。”谈起生活条件,他总是这样说。

战功被发现和报道后,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心里话:“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没有机会提什么要求了,比起他们来,我人还在,组织上领导授予我西北野战军特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现在的老年生活过得美好,按月发工资,用药给报销。我比烈士们的享受高了很多倍,我有什么资格拉出证书奖章显摆?”

张富清珍藏了几十年,补了又补的搪瓷缸。(湖北省来凤县纪委监委 李正飞 摄)

直到现在,张富清都不愿意多给家人讲自己过去的事,“该报告的我都已经跟组织报告了,你们去看报道就行了。”他说。孩子们却对父亲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

“他有一种非常朴实的知足和感恩心态,他就是用这种心态来回报社会、回报党的恩情,而不去贪图个人的名利和生活上的享受。”张健全说,这份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他们将继续传承下去。

【勤俭节约的事例素材-勤俭节约综合素质评价5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勤俭节约的一段话50字、勤俭节约的一段话50字刷碗 下一篇:勤俭节约的例子 勤俭节约的例子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