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厨房昏黄的灯光下,我盯着奶瓶上那几道细微的刻度线,手忙脚乱地舀奶粉。热水不小心溅到手上,一个激灵差点打翻瓶子。怀里的小家伙闭着眼,小嘴却一瘪一瘪地发出微弱抗议。笨拙地试了三次水温,终于把奶嘴塞进他嘴里。看着他急促吞咽的小喉咙,那一刻,奶粉的焦糊味混着汗味钻进鼻腔——原来这就是为人父母最初的滋味,慌乱又心甘情愿。
他摇摇晃晃迈出第一步时,我弓着腰跟在后面,双手虚虚护着,像捧着一件随时会摔碎的瓷器。他每向前蹭半步,我的心就悬高一寸。直到他扑进我怀里咯咯大笑,我才发觉自己后背衬衫已被汗水浸透。那些在客厅地垫上爬行的日子,那些被玩具绊倒的跟头,都成了生命最初的地图,由我们共同丈量。
周末的餐桌铺满水彩笔和卡纸,胶水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他踮脚够不到高处材料,急得直拽我衣角。我们一起把皱纹纸揉成团做狮子鬃毛,他小手沾满金粉,连鼻尖都亮晶晶的。”妈妈看!”他举起歪歪扭扭的狮子头,眼睛里跳动着整个星河。此刻餐桌不是战场,是创造星辰的魔法台,满地狼藉都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升初中后,他放学回家书包一甩就钻进房间。直到某天深夜,厨房飘出泡面香。我推门看见他对着物理试卷发呆,草稿纸画满涂鸦。”这道题…”我指着电路图刚开口,他却突然问:”妈,你当年考试不及格怎么办?”灶上泡面的蒸汽模糊了镜片,我们头碰头挤在作业本前,解题步骤旁渐渐写满少年心事的注脚。
上个月他执意要给我煮生日面。厨房里叮当作响,我坐在客厅听着水沸声、切菜声、偶尔的抽气声,指节捏得发白。当那碗葱花切得粗粝、煎蛋边缘微焦的长寿面端上桌,咸淡失衡的汤里浮着两片过老的菜叶。他紧张地偷瞄我表情,而我埋头大口吞咽——这碗面的滋味,胜过世间所有珍馐。
从深夜冲奶粉到清晨煮寿面,厨房的烟火气里沉淀着最深的成长密码。我们在这方寸之地交换体温与耐心,用笨拙的拥抱接住彼此的踉跄。那些洒落的奶粉、打翻的颜料、煮糊的面条,最终都熬成了生命的养料。
所谓养育,不过是父母与孩子互为灯盏,在漫长岁月里彼此照亮前路。当孩子终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些浸透烟火气的琐碎时光,会成为他生命底片上永不褪色的柔光。
【亲子故事:温馨家庭时光的成长分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