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片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趣味绘本阅读指南

更新:07-31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捧着绘本坐在孩子身边时,总有种特别的魔力。看着他们小脑袋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图画,仿佛下一秒就要钻进书里那个奇妙世界——这种时刻,当父母的心里都暖暖的。但你知道吗?选对书、读对书,真的能像打开一扇门,把孩子的想象力彻底放飞。这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就是一些特别管用的“小门道”。

选绘本这事儿,真不能光看广告或者大奖标签。大奖书当然好,但孩子的眼睛和心才是最准的“评委”。记得我家小宝三岁多时,有本画风特别粗犷、色彩大胆的获奖书,我兴冲冲买回来,结果他瞄了两眼就跑了。反而是图书馆随手借的一本画着小青蛙找妈妈的简单故事,画风稚拙可爱,他反反复复让我读了快一个月,连青蛙跳的“噗通”声都要我模仿得一模一样才满意。所以啊,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在书架前探险吧。看看他会被哪本书的封面吸引?是喜欢圆滚滚的小熊,还是亮闪闪的星星?让他自己挑,选中的往往就是能叩开他心门的那把钥匙。

书拿到手,别急着从头到尾念字。好绘本的图画本身就是个宝藏故事。那次给侄女读《野兽国》,我故意停住文字,指着麦克斯刚登岛那页问她:“咦,这船怎么这么小就漂过来了?这些大树看起来好像什么?”她歪着头看了半天,突然说:“像怪兽的腿!影子怪兽!他是不是有点害怕?”你看,图画里的秘密,孩子自己就挖出来了。读的时候,试试用手指跟着画面走——小兔子钻过草丛时,手指也跟着“窸窸窣窣”地爬过去;大风呼呼吹,手就在书页上“呼啦呼啦”地拂过。孩子的小眼睛会跟着你的手指,把图画里的每个细节、每个动态都“吃”进去,这比干巴巴念字有意思多了。

念字的时候,声音也别太平。试试用点“魔法声音”。给胆小的老鼠配音,声音可以细细的、轻轻的,带着点颤抖;给憨厚的大熊说话,就压低嗓子,慢悠悠的。不用多专业,孩子要的就是那份投入的趣味。读到关键处,停一停,别急着翻页。“哎呀,小乌龟爬了这么久,太阳都快下山了,它能赶上朋友的生日会吗?” 孩子多半会急吼吼地抢答:“能!它加油爬!” 或者皱着小眉头担心:“可能赶不上了… 怎么办呀?” 这停顿的几秒,就是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故事自己在生长的声音。

儿童图片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趣味绘本阅读指南

最有趣的还不是照着念,而是和孩子一起“跑偏”。故事讲一半,突然指着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咦,这只戴帽子的小瓢虫一直跟着他们,它是不是也想帮忙?” 或者干脆来个“故事大转弯”:“如果小红帽没走大路,而是从森林里那条开满野花的小溪边过去,会遇到谁呢?” 我家那位就曾经让小红帽在溪边遇到会魔法的水精灵,硬是把大灰狼变成了吃素的!别怕天马行空,孩子接的茬越离奇,说明想象力的小马达转得越欢。

读完书,故事其实才刚开始。试试用家里的“破烂”把书里的世界搭出来!旧纸箱剪一剪,涂上颜色,就是《好饿的毛毛虫》里那个被咬出好多洞洞的茧;几块积木搭一搭,铺块蓝布,再捏个小泥人,嘿,《小黑鱼》里奇妙的海底世界就有了。孩子一边动手,一边还在回味书里的情节,嘴里可能还念念有词给小人偶编台词呢。散步时看到大树,也可以问:“这棵大树像不像《爱心树》里那棵?如果是,它现在想对我们说什么?” 把书和眼前的世界连起来,孩子的想象就有了落脚的根。

说到底啊,绘本阅读哪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那份真实的陪伴和一起傻乐的劲头。偶尔念错词了,孩子咯咯笑着纠正你;读累了不想继续,那就把书当玩具,只看图编故事也行。放松点,享受和孩子头挨着头,沉浸在色彩和故事里的那十几分钟。你会发现,那些奇妙的对话、咯咯的笑声和突然蹦出来的古怪问题,就是想象力正在抽枝发芽的最好证明。现在,你家宝贝最近迷上哪本书了?说不定又能挖出新玩法!

OK,关于儿童图片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趣味绘本阅读指南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图片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趣味绘本阅读指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儿童寓言故事:培养孩子智慧的趣味阅读指南 下一篇:儿童听故事:睡前故事选择技巧与想象力培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