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释僧肇注 金龙沙门 敬雄 撰 曩昔慈觉大师之入于支那也,赍持晋肇公注金刚经而归,秘诸名山,光明不照世也,殆九百年矣!顷祖芳禅人持来告曰:是乃祖请来之本,予偶得之,请师校而梓之,使见闻者,结般若种子焉。予受而读,半乃掩卷叹曰:夫此经者,般若第九会,直承无住生心妙旨,..
般若之义,能明,能照,能了,能知,能用。 只有成佛的究竟一切种智慧,才是究竟透彻的般若。 般若义,也称实相无相义。 义是指正义,即非邪义,故佛讲八正道。 宣化上人开示:无论学小乘佛法,还是学大乘佛法,都要学八正道。 佛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是义故。此义当,是指般若而讲,也称为无相义。 比如,你饿了,你有这种智慧,你才能知道人家饿了?你有这种智慧,你才知道,所以才要吃饭。 人如果饿了,达..
时间:西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居士 (学生文空记) 一.金刚经的主旨 二.金刚经的空理 三.从有上认识空 四.生活上的般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阴雨绵绵,但雨水阻挡不住各位求法的热情,我们数千人济济一堂,这都得感激佛陀的慈光加被,大家才肯欢喜来领受甘露法水。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昨..
「金刚经」是禅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熟读「金刚经」的人都知道,「金刚经」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环绕在「破我执、灭我相」上,强 调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是「破执」,当然是破「执有」,也破「执空」。执有是虚妄;执空 是断灭空。 为破执有,「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 非相,即见如来。」 但又怕大家因此而执空,所以又说:「善男子,善女 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
●唐朝元和年间,李回,考试落第回家,有位僧人劝他念《金刚经》。念到了数十遍。一次,到王桥夜宿,因月下散步,被一个美女引诱到村舍中,戏笑喧哗。进了堂屋,又看见美女五六个人,心中怀疑是精怪,就默念《金刚经》。忽然,有异光从口中发出,群美女都惊吓散去,只闻到腥秽臭气,大概是狐狸的居所吧。面前满是荆棘,不知在什么地方。不久,有一头白狗来为他带路,口中有光发出,于是回到了居所。 ..
李海峰 般若,梵语为prajana,意为智慧。般若是诸佛之母,是佛法的核心。般若思想从小乘到大乘经历了逐步的发展过程,小乘主要讲人空法不空,大乘初期讲人、法二空,后期又讲到空有圆融。在中国佛教史的着述中,一般论述般若思想的发展,到中观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论述。同时,人们一般认为《华严经》与《般若经》中的一切皆空的理论是有所区别的,《华严经》在说空&rdquo..
最简单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不去做坏事,一心做好事,这是许多修行者的确能够达到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已经足够,因为对于个人而言,这可以使自己心安理得;对于社会而言,可以使大家生活在和谐的氛围里。然而,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者所说,也就是说,金刚经所讲的道理,目的是要达到彻底的解脱,并不是为着这一世的,而是为着一个无限的存在。它讲的并不是我们在这一世的生存法则,而是一个无限..
《金刚经》中,共六次提到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之语,其中等字的含义,甚为明显,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即代表经中所有的四句偈。 但是否仅此一种含义呢?则常为人所忽视,因为佛经和世间书籍不同,尽管是同样一个字,而在佛经中的含义,往往比之世间书籍,要丰富得多,深广得多。今云发微者,谓若能细观、深观、久..
许多学佛的,看不起学道的。古人讲修行,叫做修道。这个道是什么呢,可以说是本源。就是佛家讲的,本来面目。 据说,当年佛教进入中国时,道教和佛教就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经典的真实性。就把佛经和道教的经,都放在火上烧,哪个火烧不坏,哪个就是真的。结果呢,据说道教的经全部都烧坏了,只有一本《道德经》没有烧坏。而佛教的经,一本也没有烧坏。这个是佛教传说记载的。但也说明了《道德经》是真的有威力,这个威力就是揭示宇..
《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对洪州禅的影响与发展◎释慧昭◎发表于 2007禅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文主题是《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对洪州禅的影响与发展,研究范围主要是就《金刚经》人间佛教思想对于洪州禅的形成、影响与发展,做为研究方向,让大家对洪州宗的主要思想人间生活禅的形成、影响与发展能够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至于全文之架构,将分成五章。 《..
1、各有所好 或许是因为人类有逃避孤独的本能吧,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喜欢上一些什么,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喜欢逛街,有的喜欢听音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在闲暇喜欢读《金刚经》。每于临睡前受持诵读几句,想想其中的道理。虽然《金刚经》是佛为最上乘者说,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慢慢的我这个凡夫俗子也开始觉得..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隋 三藏 笈多 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闻者游行胜林中,无亲搏施与园中。大比丘众,共半三十比丘百。尔时,世尊前分时。上裙著已,器上络,衣持。闻者大城搏为入。尔时,世尊闻者大城搏为行已。作已食,作已后食,搏堕过器上络,衣收摄,两足洗,坐具世尊施设,如是座中跏趺结直身。作现前念近住。尔时,多比丘若世尊彼诣到已,世尊两足顶礼,世尊边三右绕,作已,一边坐彼。 复时,命者善实,彼所..